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1)

面对全球疫情,相信影视制作的各位伙伴们一定闷坏了,不仅无法将制作班底拉出国拍摄,就连在国内也是处处受限,二级升三级、三级降二级,讲究缜密规划的制作进度一下全被打乱,进行中的专案也不得不换个方式寻找出路,而对后制作产业来说,光一个将庞大的拍摄素材异地传输,大概九成九的人就投降了,还好我们可以借镜动画产业长久以来的优良习惯,这种恼人的事交给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2)

其实也就是那么刚好,早几个月前厂商就有提供这测试机会给同业伙伴,因缘际会之下得到了个无偿使用的机会,无奈越用越上瘾就忘了这档子事了,所以拖到现在才来跟大家分享。仿间同性质的产品其实不少,像是Caton Cydex、File Catalyst、TransferXL、MASV、AWS 等等,林林总总百百款,为什么突然想介绍Raysync 呢?有个理论是这样的,越差劲的产品,越想装的它无所不能,而越强大的产品,越想低调的隐匿下来,虽说也有其它不错的产品,像是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3)

为什么开头说到借镜动画产业呢?其实Raysync 的开发团队,就是大名鼎鼎的算图农场「

主界面看起来项目相当「稀少」,很容易让人怀疑它的能耐,但这也是多数同类产品让人诟病与怯步的一点,项目参数越多,越需要专人伺候,离一般使用者就越远,离影视制作的团队也就更远(远目),而Raysync 简单易懂的使用者介面,拿给助理、业务、制片、监制、美术、剪辑、合成、动画、甚至是老板,我想大概一眼就能看懂它该怎么操作,连我给了身边几个当老师的,写剧本的,做设计的朋友看看,他们单凭直觉也能理解个七八成的操作,我想这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是个超加分的大重点,简单易用这点应该是过关了。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4)

操作上这么简单,再来就是看看它可以支援多少种作业平台了,Windows 一定可以,没问题,Linux 是大型制作公司必备的平台,这也没问题,macOS 在影音制作圈的普及度我想没话说,这都支援,很正常,但支援 iOS 平台,这就有点意思了,目前接触过的很多大型档案传输管理平台,很多都是只能支援电脑桌面环境使用,一但到了行动平台,总是用安全性、管理不便等理由草草带过,就是无法给你个安心的使用环境,相信我,拿台 iPad 外出提案讨论,临时要找个之前做过的 Scene、模拟过的效果之类的,这百密一疏的机率太大太大太大了,大多数人也只会将完成品归档,很少会将制作过程的项目一一注记的,要用到时就很不得自己的脑子有时光回溯的功能,这时Raysync 就可以很好的办到这点,只要您有好好备份,想找什么都办得到,也因为行动版的仅有查看浏览的功能,没有编辑的权限,所以也就没有不小心修改、误触删除的风险,就算真的不小心遗失行动装置,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而据原厂提供的信息来看,Android 版本也在开发的路上了,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与各位见面。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5)

看完如此平铺直述的使用者介面与平台,我想聊聊它的传输方式,之所以前面不断提到简易、安全,其实熟悉网路传输的朋友应该也猜到了,它就是使用 UDP 这个 Port 来做传输而已,就是如此简单,只需要在公司、工作室的网路防火墙,或是 IP 分享器的设定页面,开启 UDP 传输协议的 Port 即可,相较于 TCP,UDP 的稳定性、安全性、被拦截性的风险管理,全方位的凌驾于 TCP 之上,我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采用 UDP 协议之外,还又再加上了认证金钥的功能,可以限制只有哪个帐户,或是哪台被信任的设备才可以收到,对于我们这类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资安观念薄弱的使用者来说,实在是一个揪甘心的设计。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6)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7)

或许讲到这里,还是很多人对于它的安全性有诸多疑虑,这时不得不提一下 Raysync 有多少种服务,有最基本的影视圈最常用到的大型档案传输服务,SSH 加速服务,FTP 加速服务,Proxy 代理加速服务,还有海量跨国资讯传输服务,广告媒体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政府服务等眼花撩乱的各式配套服务方案,既然金融与政府这等对于资安、有最高安全要求的服务都能提供了,想想这等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该不是我等升斗小民需要担心的才是。至于登录错误太多次,会锁定使用者帐号,隔离暴力破解机制这种最简单的防护当然不会缺席,就请安心吧。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8)

实际使用下,在一般我们前制作业外出勘景的时候,可以建立共用资料夹,把觉得适合的构图、角度、可以表现场景的部分或细节,直接手机拍照,汇整讨论完之后直接注记、上传。在无法面对面,跟摄影、后制导演远端讨论时,大家各自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创意发想时,可以直接调阅当初勘景,或是伙伴们各自统整的资料,确保每个人拥有的资讯是相同的。在初步试拍,讨论镜位时,也养成习惯,将海量资料归档,建立 Metadata 并上传。等实际工作申请下来了,大伙儿一到现场,每个人的概念跟准备是同步的,可以省去很多以往实际拍摄时被浪费掉的时间。等到后制剪辑,上效果时,也有一脉相承的逻辑及设定可以依循,可以少做不少白工。

如何利用网络传输大容量文件(大文件传输的选择)(9)

当然看到这边,当然还是免不了要来说说个人觉得的缺点,像是开启Router 的特定Port,我想很多小型工作室大概就直接投降了,虽然这真的很简单就是。再来就是运作成本,应该会比持有一台私有的中低阶NAS 来得高,虽然速度跟安全性是好过家用NAS 没错,但你也知道台湾人重视C/P 值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短时间内是没什么方式可以扭转的,或许要到小型规模以上的公司,或是案源很稳定又很长久的公司,才会比较考虑这类型需要养护的产品类型。

通篇下来,或许你会觉得好像看了什么却又没看到什么,其实我对于 Raysync 一开始的使用心得好像也是这样,我没特别用它什么,它也没特别帮我做什么,但就是这么不知不觉的无缝接轨过去,等我发现时,田野调查、制作提案、执行规划、现场拍摄、后制处理、审核交片等等,处处都有它的存在,默默的在后端支援,虽说一个产品绝对都是有好有坏,但Raysync 它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制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什么?你说你没有多余的电脑来当作档案伺服器?不如买NAS 就好?或是你真的不知道、又或是没办法、没有权限开启特定的防火墙或是网路分享器的某个Port,其实这小事,Raysync 也是可以帮客户服务,直接安装在虚拟代管伺服器运作的,就像现在流行的公司网站代管服务一般,可以架设在网路伺服器业者的空间,要多少空间跟传输频宽尽管开口,还免去硬体维护的麻烦,金钱的能量决定网路的力量,若能帮你顺利完成案子,这丁点的成本似乎也就不值得拿来说嘴了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