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1)

网上关于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可以列出成百上千条,“南北差异”永远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唇枪舌剑的原因。但是如果问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有什么共同的童年回忆,顺口溜肯定是其中之一。

“小气鬼,喝凉水,喝了凉水变魔鬼”“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不说也可以”“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只要你说出上一句,周围的同龄人就能接出下一句。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2)

比起出生在新世纪、玩转QQ微信的00后,80、90后的童年生活尚没有互联网。单靠着小孩间的口口相传,这些顺口溜火遍了全国,成为了属于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我们怀念调皮、幽默的顺口溜,其实怀念的是和伙伴朋友们一起走街串巷的童年。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3)

“童年最火顺口溜”榜单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4)

小气鬼,喝凉水,后面通常还有半句——喝了凉水变魔鬼。

这句顺口溜通常在和小伙伴怄气吵架时使用,杀伤力七十。被攻击的一方自尊心受到伤害,脸皮薄的可能会脸红不好意思,和对方分享自己的宝贝,包括但不限于漫画书、雪糕、方便面卡,或者新买的头花发卡。当然了,遇到反应快的对手,可能一句“反弹”就立刻脱口而出,然后双方进入“反弹”“反弹无效”的套娃环节。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5)

一句简单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也有多个不同版本。上升到“国家机密”的、“不说也可以”式胡搅蛮缠、强行押韵的,以及可爱搞怪的“你吃壳壳,我吃米米”……

这句话细想来并没有什么内容,更像是被小伙伴问到哑口无言时挽回面子的嘴硬。科学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可能说的人、听的人都不明白,只能用“科学道理”这个高级词汇来搪塞。不过,虽然大家都不懂,其中却也自有一份心领神会——大人们总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小孩便有样学样,在同龄人中试图行使一份“保持神秘”的特权。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6)

孟浩然如果知道自己的诗作被这样改编,不知道是会被笑醒还是气醒。创造这句顺口溜的小朋友堪称当代大文豪,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不仅指出了天气渐暖,蚊虫开始活跃带来的烦恼,更是奇妙地押了韵,趣味、意境齐全。是不是有小时候做古诗阅读题的感觉了?

不过,如果把这句恶搞顺口溜记得太熟,上课背诗的时候不小心背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7)

这句顺口溜主要在男孩间广为流传。玩抓人游戏时,逮到一个倒霉鬼,站在路中央,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树杈、金箍棒、玩具枪假装土匪“打劫”,两个人借着墙和树开始一场你追我赶,直到跑不动了才休战。谁小时候没有梦想过占山为王,纵情肆意地走江湖呢?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8)

一波回忆袭来,下面有你小时候背过的顺口溜吗?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校长不知道,线一拉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对不起,没关系,放个屁,臭死你。

狗撵摩托,不懂科学。

一路顺风,半路失踪。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短选最短,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顺口溜里最丰富的类别大概就是朋友间的吐槽,句子里充满了各种“人身攻击”,“屎尿屁”在小孩眼里就是最恶毒的话语了。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9)

“顶流”顺口溜是怎样炼成的:押韵、小道理、百搭

回忆了这么多童年顺口溜,我们可以从红极一时的顺口溜中发现一些共同点。

顺口溜,最要紧的就是顺口,也就是押韵。读起来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之所以能成为年夜饭餐桌上小孩必备的吉祥话不是没有原因的,俏皮又押韵,很讨长辈喜欢。不押韵的顺口溜很可能传着传着就传丢了,会押韵才能传遍大江南北。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10)

除了押韵,另一个必备要素就是小道理。为什么说是小道理?其实十岁左右的小孩并不能讲出什么大道理,知识水平也有限。小孩间流传的顺口溜往往不像谚语、歇后语那样饱含生活经验或是人生哲理。但是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看世界,灵光一闪之下往往能创造出让大人也眼前一亮的东西,细品起来还有点意思。比如“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站在小孩的角度考虑,读书可不就是又累又费钱吗?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11)

最后就是百搭。如果顺口溜的使用情景比较局限,传播的范围也会相应小。“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这种逻辑怪式的回答,无论你们在聊什么话题,都能瞬间让对方说不出话。记住一个百搭顺口溜,就能成功在任何情况下“杠”过小伙伴。

摸清了这个规律,我们自己也能编一个“顶流”顺口溜。

无网时代,顺口溜如何风靡全国小孩?

老舍的儿子舒乙提到顺口溜时曾这么说:“顺口溜是一种情绪,一种偏见,但谁也不能说顺口溜不形象、不犀利。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深刻。”

顺口溜是情绪的宣泄,通过创造、传递它,小小的我们表达着自己的状态和期待:烦恼多多、不想上学、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12)

“形象、犀利、深刻”的顺口溜,又是如何在没有网络的时代,神奇地在全国范围内达成统一的?

回想童年,你的顺口溜都是跟谁学的?同班同学、邻居、亲戚家的小孩、补习班的伙伴……小孩子有无数种建立友谊的方式。就这样,一个个顺口溜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之间传递。遇到假期或转学生这样跨学校交流的机会,顺口溜更是一传十、十传百。

80后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8090后童年顺口溜大赏)(13)

既然生活、工作这么累,偶尔“口嗨”一下也无妨。只不过你会发现,自已早过了童言无忌的时候,即使想用顺口溜吐槽,也得忍忍忍忍忍。小时候唱着“我去炸学校”,现在你敢说“我去炸公司”吗?

还有两天就是儿童节了。虽然童年早已走远,但我们还能怀念。

你童年记忆最深刻的顺口溜是哪一个?我们评论区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