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佛经中常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这世间本无菩提,也无明亮的镜台。所谓菩提与明镜台是一种心境,若心无杂念自然可以做到菩提之境、心若明镜,可见到内心的菩提与明镜。若事事心存杂念而为之,菩提便是虚无,镜台亦无法变得明亮,一切都会被繁杂的心念蒙蔽。
一个人的状态分为表象与心斋。
凭借自身的感官和肉眼做事,所见所闻也只是事物的表象,看到的不一定为真,听到的不一定为实。因为透过感官的体验看到的永远只是事物的表面,也很容易被事物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因此对万物的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最外层,无法看穿其本质的真伪。
还有一种是心斋。
常言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信仰和虔诚不只是表面的作为,应当能经得起考验,在摇摆不定的尘世中形体沦陷,但心却依旧坚定,任何外物的诱惑都无法改变内心的信仰和坚持,面对繁杂依然能够保持心无杂念,如止水般平静才是真正的信仰,也是心斋的境界。
《庄子》中有这么一段话: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如果能保持心态的专一,不相信道听途说而是用心去领悟,不仅要用心去体悟还要用气息去感受。耳朵只能用来听,心只能用来感悟,只有那虚无缥缈的心境才能对应宇宙万物,大道会汇聚在心境之中,虚无缥缈而又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用肉体感官去观察事物,用内心去体悟事物,一动一静,一虚一实,形与体相结合才是“心斋”最完美的状态。
二、
《道德经》中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没有贪欲而回归清净,天下万物就能自然安定的发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唯有保持宁静的状态才能够走的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宁静的状态是修身养德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才能顺应大道的运行规律,如果天下所有的事物都能够保持宁静,那么将会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因为在道家有句话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天地万物,芸芸众生迟早都会回归到其最初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静”,静就是万物最本真的状态。
只有回归到最初时的状态,人的内心才能不被外物所惑,从而达到一种“空”的境界,放空自身,在天地间感悟万物。
老子曾说: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将天地比作古代烧火用的风箱,内部中空无穷无尽,越是用力鼓动,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多。如果天地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全部都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填满,那么就不会产生更多的能量,也不会给万物生长的机会。
与天地的空间一样,人也需要放空自我的内心,只有把内心深处的繁杂摒弃,留出足够多的空间,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享受那一抹静谧,给内心一个沉淀的机会,让自身逐渐回归人性的初始本源,回归到静的状态。
倘若不给内心留出足够的空间,想一出做一出,在内心充满杂念的情况下去做善事,必定是无法成功的,更无法达到空明的心境,距离“心斋”的层次只会越来越远,最终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放空心灵,给内心塑造一个回归“静”的途径,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心无杂念,在复归其根的过程中做到心若明镜,达到“心斋”的境界。从而使形与体相结合,穿透事物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本质。
牛子道,分享国学文化,带你在繁杂的社会中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