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曹思琦】为了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在西方一边并离间中俄关系,美国对中国发出赤裸裸的威胁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14日表示,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将面临严重后果她还说,中俄经济加起来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而七国集团则占50%以上;即便中方无视美国警告,帮助俄罗斯应对制裁影响,美国仍掌握一系列工具可与欧洲伙伴协调运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表示,美方的这些挑衅言论是赤裸裸的霸凌胁迫,暴露了美国政府根深蒂固的冷战零和思维和集团对抗思想这是美国所谓的“从实力地位出发”哲学的又一产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赵立坚发言连问美国5个问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立坚发言连问美国5个问题(又挑衅白宫用严重后果)

赵立坚发言连问美国5个问题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曹思琦】为了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在西方一边并离间中俄关系,美国对中国发出赤裸裸的威胁。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14日表示,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将面临严重后果。她还说,中俄经济加起来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而七国集团则占50%以上;即便中方无视美国警告,帮助俄罗斯应对制裁影响,美国仍掌握一系列工具可与欧洲伙伴协调运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表示,美方的这些挑衅言论是赤裸裸的霸凌胁迫,暴露了美国政府根深蒂固的冷战零和思维和集团对抗思想。这是美国所谓的“从实力地位出发”哲学的又一产物。

普萨基表示,美方并不是要改变中方对中俄合作的立场,而是向中方表明,如果中方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将面临何种后果。《华盛顿观察家》称,普萨基15日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反应,但她拒绝公开北京可能因与俄罗斯合作而面临何种惩罚,仅称“如果他们违反我们的制裁,将会有后果”“我们将直接与中国和中国领导人进行这些对话,而不是通过媒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舆论、政府放出大量谣言,抹黑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并试图以此为由对中国施加更多制裁。3月1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的署名文章,驳斥所谓“中方对俄罗斯军事行动事先知情”的假消息。文章称,所谓中方事先知情、“默许”、“纵容”等说法完全是虚假信息,意在推卸责任,抹黑中国。在乌克兰有6000多名中国公民生活学习,中国是俄、乌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俄乌发生冲突,于中方没有半点好处。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况下不予劝阻。“美方官员多次威胁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这毫无道理。战争和制裁都不可能带来和平。美方一方面寻求中方支持配合,一方面对中方挥舞制裁大棒,这是行不通的。”

“俄方决定不将这一事关全球稳定的重要决策通告中方。这是否与中俄关系定位相符?”面对彭博社记者的这一问题,赵立坚16日表示,俄罗斯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权作出自己的决定。这跟中俄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舆论炮制并渲染这样的谣言,目的是将和俄乌战争本无直接关系的中国裹挟进这场冲突之中,以此达到污名化中国和挑拨破坏中俄关系两个目的。他分析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计划出自一个很小的决策圈,俄高层许多人士也未必知道,更何况中国。另一方面,“不针对第三方”是中俄关系的前提,“中方支持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或“要求俄罗斯因北京冬奥会延迟出兵”的说法不符合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俄乌冲突中,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既不能任由西方叙事来定义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不能任由美国“绑架”欧洲。他表示,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短期内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它才会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