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乡村新貌
“健康大篷车”在水源区开展巡诊活动
初冬的盘龙江畔,水流潺潺、绿柳垂岸、海鸥嬉闹;休憩的人们悠闲地坐在一旁,时不时投掷出食物喂食海鸥,共同点染出一幅人鸥和谐山水缱绻的幸福画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昆明市盘龙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重点围绕产业、交通、教育、医疗、城市更新等领域,“一盘棋”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阶更高段位。
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总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更新改造提速,公共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提档;水源区保护稳步推进,成效凸显;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量提质,社会保障迈上新台阶;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功能体系更加完善、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在区域发展步步向前的节奏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不断提升。聚焦民生关切,铺就乡村振兴路……“幸福盘龙”建设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厚植经济发展根基
夜幕降临,恒隆广场灯火辉煌。这里,已成为昆明市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网红打卡”目的地。腾飞而起的无人机顺着恒隆广场一路推进,北京路一览无遗,一个代表着现代化“昆明城”的切面将城市建设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盘龙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命科技创新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三大主导功能定位,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坚定不移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围绕楼宇(总部)经济、文旅经济、数字经济三大特色经济持续发力,着力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总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服务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特色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凸显出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十四五”开新局,盘龙区在“十三五”时期各项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于今年修订完善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更细化、更精准的政策和奖励制度,吸引和服务更多优质企业到盘龙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同德昆明广场已连续4年享受盘龙区星级楼宇补助,使得楼宇的硬件设施、运营服务等提质改造也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云南城投同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盘龙区做精做细楼宇(总部)经济,不断“量身定制”相关政策,为企业办实事,发展以楼宇(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培育起一个个“竖起来的园区”,奋力打造全省楼宇(总部)经济高地及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
在文旅经济方面,盘龙区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新优势,着力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盘龙区文创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数字经济方面,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的发展主线,盘龙区以数字商务服务、数字金融服务、数字科技服务为特点,打造数字经济特色楼宇,实现高端商贸、金融保险、汽车贸易、生命科技、文旅文创等产业数字化升级。
城市更新焕发新活力
提升安居幸福感
老旧小区的改造是盘龙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一个方面。针对不同问题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盘龙区着眼长远发展,着手系统升级,为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实践。
从道路改造到功能分区,从规范停车位到新建单车棚,从安装楼道扶手到增设小区内标识牌……在盘龙区穿金路3号院,每一项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都是大家对品质生活的具体需求,是为民办实事的切实考虑。
“为了配合小区改造,我们拆除了门口自己搭建的卫生间。政府帮助我们在房子后院的过道搭建了一个卫生间,解决了老母亲的如厕难题。原来的卫生间位置现在变成了小区公共用地,更清爽和规范了。”一小区住户说。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盘龙区委、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因地制宜、建管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环境整治为突破、以管理长效为保障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坚持“设施配套、安全整洁、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改造目标,切实推进小区改造。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盘龙区坚持“内外联动、内部为主,连片开发、疏解功能,政府主导、规划控制”的原则,结合“拆、留、改”城市有机更新改造思路,围绕“三年全面启动、五年完成改造”的工作目标,采取优先保障片区道路、教育、绿地、河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进一步盘活低效存量用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精细化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紧盯群众关切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推动停滞项目盘活,采取资产破产清算、债务削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合作开发、注入“以购代建”资金等多种方式激活清泉村、栗树头、刘家营、小厂村等7个城市更新改造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共惠及被拆迁户约1955户;完成盘龙区老旧小区改造一、二期,小龙组团,白龙小区等20个小区,改造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涉及360栋老旧居民楼,惠及居民14000余户。
城市更新改造,给盘龙区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城市空间形象的同时,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推动了产城融合。
加强水源区保护力度
让生命之源保持纯净底色
“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可以获得干净水源,为安全幸福的生活尽自己的力量。”盘龙区松华街道小河社区的居民对水源区保护的话题讨论热度不减。
作为昆明市唯一一个没有工业园区的县区,盘龙区全区71%的国土面积为水源保护区。水源之于盘龙区,如同眼睛之于人类。为了更好地开展水源区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在小河社区开展了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为主题的水源区保护宣传活动,并根据水源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2021年度保护宣传工作方案》,通过水源区交通劝导站向群众宣传水源区相关管理规定,鼓励水源区群众参加水源区保护宣传文艺演出和相关知识有奖问答,不断增强水源区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水源保护的积极性。
为保障辖区群众饮水安全,盘龙区政府开展了黄龙水库供水管道工程建设和三家村上雷打石小组净水试点工程,有效解决盘龙区农村供水问题;实施阿子营苦岔村抗旱应急抢险工程、团结社区人饮供水设施改造工程等一批抗旱应急及“五小水利”工程,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提升。
为了解决滇源甸尾桥因走红网络引来大量游客而引发环境安全的问题,相关部门在甸尾大桥、老甸尾桥区域等重点地段及进入库区的出入口,设置了223米的不锈钢物理隔离栏,修复了240米白小公路沿线破损隔离栏,并在重点区域入口设置了30余块宣传、警示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爱护环境。“我们都希望亲眼看到美景,但是更应该自觉保护好这样的美景。”市民李女士表示。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助力莘莘学子圆梦未来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收入微薄,还要照顾长年患病的爷爷奶奶,很担心入学会给家里带来新的经济压力。”今年暑假,接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盘龙区滇源街道学子小汤既高兴又担心。
幸运的是,在盘龙区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小汤放下了担心。他满怀感恩地说:“多亏有了助学贷款,让我能够顺利入学。在校期间贷款利息还由国家支付,为我们考虑得太周全了。感谢好政策,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一项为低收入家庭孩子上大学解决后顾之忧的惠民政策,为更好地落实该项政策,切实帮助盘龙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盘龙区成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将2021年盘龙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和助学贷款指南在教体局政务公开网站、学校、街道、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进行宣传,尽可能做到“一生不落、应贷尽贷”。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定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2021年秋季开学期间,盘龙区已贷款346人,贷款总额284.566万元。同时,盘龙区还有117名考入普通高校的贫困学子获得了“行装补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教育品质,是立本的重要手段。针对全区教育资源总体不足、质量不均衡现状,盘龙区稳步推进“区管校聘”,激发教师活力,以优质学校领衔,与中等学校、乡村学校结对形成教育成长共同体,进一步扩大盘龙区优质教育资源,破解“上学难、资源不均衡”问题。
为落实好《“万名人才兴万村”实施方案》和盘龙区公办学校(园)成长共同体实践,进一步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盘龙区实施公办学校(园)成长共同体工作,弥补短板,共同进步,努力提高每一所共同体成长体学校的办学品质,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青少年成长园地。
华文教育是维系侨胞和祖国血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开展华文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盘龙区充分发挥云南省、昆明市华文教育基地学校——明通小学载体作用,积极推进华文教育讲学交流的同时,深入研究华文教育教学教法、认真抓好华文教育教材编写,全面深入开展对外华文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品质。
提质基层医疗服务
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近日,盘龙区人民医院组织医疗队到阿子营街道牧羊村开展“医疗下乡红色义诊”活动。活动当天,尽管天气寒冷、阴雨绵绵,却挡不住村民的热情,一大早附近村民就来到现场等待专家看病。
盘龙区人民医院内科、中医科、麻醉疼痛科等科室专家团队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村民测量血压、诊断开方、宣教知识,并在现场为疼痛患者进行专业推拿。此次义诊服务人数140余人,共开出西药处方91张,中医处方32张,为25位村民进行了推拿治疗,测量血压人数达120人,免费发放价值近5000元的药品。
送医下乡活动是对国家深化医疗改革、优化城乡医疗资源的响应,盘龙区人民医院切实为基层民众送去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学仁爱的美德。
今年以来,盘龙区持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开展水源区“健康大篷车”巡诊活动,诊疗1437人次,发放8万余元药品。先后4次组织盘龙区人民医院等义诊专家团到滇源、松华等较偏远的街道、社区为居民开展康复治疗、常见疾病集中义诊活动。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学习力度,基本达到“一村两医”的要求,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盘龙区高度重视。通过邀请专家、组建义诊服务队、下乡入户等方式,将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健康宣传活动41次,义诊群众5000余人次,提供健康咨询2000余人次,免费发放价值13万余元的药品,进一步推动了科学防疫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防护水平,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为民办实事出成效
一大清早,盘龙区团结社区雷打石小组村民蔡成贵就将大白菜装好车,准备运往昆明虹桥蔬菜批发市场批发销售。蔡成贵的必经之路——小双公路全长9.5公里,起于小河公路,止于大哨村,于2019年提升改造完成。
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小双公路的真实写照。“以前,从我家到虹桥蔬菜批发市场的路坑坑洼洼,人走都困难,还莫说车了。现在,经过整治后的路面加宽了,道路平坦了,走个来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2019年小双公路改造完后,蔡成贵选择回到老家发展蔬菜产业。
道路通,则百业兴;道路顺,则民心畅。小双公路是盘龙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综合交通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打造“民心路、小康路、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修一条路、造一线景、富一方百姓。盘龙区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主体责任,足额落实建设配套资金,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全区乡村公路达到四级及以上标准,实现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水泥、沥青和整齐小块路面,新改建公路工程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100%。
截至目前,盘龙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36.931公里,道路四通八达,县道四级双车道公路总里程为123.23公里。农村地区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100%。乡道全部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为了管好农村道路,盘龙区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两站两员”建设,在所辖的农村道路沿线建起了一级安全劝导站8个、二级安全劝导站41个,主要负责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劝导、护林防火、治安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同时,还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明确区级交通运输部门、各街道农村公路养护单位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及考核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各级路长负责相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这些制度的顺利实施,为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和提升人居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云南日报 记者黎杉 滇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