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是我国的最高学历,最终能成为博士的学生并不多。在大家的印象中,能考上硕士研究生就已经十分的不容易了。

就拿就业来说,企业招收的人才大部分都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要求博士学历的很少,但不是说博士不好就业,而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学生都是“香饽饽”,企业抢不到。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1)

博士生是象牙塔顶端的一小部分人,成为博士意味着一个学生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他们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是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杨振宁与林青霞齐名,是谁在“消费”谁

博士是很多学生向往的最高学历,是真真正正拥有文化知识和学术研究的人,像一些高校的老师必须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能胜任,大家对博士都带有崇拜之情。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2)

大家知道名誉博士学位是怎么回事吗?这是许多国家通行的一种名誉性学术称号。中国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目的是为了表彰在学术、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领域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

香港大学今年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就备受争议,这三位分别是杨振宁、林高演和林青霞,其中杨振宁被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林高演和林青霞被授予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杨振宁的获奖,大家是无可争议的。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3)

杨教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世界知名物理学大师,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香港大学授予杨教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学术界的重大贡献。

林高演博士任职多家知名企业,具有超过48年银行及物业发展经验,也为学术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林青霞,大家就更不陌生了,作为知名演员,曾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获奖无数,而她在文坛上也取得非凡成就,至今已经出版了4本散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4)

引发最大争议的就是林青霞的入选,大家觉得“林青霞的学术水平和杨振宁完全不是在一个档次的”,这是在“消费”杨教授的个人成就,来给其他人增光添彩。

一位是学术届的“泰斗”人物,是真真正正为大家做过贡献的教授学者,一位是影视圈的“大姐”,而且在淡出娱乐圈后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坚持读书,还有文章被收录进教材里,也是十分的利害了。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5)

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根本不是谁在消费谁。名誉博士只是香港大学颁发给个人的最高荣誉,授予的对象也是对社会思想、文化有贡献的人。

“荣誉博士”只是一种称号,区别于真正的博士生,大家要分清

荣誉博士和博士生并不是同一类人,香港大学也曾经授予过马云、姚明等社会名人这个荣誉称号。这个荣誉博士更像是一种表彰的手段,奖励这些人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博士确是需要真正的学历和学术研究做支撑的,要经过层层关卡才能得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6)

许多大学都喜欢授予一些名人这样的荣誉称号,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名人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中不乏有上学的学生,这样在“名人光环”的影响下,就会有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报名该高校。

另外高校在“名人光环”的带动下也能大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这些社会人士也是有好处的,这些人是很看重高校给予的这些荣誉称号的,这样在自己的履历上就可以加上某某高校荣誉称号, 能得到高校的认可在心理上的满足是其他无法比拟的。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7)

有些博士可能觉得,我辛苦学习和研究这么多年,才拿到博士的毕业证书,现在我还在小小的实验室里搞科研,而这些人确很容易就得到所谓的“这博士、那博士”的称号,心理也会不平衡,其实到大可不必,这种称号和真正的博士生是不能比的,受人尊敬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要想考博士,也要早做准备,这条路任重道远

大学生要是有想要读博的想法,那么就必须要先考上硕士研究生,我国的学历晋升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只要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申请考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每一项考试都不是容易的。

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引争议)(8)

然后学生要注重科研或者专业技术的研究,也要多多发表论文,考博的时候导师是很看重这些的。如果学生在已申请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者取得过国家或者省级以上奖励,那就会很有优势的。

最后笔者想说,博士生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只有足够优秀的学生才能成为这类人。所以有目标的学生,要时刻努力了。

考博士还要做哪些准备,大家知道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