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1)

撰文 / 吴 静编辑 / 张 南设计 / 师玉超

进入3月,我们正式迎来了全国的“两会时间”。

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两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能达到预期目标,可能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如其所言,中国新能源车企销量均创下新高。比亚迪乘用车2月全系销售90268辆,同比增长336.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7473辆,同比增长764.1%。此外,造车新势力如理想、小鹏、零跑及哪吒等,几乎都创造出同比增长超200%的增幅。

在“俄乌冲突”阴霾的笼罩下,石油、铝、钯和镍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油气煤等基础能源持续涨价,新能源时代或将提前到来。

传统汽车巨头福特开始了绝地反击。3月2日,福特汽车宣布正式将汽车业务“一分为三”——燃油车业务、电动汽车业务以及为商用客户和政府客户提供专属一站式服务的Ford Pro业务部门。此外,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还强调,福特汽车对电动汽车投资计划再增加200亿美元,即到2026年总投资500亿美元。

3月1日晚间,Stellantis集团也公布了“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其表示,集团目标是到2030年年底之前,实现集团在欧洲售出的所有汽车均为纯电动车型,在美国售出的汽车中有50%为纯电动车型。

沉寂已久的知豆汽车也突然有了新消息。3月2日,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知豆汽车管理人签订《备忘录》,拟出资不超过4亿元参与知豆汽车重整。对此,汽车商业评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报道。(详见《老兵不死,知豆复燃》)。

除了知豆,一份涉及奇瑞商用车与东南汽车合作规划的PPT泄露到网上,该PPT内容显示奇瑞商用车或将收购东南汽车。这也意味着,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东南汽车,或将迎来新的转机。

自集体登陆美股后,“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终于在港股“会师”。港交所文件显示,蔚来已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作二次上市,其预期A类普通股将于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

汽车圈还发生了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据外媒报道,近日,载有大众上千辆豪车的着火货轮已沉入大西洋。这艘货轮上有1900辆奥迪、1100辆保时捷、189辆宾利和85辆兰博基尼以及500辆大众品牌车型。船上货物价值大约4.38亿美元。

对此,有汽车媒体人调侃道,沉入大西洋海底的,不仅是很多豪车,还是好多芯片。截至目前,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依旧没有解除。在供应链岌岌可危的今天,任何导致生产中断的事故都可能对供应链上下游产生重大影响,前几天,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突发跳电事故,业内人士指出,该区域晶圆可能会全面报废,汽车供应链安全问题,依旧道阻且长······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2)

新能源车企销量创新高

刚进入3月,众新能源车企便纷纷晒出自己的成绩单。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3)

2022年2月,“蔚小理”销量排名持续洗牌。理想汽车成功摘得桂冠,哪吒成功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超越小鹏和蔚来,仅位于理想汽车其后。

数据显示,今年2月,理想汽车交付8414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65.8%。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44770辆。截至2022年2月28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220家零售中心,覆盖105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279家,覆盖204个城市。

给当下的新能源市场创造惊喜的是哪吒汽车。今年2月,哪吒汽车交付新车7117辆,同比增长255%,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今年前两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18126辆,同比增长332%。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4)

小鹏丢掉冠军,蔚来跌出造车新势力前三,其表现都略微不尽人意。数据显示,今年2月,小鹏汽车共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在单车型交付方面,小鹏P7交付3537辆,同比增长151%;小鹏P5交付2059辆;小鹏G3系列交付629辆。

除生产基地改造以外,小鹏汽车2月还存在零部件供应紧张影响生产的问题。2月下旬,有部分小鹏P5车主的订单无法按期交付,小鹏对此回应称,磷酸铁锂电池等主要零部件供给的极度紧张造成了小鹏P5 460车型订单无法按预计交付周期交付。

今年2月,蔚来汽车以10%的同比增速垫底造车新势力阵营。通过进一步梳理数据发现,其销量增长乏力,一方面源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正值新车空档期。

2021年蔚来NIO Day,李斌发布的ET7、ET5两款新车,将分别于今年3月、9月交付。再加上预计将于今年4月发布的ES7,携3款重磅新车而来,蔚来或将重回造车新势力“王座”。

在新能源领域,还有一个实力强劲的队友——比亚迪,比亚迪乘用车2月全系销售90268辆,同比增长336.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7473辆,同比增长764.1%。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5)

奇瑞商用车或将收购东南汽车

3月4日,一份涉及奇瑞商用车与东南汽车合作规划的PPT泄露到网上,该PPT内容显示奇瑞商用车或将收购东南汽车。且根据规划,双方将于2022年正式合作,将沿用东南汽车主体,并以东南捷途汽车品牌运营,联合开发,基地生产,深度合作,并将力争在3-5年内实现年产销40万台的规模。

上述网传的PPT还透露了奇瑞商用车与东南汽车合作未来3年的规划,包括销量目标、渠道、新工厂及车型等。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6)

该PPT还显示,按照规划,奇瑞与东南汽车之间的合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2022年,奇瑞新能源车型将贴东南汽车品牌进行销售;同时,提升东南汽车产品性能,捷途换标后以捷途品牌和网络在国内和国外销售,销量目标为2.4万台;

第二阶段为2023年,将投产3款改款产品,利用国内国际渠道销售,同时本地生产东南牌新能源或代工奇瑞车型,共同实现7.5万台的销量目标;

第三阶段为2024年,双方将联合开发完成三款全新车型,并在2024年达成15-40万台的销量目标,同时,也将一同建设25万台年产能的新工厂。

倘若该消息属实,濒死的东南汽车或将迎来新的转机。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7)

福特一分为三

3月2日,福特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分拆公司旗下燃油车和电动车业务部门单独运营。其中,Ford Blue将成为燃油车业务主体,负责公司旗下标志性汽车业务的盈利性增长,并为福特汽车其它业务单元提供车辆硬件工程和生产制造支持。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8)

Ford Model e为电动车业务单元,负责为福特汽车的各个业务单元提供软件、智能网联技术和服务的开发支持。福特称,虽然Ford Blue和Ford Model e均将独立运营,但也会在技术、实操等层面共享资源,推动公司规模化效益以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加上此前已宣布成立的Ford Pro业务部门——为商用客户和政府客户提供专属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全系的燃油和电动汽车产品,全套的软件系统、充电和服务。至此,福特预计,三个全新的业务单元预计将在2023年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福特的期望是,既可以让Ford Model e拥有初创企业的效率和速度,不受条框束缚的创新,又能够让Ford Blue继续发挥我们在行业积累的经验、生产规模优势。

福特汽车表示,公司已经意识到推进变革是必然趋势,为加速在纯电动、数字化、车联网和服务的开发和交付,充分发挥公司标志性燃油车产品系列的优势,就必须在业务运营方式、人才选用,甚至组织架构方面采用不同的思路。

所以,在此次分拆业务部门的同时,福特还宣布了一系列高层管理团队人事任命:

福特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将兼任Ford Model e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被任命为Ford Model e首席电动汽车和数字产品官(chief EV and digital systems officer),全面负责产品开发,此外,他还将负责领导为福特汽车公司所有业务单元的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Marin Giaia将担任Ford Model e首席客户官(chief customer officer),负责产品上市、客户体验和新业务计划等。

原美洲和国家市场集团总裁葛皓华(Kumar Galhotra)将担任Ford Blue总裁。Stuart Rowley将出任首席转型和品质官(chief transformation and quality officer),负责引领福特提高效率,降低运营复杂性,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出一个具备竞争力的精益成本结构。

唐浩泰(HauThai-Tang)将担任首席工业平台官(chief industrial platform officer),负责为燃油车和适用于Ford Blue、Ford Model e、Ford Pro和Ford Drive的通用系统的产品开发、供应链和生产工程管理。

随着最新宣布的一系列战略调整,福特也调高了公司长期的业务运营和财务指标:到2026年,公司预期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可达到10%,这将主要归功于电动汽车的销量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以及燃油车产品的结构性成本显著降低,最高可节省30亿美元;

到2026年,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超过200万辆,相当于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并预计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全球销量的一半。在具有领先优势的细分市场里,福特旗下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甚至超过公司燃油车的市场份额。2022年,福特电动汽车业务的支出将达到50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200%。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9)

蔚来港股二次上市

2月28日,蔚来汽车公告,已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上批准,并已发布相关上市文件。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10)

港交所文件显示,蔚来已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作二次上市,其预期A类普通股将于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股份代号为9866。此外,摩根士丹利、瑞信和中金公司为此次蔚来IPO的联席保荐人。除了赴港上市,蔚来汽车在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已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以介绍方式第二上市申请,具体上市日期正在审核中。

“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不发行新股,只是公司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不涉及融资。“介绍上市不涉及募资(但不意味着以后也不募资),可以大幅简化上市流程,只是将部分原流通于美股的股份转入香港市场交易。”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蔚来通过此举可以将企业融资和证券上市的时间点分开,以此来大幅压缩上市时间。

此外,除了赴港上市,蔚来汽车在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已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以介绍方式第二上市申请,具体上市日期正在审核中。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蔚来汽车官方表示,“本次蔚来通过介绍上市登陆港股,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在这些上市的目的仍然可以达到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9月,蔚来登录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电动汽车赴美上市第一股。2020年7月、8月理想、小鹏先后登录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此后,小鹏和理想分别于2021年7月、8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蔚来虽然是最早被曝出有意赴港上市的新势力,但后来却迟迟没有成功在港股IPO。有分析认为,在赴港IPO严苛的标准下,蔚来没能成功IPO或因用户信托“拖了后腿”。

造车新势力为何纷纷开启赴港二次上市?

对此,沈萌认为,这些造车新势力虽然是造车企业,但也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可能触及新出台的《数据安全法》,所以在美国市场上市的政策监管风险加大,而再进一步监管要求出台前,先进行香港二次上市,可以降低后续的风险管理成本。与此同时,香港市场与内地具有成熟的互联互通机制,既可以获得新融资,也便于内地投资者投资交易。“这对投资者来说没有任何机制上的差别,但是在香港上市后,可能南下资金会去炒,进一步推高股价(两地会保持基本同步,否则就会出现市场间的价差,形成跨市场套利机会)。”其进一步强调道。

“如果没有中方新推出的境外上市监管政策,除了可以让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交易外,这些企业没必要在两地上市,因为需要负担两倍的监管成本。”沈萌坦言,“如果市场正常,在美股一样可以再融资,没必要美股融一次,香港再融一次,在香港能融到的钱,美国一样可以,这样反而导致两地融资的成本增加。”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11)

Stellantis集团发布“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

3月1日晚间,Stellantis集团公布了其“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官方称,这一宏伟的战略规划为集团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将推动Stellantis集团的全体员工为集团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最大的价值。

在减碳领域,Stellantis集团表示,其将于2030年减少50%碳排放,2038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称,“作为上述领导力的一部分,Stellantis集团也正在制定相关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年底之前,实现集团在欧洲售出的所有汽车均为纯电动车型,在美国售出的汽车中有50%为纯电动车型。根据计划,到2030年,集团将会拥有超过75款纯电动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纯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500万辆。”

具体而言,“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还围绕“根基、技术、关爱、价值及财务”领域进行全方位布局: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12)

来源于Stellantis集团官网

蔚来汽车上市价格美元(奇瑞或将收购东南)(13)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突发跳电或加重芯片短缺

在全球芯片短缺、供应链岌岌可危的今天,任何导致生产中断的事故都可能对供应链上下游产生重大影响。

据台媒报道,3月1日下午,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突发跳电,时间在100毫秒(0.1秒)左右,事故可能是力积电厂区特高压变电器跳脱导致。据悉,本次跳电事故影响到了新竹科学园区内力积电、台积电、世界先进、友达光电等厂商的生产,半导体和显示产业的生产均受到影响。

业界人士透露,半导体厂区发生压降时,黄光区(如洁净室等区域要用钠灯照射,避免特定波长的光与硅片发生反应)有电压稳定装置,不会发生晶圆报废的情况,但薄膜、扩散、蚀刻区(晶圆)风险较大,该区域晶圆可能会全面报废。

有媒体在报道中称,从当时压降幅度在79%-95%之间来看,对机台相当于“断电”,即便压降时间不到1秒,仍会对厂商造成不一的影响。对此,力积电回应称,压降时间相当短暂,仅0.101秒,部分较敏感的生产机台出现跳电,正在查明原因。但跳电时间短暂,机台也快速重启,对生产影响有限。

台积电发布声明称,其部分厂区昨日下午受到电力压降影响,历时约50到100多毫秒不等,压降发生原因尚待台电厘清。厂区内员工无安全威胁,实际影响正在确认中。联电则表示,其生产运营并未受到影响。

世界先进坦言,旗下新竹厂区有部分机台因压降而受影响,目前已根据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检查兵服员,对公司生产运营的影响正在评估中。除了半导体厂商,中国台湾面板双雄中的友达光电也受到了电力压降事故影响。友达光电透露,昨天压降意外导致厂区部分机台异常,已于晚间回复,常务运作正常,人员均安。由于另一面板大厂群创光电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竹科竹南园区,其生产未受此次事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