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苏

在最近的某演技综艺里,被问到代表作,出道十余年的许君聪大方坦荡地说出《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这是网络电影第一次在上星频道观众视野中被自然地公开提及。

2020年,发展7年的网络电影加速精品化,整体制作水准、特效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导演、制片人、编剧等主创团队越发熟稔地找到作品思维和产品思维的平衡点。

作为作品对外展示的名片,网络电影演员一环也肉眼可见地从业余进阶到专业和“亮眼”,“咖位”上升数个台阶,名演员也多从刷脸“客串”跃升到绝对主演。一些电影、电视剧演员纷纷“跨界”进场。

网娱观察(ID:wldygc2016)通过整理100位网络电影里的“跨界”演员,试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1)

“演员逆导向”:

网络电影有更好的机会

当大多数演员团队对于网络电影会不会消耗自身价值还存有疑虑时,陈浩民、彭禺厶、徐冬冬、林子聪、谢苗等迈出了加盖“网络电影初代演员”标签的第一步,彼时的“网大一哥”、“网大一姐”们也高产、量产、模式化地完成了其“江湖地位”和水涨船高的片酬积累。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2)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成熟,网络电影在各方面迎来升级。而此表单上所列的老戏骨元华(《倩女幽魂:人间情》《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元秋(《火云邪神之降龙十八掌》《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民间奇异志》)、梁小龙(《火云邪神之降龙十八掌》《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梁家仁(《天启大爆炸》《镇魂歌》)、曾志伟(《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欧阳震华(《新洗冤录》)等算是香港演员在网络电影的第二拨“入场”。他们往往以“少而精”的表演戏份,给予影片在营销口径上的品质点缀。其次,这些老戏骨对于网络电影观众也具备着充分的吸引力和明星效应。

因为网络电影和上世纪的香港电影在发源上的某种相似性,来自中国香港的演员在面对网络电影的邀请时相对不那么“墨守陈规”。港片式微,影人北上。当大制作电影、剧集门槛高企,面对内地蓬勃的网络电影新生市场,他们在这些作品里发挥余热,也相应获得丰厚报酬,不失为两方共赢的结果。

而对于印小天(《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凌潇肃(《地球救援日》)、黄奕(《白发魔女外传》《西夏狼王墓》)、许君聪(《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中国飞侠》《暴走神捕》)、俞灏明(《修罗新娘》)、李东学(《浴血无名川》《长安不良帅》)、包贝尔(《暴走神捕》《亿万懦夫》)、保剑锋(《长安伏妖》)等内地中生代演员,他们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正面临着“腰部演员”的忧伤,没戏拍,少机会。网络电影也是他们证明自我,展现价值的渠道之一。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3)

也有如陈星旭(《倩女幽魂:人间情》《灭狼行动》)、张月(《大梦聊斋》《那年1987》)、歌手跨界的王栎鑫(《卧鱼》《九门》)等社会新人将网络电影作为锻炼的机会。

一个巧合是,以上这些中/新生代演员也常在一些演技类、竞演类综艺中露面——无论主演网络电影还是涉水演技综艺,都是一次被看见,有可能逆风翻盘的机会。

同时,网络电影的包容性强,不光给新人机会,也能通过高频次的观众反馈和总结,给到成熟演员调试修正表演的机会。更多选择,无疑让演员更有发挥——是在一个院线大制作中参与一个2分钟的边缘配角,还是在网络电影中塑造一个完整人物,相信这个决定不难做。

事实上,盛名如章子怡也曾拒绝过好莱坞的“酱油”、脸谱化的角色,而转投中国市场,“他们得给我一个有得演的角色,而不是只用我的脸和名字。”

网络电影诞生前,无论香港老戏骨还是科班出身的内地中生代,他们已作为演员身份被大众认知多年,而如今因环境所迫,在没有足够多的院线,大剧资源邀约的情况下而投身“鄙视链底端”,这些专业演员们也付出过努力和汗水,压上所谓的“声誉”之争。所以,不妨以结果说话,以客观心态看待这种“逆导向”趋势:高阶演员的星光确实带给网络电影更多关注,而不断进化中的网络电影也势必会回馈给演员们更多的价值和影响力。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4)

从一天15万刷脸到影片股权占比,

演员们的“视野”更为宽广

唯一的“正导向”趋势是,网络电影也能培养捧红新人,同时让实力演员的事业二度回春。

当然,大众称谓“网大一姐”、“网大一哥”常带有几分戏谑,但随着网络电影商业价值和综合影响力的提升,网络电影也一定能如院线电影一样,诞生属于自己的原生态明星。

对于实力演员来说,也因为网络电影有好的故事剧本、主创班底而吸引其投入地进入网络电影领域来共同创作,而非像在蛮荒时期“刷脸客串一天收费15万”的古早旧闻那般。

正如吴樾(《张三丰》《断金》《愤怒的黄牛》)和柳岩主演的网络电影《张三丰》背后,都有两人公司在此项目投资上的深度参与。相比于单纯的片酬所得,他们在项目上的“野心”更为宽广。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5)

而吴樾主演的其他两部,企鹅影视出品的枪战动作电影《断金》,淘梦出品的大IP改编作品《愤怒的黄牛》(也有吴樾公司占股),无一不是2021年网络电影市场的重磅之作。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老艺术家如潘长江(《毛驴县令之镇棺古兽》《老潘的归途》《法医宋慈》)近年在网络电影市场或友情客串,或作为主演身份参与颇多。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重磅制作,也都邀请到高阶演员来加持项目,如何谈拢合作?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6)

网娱观察(ID:wldygc2016)曾采访过一位网络电影一线选角人士,他表示,“咖位比较大的演员,其实制片方自己去谈会更有优势”。因为对于一些大(咖位)艺人而言,他们考量网络电影的指标很多,片酬、声誉影响、角色匹配度、宣发资源等各个维度,而制片方亲自“拍板”,则能给到演员更好的条件和资源空间(片酬、票房分账、宣传资源等)做置换。

所以,我们能在网络电影中看到曹卫宇(《大地震》)、张晞临(《大地震》)、于震(《法医宋慈1、2》《豹子头林冲》)、范明(《科学诡宅》)等市场熟脸。曹卫宇还因其在《大地震》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中国首届网络电影周网络瞩目演员推介;“龙女郎”母其弥雅主演《女特警》;香港TVB视帝王浩信接连主演《追龙番外篇之十亿探长》《兵王之绝境狙杀》;李治廷、屈菁菁主演企鹅影视大制作网络电影《极地追击》;张智尧、林雨申、王泷正也给各网络电影版本的《鬼吹灯》改编作品带来十足人气。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7)

罗嘉良在《巨鳄岛》中的表演,是其网络电影首秀;吕良伟主演《烈马争锋:上海滩》,欧阳震华主演《新洗冤录》都属于演员个人特质和作品气质的“天作之合”;张予曦主演系列女性向网络电影《海大鱼》《美人皮》《人鱼缚》更带来首波观众对影片的覆盖;而钱小豪(《新封神之哪吒闹海》《龙云镇怪谈》《大幻术师》)通过在一系列高票房网络电影中稳扎稳打的表现,深刻广泛地打开了内地知名度。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8)

院网融合趋势下,

网络电影逐渐摆脱偏见色彩

2020年,全球电影发行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窗口期无限缩短,院转网加速,院网融合成为日趋被热议的话题。

表单中所列宋小宝导演处女座《发财日记》(马丽、沙溢、宋小宝主演)原有院线电影上映计划,后改网播,也彰显着院网融合趋势下,网络电影的潜力与钱景正好。

当网络电影愈发趋向“高”(制作成本)“精”(精品化)“专”(专业化)时代,当知名演员给网络电影带来实力与星光,“明星效应”上下流通,“网络电影”也逐渐不指向为一个有偏见色彩的词。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 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剖析演员行业生态流转背后的规律(9)

未来,网络电影发展的第8年、第10年、第15年,这个诞生于娱乐消费市场的内容品类被外界认知讨论不再局限于“分账票房”一个维度,而在口碑、社会影响力、文化审美价值等多方面有长足进步,我们恳切希望这个“网络电影跨界演员TOP100”的表单变得更长,也真诚地祝愿不再有此类表单。因为,网络电影就是电影。演员们,也不再细分为电影演员和网络电影演员,而都统一因为“好演员”的标签而被更多观众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