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有多少部漫画作品(新书连载蔡志忠)(1)

我的父母3

第二天父亲吃过午饭后,她急忙洗完碗盘,还来不及把碗盘摆入橱柜,便拉着我直奔花坛戏院。随着“陈三五娘”“陈世美与秦香莲”“孟丽君”的悲欢离合情节,她总是边看边哭,泪流满面,哭得像亲人过世。

散场后,我的主要任务是:先回家打探父亲是否已经从田里回到家里。如果父亲在家,我得偷偷打开厨房后门门闩,轻掩门板,然后再回去告诉躲在稻草堆后的母亲,她手捧着预藏在后院柴堆上方的喂鸡鸭空盆,从厨房后门进屋,假装自己在后院工作了一整个下午。

其实父亲心里明白得很,他早知道只要有歌仔戏班到花坛演出,母亲一定不计一切后果去看戏,宁愿忍受父亲臭着脸生气一整个星期,她也要飞到戏台前过过戏瘾。只要一听到歌仔戏的锣鼓声响起,母亲的心便无法平静安心地做家事,得先去看完一场歌仔戏,让平凡恬淡的乡下生活变得精彩绚丽。但她还是很克制自己,也像跟父亲约定的默契,每次歌仔戏班来花坛公演10天,她只去看一次下午场,我知道如果父亲不反对她看戏,她一定日场、夜场连看10天20场戏。

于是我们家每两个月都会上演一场情节一样的戏码:歌仔戏到乡下公演10天,母亲偷偷去看一场戏,父亲臭着脸一个星期。

我小时候很不能理解:“既然母亲那么爱看戏,为何父亲会那么反对?”

后来想清楚:“在贫困的农村里,父亲不能谅解自己辛苦地在田里工作时,而母亲不做家事,还花钱买票去看戏。”

长大后,我发现我的好胜心来自全乡书法第一的父亲,但我的成长与个性形成,大都来自母亲。永远不责骂自己的孩子,绝不跟自己的孩子说“不”!

沉迷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横眉冷对千夫指,不理会世间的价值观和别人的看法,随着心中想法而行动,这些特立独行的个性是来自我的母亲。

15岁时,我离家到台北工作,有时会突然想家。每当想家时大脑里的第一个画面绝对是母亲慈祥的笑容,突然我明白一个真理:

母亲就是孩子的家,

母亲在哪里,

家就在哪里。

母亲就是孩子的寂静彼岸!

在母亲的怀抱里,心无挂碍、没有恐怖、身心安顿、远离颠倒梦想,得究竟涅槃。

通常小孩都是由母亲带大的,因此小孩的个性也大多来自母亲,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母亲跟我言谈时,总是以相互斗嘴调侃的方式说话。例如,我跟别的小孩到田里抓泥鳅,玩得双手很脏。

她会说:“哇!好厉害,能玩得这么脏。”我说:“还好啦。”她笑着说:“这么脏的手,除非用菜刀剁掉,否则怎能洗得干净?”我说:“不必剁,我自己洗给你看。”

小时候,我喜欢端着一碗饭,边吃边到左邻右舍串门子,到处打听新闻。

她会说:“好厉害,一顿饭竟然可以吃到天涯海角!今天有什么新闻?”

我说:“左邻阿花下星期一从台北回来,右舍阿珠明天有人来相亲。”

听完,她说:“你这么认真当新闻播报员,有没有人给你钱?”

我说:“我当免费志工,不收钱。”

我聪明反应快,大概是因为妈妈以这种方式跟我对话,激发了我的临场反应和机智。

后来我自己有了女儿以后,我也学母亲跟我的对话方式跟女儿讲话,印证了我的观点。例如,我常笑着对女儿说:“好丑!好丑!长得好丑。”

女儿回答说:“不会丑!很漂亮啊,怎么会丑呢?”

但我还继续说:“哪儿有漂亮?很丑啊!”

于是她便学会反击:“没办法,因为爸爸长得实在太丑啦!”

渐渐地女儿也学会以调侃方式跟我对谈,她确实也变得反应快,比别的小孩聪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