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三种基本模型(博弈的五个阶段)(1)

先讲个故事,赤壁之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说曹操接受刘琮投降、占据荆州之后,写信给孙权说:"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把这封书信给部属们看,他们无不惊惶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更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况且将军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有荆州的土地,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艨艟战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集全部船只沿长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陆并进。这样,长江天险已由曹操与我们共有,而双方势力的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依我们的愚见,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只有鲁肃一言不发。

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房檐下,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握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观察众人的议论,只是想贻误将军,不足以与他们商议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但将军却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我在迎接曹操,曹操一定会把我交给乡里父老去评议,以确定名位,也还会做一个下曹从事,能乘坐牛车,有吏卒跟随,与士大夫们结交,步步升官,也能当上州、郡的长官。可是将军迎接曹操,打算到哪里去安身呢?希望将军能早定大计,不要听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说法,太让我失望了。如今,你阐明的策略,正与我想的一样。"

当时,周瑜奉命到达番阳,鲁肃劝孙权把他召回来。周瑜来到后,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将军以神武英雄的才略,又凭借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统治的地区有几千里,精兵足够使用,英雄乐于效力,应当横行天下,为汉朝清除邪恶的贼臣。何况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可以去迎降?请允许我为将军分析:“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现在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而且,驱使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必然会发生疾疫。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贸然行事。将军抓住曹操的时机,正在今天。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将军击破曹操。”孙权说:“曹操老贼早就想要废掉汉朝皇帝,自己篡位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现在,那几个英雄都已被消灭,只剩下我还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主张迎战曹军,正合我意,是上天把你授给了我! ”孙权就势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当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看到曹操信中说有水、陆军八十万而各自惊恐,不再去分析其中的虚实,就提出向曹操投降的意见,太不像话。现在咱们据实计算一下,曹操所率领的中原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长期征战,早已疲惫;新接收的刘表的部队,至多有七八万人,仍然心怀猜疑。以疲惫的士卒,驾驭心怀猜疑的部众,人数虽多,却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只要有五万精兵,就足以制服敌军,望将军不要顾虑! ”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你说到这个地步,非常合我的心意。张昭、秦松等人,各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有私心,非常令我失望。只有你与鲁肃和我的看法相同,这是上天派你们两个人来辅佐我。五万精兵一时难以集结,已挑选了三万人,战船、粮草及武器装备都已备齐,你和鲁肃、程普率兵先行,我当继续调集人马,多运辎重、粮草,作为你的后援。你能战胜曹军,就当机立断;如果失利,就退到我这里来,我当与曹操决一胜负。”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自带领万余人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筹划战略。

刘备驻军樊口,每天派巡逻的士兵在江边眺望孙权的军队。士兵看到周瑜的船队,就立即乘马回营报告刘备。刘备派人前去慰劳。周瑜对慰劳的人说:“我有军事任务在身,不能委派别人代理,如果刘备能屈尊前来会面,委实符合我的愿望。”刘备就乘一只船去见周瑜,说:“现在抵抗曹操,实在是很明智的决定。不知您有多少战士?"”周瑜说:“三万人。”刘备说:“可惜太少了。”周瑜说:“这已足够用,将军且看我击败曹军。”刘备想要召呼鲁肃等来共同谈话,周瑜说:“接受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您要见鲁肃,可以另去拜访他。”刘备既很惭愧,又很高兴,于是带领关羽、张飞两千人跟在周瑜的后面,不归周瑜统领。

同年十二月,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于是,选取艨艟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孙权亲率大军北攻合肥,却中计退兵;周瑜等亦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周瑜另遣甘宁袭取夷陵,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吴军先锋先包围前来迎战的曹仁部将牛金,后来反被曹仁两次突入救出自军。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上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颇为重伤,于是退还。后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曹仁于是退回。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故事讲完,如果从博弈的角度梳理一下,赤壁之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好说。就是曹操写信给孙权进行的劝降活动。张昭等主和派主张投降,鲁肃等主战派主张抵抗,孙权虽然内心赞同鲁肃的主张,但仍有犹豫。第二个阶段是急眼。就是孙权在周瑜等主战派的坚决主张之下,下定决心整军备战、进行抵抗。第三个阶段是翻脸。就是曹军开始进攻,孙刘联军与曹军遭遇,初战曹军就被周瑜水军打败。第四个阶段是拚(读pàn,同拼)命。就是火烧赤壁,曹军大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不计其数,曹操从华容道步行撤退、狼狈逃跑。第五个阶段是妥协。就是孙权想趁胜追击,进攻合肥,结果被曹仁反击,周瑜受伤,双方退军。

可以说,正是经过赤壁之战好说、急眼、翻脸、拚命、妥协五个阶段的博弈,才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一般来说,任何博弈过程都可以大致归结为好说、急眼、翻脸、拚命、妥协五个阶段或者说五个环节。

我们可以用这个分析方法再梳理一下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刘备不许。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刘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可是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 。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好说。

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第二个阶段:急眼(桃园三兄弟没了两个,剩下的一个能不急眼吗?)。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第三个阶段:翻脸。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带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蜀军将领傅肜率部为之殿后,战至兵众尽死,傅肜壮气益烈。吴人谕之,想让傅肜投降。傅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最终,傅肜奋战而死。但是,提前出发的吴将孙桓部却走在了刘备的前面,截断了刘备回益州的要道。当刘备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时,差点被孙桓部擒获。刘备逾山越险 ,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又叫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东)。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第四个阶段:拚命。

曹丕得知刘备已死,便用司马懿的计谋,联络辽东的鲜卑,南蛮和孙权,命曹真为大都督,起五路兵伐蜀。

刘禅得报,召孔明议事,丞相府的人说孔明有病无法出门。刘禅又令大臣董允、杜琼到丞相府上拜见,也被挡在门外。孔明连日不出,大臣们都慌了。杜琼奏请刘禅亲自前往丞相府问计,刘禅只好亲自去见孔明。孔明劝刘禅不要担心,他正在家中策划退敌的计策,现已退去四路兵了,只有孙权这一路,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刘禅这一听便放心了。孔明送刘禅出府时,见户部尚书邓芝极有口才,有见解,便奏报刘禅派邓芝去东吴退兵。

孙权接获曹丕要他出兵的信,向陆逊求计。陆逊建议先视其他几路兵马的情况再定。孙权正要召集众将再议攻蜀之事,人报蜀使邓芝到。张昭提议,架一口油锅吓吓他,看他如何应对。邓芝见吴兵架油锅迎他,大笑吴王无器量,并要跳油锅以表示决心。孙权才将邓芝请入,以上宾对待。孙权被邓芝说服,派中郎将张温入川与蜀国和好。刘禅依孔明的意见,对张温真心相待。蜀国名士秦宓见张温傲慢,便乘酒装醉闯席,与张温辩论。张温辞穷理屈,才知蜀国人才众多,不可小看。回吴后便劝吴王与蜀国联合抗曹。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第五个阶段:妥协。

但凡博弈性事件,大到天下大事、国际关系,中到两军对垒、集团竞争,小到邻里纠纷、个人恩怨,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个五个阶段或者说五个环节进行解剖分析。一般来说博弈的逻辑顺序都是:好说不顶用,于是急眼,急眼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翻脸,有时候即使翻脸也达不到目的,于是拚命,而拚命之后,双方往往就会妥协罢手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方法简明,不妨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