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菲小猪

张译单人打高射炮(给张译一架高射炮)(1)

电影《金刚川》上映当天票房破亿,可见观众对于这部电影是充满期待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战斗故事,但却不是大兵团作战的战役,而是聚焦在了后续部队过桥增援的故事——作为战场的辅助,通过一座桥的保卫战,还原战争残酷,升华和平主题。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应该就是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从大部队的士兵、敌军飞行员、我方高炮班和我军保卫的大桥四个角度,呈现多视角下的同一场战斗。让我们看清一场战争的全貌。

作为一场保卫战,最亮眼也就是最精彩的戏份,那一定是攻守之战。因为敌方都是空袭、炮击,因此全片中几乎没有步兵什么事,所有的战斗戏都在高炮班排长,由张译饰演的张飞与敌军飞行员史密斯之间展开。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与撕咬,既有国恨家仇,也有私人恩怨。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这场战斗,这个角色,这个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对张译的表演再次刮目相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好演员最本真也最应该有的样子!

张译单人打高射炮(给张译一架高射炮)(2)

这部电影中最虐心的,应该就是班长“关磊”和张译饰演的“张飞”之间的兄弟情了。剧情中关磊是张飞的师傅,正是关磊教会了张飞打高射炮,因此虽然关磊因为抽烟不顾烟火管制被罚降级为班长,张飞升任排长,但是张飞却还是对关磊毕恭毕敬。表面上,他们互相不服气,关磊取笑张飞性格不符合他猛将“张飞”的名字,为了省炮弹连炮都不敢开,贻误战机,甚至亲自操纵高射炮打下了一架敌机,给张飞上了一课。而张译饰演的张飞对关磊的自我中心,冒失武断,欠缺大局观也小有微词。但他不服不满,却又不敢表现出来,那股子怂劲儿,完全被张译给演活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飞和关磊表面上是花式互怼,但都牵念着对方。关磊之所以让张飞到后面的炮位,其实不是贪功,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战功也没用,犯错已经是污点,被罚降职哪还有前途,大咧咧的性格正是他的短板,他让张飞到隐蔽炮位,其实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好徒弟。而张飞何尝不是时刻牵挂着关磊呢?张飞率先发现了情况不对,用吹哨的方式通知关磊警戒,因为他知道关磊虽然开炮很准很厉害,但是大局观不行未必能发现危险。

张译单人打高射炮(给张译一架高射炮)(3)

而当关磊的阵地被攻击成为靶子,张飞也是第一个飞奔过去的,他冲过去不断的吹哨,就是希望得到战友的回应,但一切都晚了!!!那一段戏,虽然没有对白,只有金属哨子发出的低沉金属音,却满是人情味,满是壮烈感——那是战友之间的深情厚意,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那是朝夕相处的羁绊,那是守望相助的执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当为了给战友报仇,为了保护守卫的大桥,为了吸引敌机的火力,张译把高炮周围的火焰点起,他不仅为战友报了仇,打下了给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也得到了对手最高的敬意。看着张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其实就是从侧面告诉观众,告诉敌人,为什么金刚川上会有一座炸不掉的桥梁。因为有无数的张飞,为了取得胜利而凝聚成了一座座丰碑!

可以说,正因为张译的演绎精准到位,对这个英雄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才让张飞这个角色充满了悲情色彩与人格魅力。很明显,张译对剧本的解读是非常深刻的,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情绪的爆发,而断手断腿依旧坚持在炮位,自己从装弹调整瞄准开炮一肩挑,也表明了张飞从那个开炮都舍不得的怂兵变成了一夫当关的良将,在短时间内完成人物内心的成长,这就是张译的演技功底使然,才能把角色释放的这样到位。

张译单人打高射炮(给张译一架高射炮)(4)

他射向敌机的每一发炮弹,都好像一下下的击中了观众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最终当他牺牲的时候,猪姐看得泪如雨下,张译把观众完全代入到了角色当中,扎实的表演自然不做作,真实接地气,质朴有层次,内敛有感情,随着感情慢慢的推进,随着一发发炮弹,最终爆发彻底击穿观众的内心,也让观众思想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张飞,是最可爱的人;张译,是最可爱的演员!

张译单人打高射炮(给张译一架高射炮)(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