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样板戏电影《沙家浜》,对于剧中郭建光、阿庆嫂等人物形象,印象并不是十分深刻,倒是对沙奶奶这个人物倍感亲切。为什么呢?因为她像极了我身边的一位慈祥阿婆,很有一种亲近感。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2)

尤其是当她唱“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乡亲们若有怠慢处,说出来我就去批评他……”时,我打心眼里觉得,这位善良的老妈妈,真是太有意思,太可爱了。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3)

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位在银幕上扮演沙奶奶的演员,其实才不过20多岁而已。

她的名字叫万一英

另外,她还有个绰号,叫“爷们儿”,我国京剧大师裘盛戎老先生老爱这么称呼她。

而万一英这一生呢,我觉得,还真是很“爷们儿”啊。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4)

1945年,她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普通教师,但却都很喜欢京戏。于是万一英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京剧产生了兴趣。

但后来万一英走上专业京剧演员的道路,却并非只是因为喜欢和痴迷这门艺术,而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吃紧,兄弟姐妹7人中,需要有一个孩子能够早点挣钱养家。

那时是1960年,万一英年仅15岁,还是一名中学生。可是当她听到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院同时招演员的消息,二话没说就报了名。因为她听说,如果能被选上,就会有工资拿。一个月十多块呢,能给家里减轻多少负担啊。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5)

考试很严格,可万一英却觉得很轻松。经过层层筛选,两家剧团都考上了。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万一英最终选择去北京京剧团,因为在这里汇聚了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李多奎等众多京剧名家。她相信从他们身上,能学到更多的真本事。

事实上,万一英进入到这个集体后,也的确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6)

这其中,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万一英天生嗓子好,声音洪亮,音域宽广。二是她特别能吃苦,而且心眼实,天天练功不间断,3个月的时间就能拿元宝顶。这给她的前辈和老师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还有一个就是她性格豪爽,胆子也大,这就为她争取到不少实践机会。

我记得在1963年,北京京剧团应邀到香港演出。在前往广州的火车上,京剧演员与车上乘客打成一片,万一英就放开嗓子唱了一段《钓金龟 》。结果呢,就被在软卧车厢的裘盛戎先生给听到了,赞赏有加。到了香港,就给万一英贴了一出《望儿楼》,没想到演出大获成功,万一英也因此一鸣惊人。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7)

那年,万一英18岁,却已经开始挂牌主演。而且工资也从原来的15块,变成了48块5。

她当时最为自豪的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使得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她好像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并像个男孩一样为家里安排好一切。

这样的习惯,伴随了她的一生。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8)

在万一英的艺术生涯中,她最感谢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师傅著名老旦演员李多奎,另一个,就是裘盛戎。她一直都说,如果没有裘盛戎,就没有她后来所取得的成绩。

而裘盛戎,是真爱才啊。自打发现了万一英,就都带着她,演《打龙袍》,演《赤桑镇》,并且一字一句地教她念白,一声一腔地教她演唱,就这么手把手的培养,使得万一英的每场演出都获得满堂彩。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9)

记得有一次演出前万一英生病了,裘盛戎知道后,专门买了水果来给她,并问她:爷们儿,能行吗?万一英道:能行,死也死在台上。裘盛戎听到这话后,不禁拍着双手道:有出息,咱就爱听这话。

说到演出样板戏,万一英其实也是和裘盛戎先生合作,先演《杜鹃山》来的。裘先生演乌豆(后改名雷刚),万一英演杜妈妈。那时万一英仅19岁,很年轻,裘先生便耐心地为她设计唱腔和动作,使她能够从心理上更加贴近人物。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0)

万一英因为演杜妈妈很成功,所以剧院在排演《沙家浜》时,她才有机会成了沙奶奶的扮演者。

而她没想到的是,随着样板戏电影《沙家浜》在全国上映,她一下就成了全国观众所喜爱和崇拜的明星。尤其是她所演唱的《说来话长》、《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等唱段,几乎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1)

那时候,许多观众都以为扮演沙奶奶的演员至少有60岁了,可实际上,万一英才不过20多岁还不到30岁呢。

直到现在,大家只要一说到样板戏《沙家浜》,一说起沙奶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还是万一英。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2)

其实万一英不仅现代戏样板戏演得好,而且很多传统剧目也同样出彩。像《大登殿》、《赤桑镇》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而且在1984年,她还以一折《罢宴》而荣获了北京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3)

只是我没想到她在49岁那年,就提前退休了。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京剧艺术并不景气,正处于一个低迷期,很多老艺术家都无戏可演,于是只能自找门路,另寻发展。

万一英选择了一个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她要开饭店,当老板娘。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4)

样板戏《沙家浜》中只要一说起“老板娘”这三个字,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阿庆嫂对不对?却没想到“沙奶奶”也不甘示弱,也过了一把“阿庆嫂”的瘾。

而事实证明,“沙奶奶”万一英不仅于1997年在天坛西门把饭店开了起来,而且这家名为“沙老太饭馆”的生意还十分红火。虽然做生意实现了自己当“老板娘”的心愿,但她骨子里其实是更爱京剧的,所以她才会在每周六专门歇业搞起“戏迷乐”的活动,这个地方一度成为了北京梨园界、京剧界聚会的好地方。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5)

万一英从小就性格爽朗,而且好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做好,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男儿气概。我想裘盛戎先生一直唤她为“爷们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其实“爷们儿”万一英也有很温柔的一面。在她晚年的时候,她一直坚持喂养流浪动物,并和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6)

而她的学生说起她,也总有表达不完的感激之情。梨园行其实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叫“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宁愿在经济上接济你,也不愿意把经验技艺传授给你。为什么呢?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

可万一英却从不这样想,无论是谁求教于她,她都把自己所有的技巧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出来,并希望京剧艺术能够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在她的耐心指导下,许多年轻的老旦演员都有了极大进步。看到学生们所取得的成绩,她比自己登台还要高兴。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7)

只是遗憾的是,这位优秀的京剧老旦演员,已于2015年1月22日因突发脑溢血而去世,享年70岁。这对于喜欢她的影迷和戏迷来说,是多么沉痛的一件事情啊。

好在她那铿锵有力的唱腔悠在耳边:“……要你们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日西斜,直养得腰圆膀又扎,一个个象座黑铁塔,到那时,身强力壮跨战马,驰骋江南把敌杀。”每次听到这熟悉的唱段,她昔日的影像便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

沙家浜样板戏谁编排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演沙奶奶走红)(18)

亲爱的朋友们,说到万一英,各位还会唱她在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那些唱段吗?最喜欢的是哪一段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影迷戏迷朋友进行互动吧。

另外为了使大家更好地回味和重温样板戏老电影,以及欣赏到老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我们专门创办了一个专栏,并不定期上传大家所喜爱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和订阅。点击如下链接直接可进入。

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文由DJ雅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亲们点击“了解更多”,会有彩蛋和惊喜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