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事务所#

生活中,经历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你有没有类似如下场景案例发生过或听说过:

不得刻意孤立怎么教育熊孩子(生活中若遇熊孩子)(1)

图片来自网络

案例1.孩子在家狂闹,尤其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大人制止多次,不管用,喧哗场面一直延续,无法消停~

案例2:孩子做了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爬书架,爬柜子,及时被制止多次,但孩子老“毛病”再犯,甚至被大人“揍”一顿,类似行为还是会发生~

案例3:大人苦口婆心教了多次,也反复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比如:不能和同学干架或不能和同桌发生口角等行为,Ta已经被老师“通牒”多回,但“熊孩子”还是会旧事再发,没有悔改~

每每看到或遇到此类问题,我想,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都是无奈的或无助的~

常言道:

在家庭教育中,批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更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在批评孩子时,我们重点是对事不对人,不要在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上,要多关注在孩子如何改正错误。

前天,在网上购买了一本《超级保姆的教条金律》,仔细阅读,书中也分享了一个批评处理技巧,叫“顽皮阶梯技巧”,也可以称为“暂停活动技巧”,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此技巧之精华部分吧!

“顽皮阶梯技巧”~

它的基本原则是,当孩子有不良表现行为时,让Ta暂时离开现场一会,方便孩子冷静下来,反省自我,给时间和空间反思Ta自己的不良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的环节。其目的在于~教会孩子意识到某些不可接受的行为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还可以清楚告知孩子Ta已经逾越了某些规则和界限,目前情况比较严肃了,此刻也可以消除紧张的状态。

但父母要使用好这个技巧,要重视“阶梯”的选择和steps的运用。具体如下⬇️:

‬关于选择可冷落“阶梯”方面

父母在选择“阶梯”时,也是有技巧的,尽量避免孩子自己的房间或里面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场所,可以安静的且乏味的角落或空闲无太多杂物的房间,让孩子静静地呆上3-5分钟,让Ta在那先好好冷静反思起来吧。

关于技巧使用Steps方面

1.口头警告

父母可以来到孩子身边,蹲下来和孩子做一次沟通,直视孩子的眼睛,用正式地口吻告诉Ta,刚Ta那样一直胡闹是很不好的行为,不允许在家庭里无休止喧哗调皮,警告的目的让孩子初步意识到不良行为已经发生,大人已经发现,并通知Ta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对的,给孩子改正自己的机会。

2.严肃“通牒”

5分钟后,若同一行为再次出现,这时父母可以用坚定的语气和自信的态度和Ta进行谈话,这时需要加入严肃地口吻,哪怕添加些许身体动作,目的警告升级为“通牒”,再次让Ta明白,这样的行为务必尽快停止。

3.顽皮“阶梯” 说明

一旦同一行为再次发生,这次直接把Ta带到“阶梯”,告诉Ta在这呆着不许动,并再次解释说明为啥把Ta带这里来~刚这样瞎胡闹,是不对的行为,不可以在家这样无休止地喧哗调皮~

告诉好Ta在这里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在这思考5分钟,“过会,我回来找你,我需要你道歉,现在必须呆这里。”(若孩子年龄小,可以少几分钟,四五岁以上至少呆5分钟左右让自我反省。)

4.道歉

如果孩子没呆满规定的时间,就跑了,可以把Ta带回来继续刚刚地解释和要求,直到孩子道歉,若孩子提前意识到错误和后悔了,也要让Ta在道歉时表达清楚,什么行为需要道歉,让Ta意识到怎样才是正确行为~。

5.表扬 引导

只要孩子道歉了之后,父母就要给予表扬,并告诉Ta,你已经原谅了Ta的行为,“谢谢Ta的道歉,这就对了”,并引导孩子往正确的行为去思考,一切惩罚已经结束,让Ta明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看了这些Steps,应该很多父母都可以做好,不妨在生活里尝试起来,说不定️很多意外之喜~

‬本文心得分享来源于阅读~《超级保姆的教条金律》,确实让父母有收获的书籍,大家不妨都可以学习起来~

~~~~~~~~~~~~~~~~~~~~@本人:我是爱❤️写心得和感悟的“玻璃韵”,也是有两位宝贝的亲子教育实践者,平时爱教育,爱教学,爱英语,爱教研,爱生活,爱学习,愿意与您共成长!更多分享,请记得 关注我[来看我]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