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在上海求学的时候通过同乡结识了蒋家,当时的蒋碧薇名叫蒋棠珍(蒋碧薇是徐悲鸿后来为她改的名),父亲任复旦大学国文教师,徐悲鸿经常会到蒋家和这位教授讨论学识,就这样他认识了蒋碧薇。
初次见面,徐悲鸿就被漂亮大方的蒋碧薇吸引住了,而蒋碧薇也对俊朗清瘦的徐悲鸿动了心。几次见面后,徐悲鸿给蒋碧薇送了一副海棠画,画的背后写着“卿若海棠”四个字,他深情的望着她说:我喜欢海棠般的女子,出尘绝艳,飒爽高贵。
男有情女有意,这本是美事一桩,但奈何他们之间的阻力重重。
因为当时的蒋碧薇已有婚约,她的父母早就为她跟名门望族定了亲。而徐悲鸿也曾在老家结过婚,虽然他的妻儿都因病离世了,但他一个有过婚史的贫穷学生,实在配不上名门人家的大小姐。也就是说他入不了蒋家父母的眼。
但这些阻力却丝毫阻挡不住两个陷入情爱中的男女,为了经常见到蒋碧薇,徐悲鸿频繁的出入蒋家,而每次徐悲鸿到来,蒋碧薇都会以交谈为由找机会跟他相处。两人为了能在一起,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私奔。
因为在当时那个旧礼教统治的社会,解除婚约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抗争的办法便是私奔。
于是,蒋碧薇留下“遗书”,声称自己对人生已没有了留恋,然后便跟着徐悲鸿走了。
蒋父看到女儿的留下信后很恼怒,但他也知道女儿根本就不会自杀的。其实,他从女儿和徐悲鸿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己看出了一点眉目,只是没想到他们这样大胆。
只是木已成舟,事情已没有挽回的余地,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瞒过蒋碧薇的未婚夫家和避免被旁人指责。好面子的蒋父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对外称女儿暴病身亡。为了不让事情败露,他们还买了一囗棺材,装上石头抬到一家寺庙存放。
就在蒋家“悲伤”的办丧事的时候,徐悲鸿和蒋碧薇已在友人康有为的帮助下,乘船前往了日本。
由于两个人都不会过生活,到了日本后,他们带去的钱很快就用完了。为了维特生活,徐悲鸿到处帮人作画,蒋碧薇这个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也开始去做女工,帮补家用。从这点就可以知道,蒋碧薇当时是爱惨了徐悲鸿。
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还能勉强度日。那时男士流行戴怀表,蒋碧薇为了给徐悲鸿买一块,大半个月不吃饭,用省下来的饭钱买了一块怀表送给他。徐悲鸿很感动,他做了两枚戒指,分别刻着他们的名字,他常年戴着刻有“碧薇”的那枚,逢人便说:这是我太太的名字。
后来他们又辗转去了巴黎,徐悲鸿进入了法国最高国立艺术字校官费留学,蒋碧薇也进了大学学法语。因为当时的徐悲鸿已是非常有名气的作家,而作为他的夫人,蒋碧薇希望自己能和丈夫更般配。
在法国的时候,徐悲鸿结识到了很多在当地的留学生,因而家中常有人来拜访。
一次,一位名叫张道藩的年轻画家到家里拜访,刚巧徐悲鸿不在家中,蒋碧薇为了不失礼貌,陪他坐下聊了起来。
张道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把聊天的话题扯到蒋碧薇的身上:
″您这身洋装很美,上衣是大红底明黄花,长裙明黄底大红花,像一株海棠,雍容华贵。”
“张先生过誉,不过是柴米油盐的主妇罢了。”
蒋碧薇虽然很礼貌的回答了张道藩的话,但出于女人的敏感,她还是觉得她和张道藩之间不太适合聊这种话题。所以徐悲鸿回来后,她便匆匆的离开了客厅。
蒋碧薇当时肯定没想到,张道藩后来会成为改写她后半生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后,蒋碧薇收到了张道藩寄来的一封长信,张道藩在信中深情脉脉的向蒋碧薇表明了心迹。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徐悲鸿和蒋碧薇之间的感情已经出现了裂痕,是因为徐悲鸿整日潜心作画,不但经常冷落蒋碧薇,而且经常不顾家里拮据和蒋碧薇的反对,买回很多书画,这让蒋碧薇很气恼。
而酷爱书画的徐悲鸿则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错,就这样,两人经常争吵不断,当初的深情早就被折腾得淡薄无几了。
所以,当蒋碧薇收到张道藩的信后犹豫了很久,一来是对张道藩爱慕的心动,二来是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但经过一番思虑后,她还是回信拒绝了张道藩。因为十岁多年的婚姻,十多年的陪伴,还是让她无法割舍得下。
不久,他们回国了,载誉归来徐悲鸿如日中天,被邀请担任中央大学学术系主任。而作为名画家夫人的蒋碧薇也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因为丈夫有名又有钱,她住进了漂亮的大房子里,过起悠闲舒适的少奶奶生活。
回到南京后不久,蒋碧薇便生下了儿子,隔年又生下了女儿。正当她以为她和徐悲鸿会这样过一辈子时,现实到了她当头一棒。
都说男人有名有钱后就会变坏,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当蒋碧薇听到一些徐悲鸿和女学生孙多慈的风言风语时,还不太当真,因为十几年的夫妻了,她还是愿意相信丈夫的,可当她在徐悲鸿的画库里看到满屋都是孙多慈的画像时,她崩溃了,晕倒在画室里。
蒋碧薇醒来后,徐悲鸿正坐在床边,他小心翼翼地说:大夫说你患了猩红热,需要静养,我请假陪你。
看着心虚的徐悲鸿,她泪流满面!她想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她为了他抛弃锦衣玉食,陪他颠沛流离,与他患难与共,可到头来却要变成弃妇!徐悲鸿的出轨让她很悲伤。
可蒋碧薇绝不是任人拿捏的女人,这从当初她敢于毫不犹豫跟徐悲鸿私奔就可以看出来。所以, 她不但烧掉了孙多慈送给徐悲鸿的树苗,还上门警告,甚至找到孙家跟孙多慈的父母闹。为了捍卫自己的婚姻,她一点都不在乎别人说她泼辣。
她以为令孙多慈知难而退后,丈夫就会回到她的身边,可她却低估了男人绝情起来的狠劲。
蒋碧薇的激动反应让徐悲鸿很反感,他之前还会顾及她,不敢做得太过份,可被蒋碧薇撕下那张“遮羞布”后,他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他公开和孙多慈出双入对,还把那枚刻有“碧薇”的戒指摘了下来,换上一枚刻有“大慈”两个字的黄金戒指。
蒋碧薇的心被刺痛了,她质问徐悲鸿:你每爱一个女人,就会换一枚戒指吗?
回答她的是他的沉默和不屑,真的是不在乎了,连掩饰都懒得做了。后徐悲鸿跟着孙多慈回了桂林,为了讨好孙父,他登出一声明:慈证明徐悲鸿先生蒋碧薇女士脱离同居关系。
此后,他们开始正式分居!
就在蒋碧薇为丈夫的背叛而伤心难过的时候,多年不见的张道藩来找她了。当年,张道藩被蒋碧薇拒绝后不久,就和一法国女子结婚了,但他结婚后和妻子的感情并不融洽,而他也一直没放下过蒋碧薇,当他得了徐蒋两人闹婚变后赶紧找了过来。
当时的南京正是战乱时期,经常遭日本人轰炸,徐悲鸿离开后,蒋碧薇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炮火下度日,有多恐惧艰难,可想而知!而这时候出现的张道藩于蒋碧薇来说,无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他留在蒋碧薇的身边安慰着她,并在警报响起的时候帮助她和孩子一次次逃难。
女人在脆弱无助的时候最容易接受一个男人的感情。就这样,蒋碧薇接纳了张道藩,他们住在了一起。此后,蒋碧薇开始了她三十多年的情妇生活。
据说,当时张道藩也送了一幅海棠画给蒋碧薇,蒋碧薇把画挂在客厅里,旁边就是徐悲鸿与她脱离关系的声明。对于丈夫的出轨她无能为力,或许这样做,让她的心获得了一丝报复的快感。
而徐悲鸿和孙多慈最终也没能在一起,由于孙父的强烈反对,孙多慈离开了徐悲鸿。徐悲鸿伤心之下应邀去了印度讲学,等他再回国时,孙多慈已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嫁为人妻了。
徐悲鸿犯了所有坏男人都会犯的错,也做了差不多所有出轨男都会做的事,就是被人抛弃后又觉得妻子好,然后屁颠颠的跑回去求原谅。可当徐悲鸿出现在蒋碧薇的面前时,蒋碧薇指着墙上的声明,冷若冰霜地说:破镜难圆!
当时他离家的时候,她就给他留过话:假如你和她决裂,这个家随时向你敞开,但倘若是因为人家抛弃了你,或是结婚了死了,你再回到我这里,对不起,我决不接收。
此后,徐悲鸿又五次上门祈求,亲朋好友也纷纷劝说,可蒋碧薇坚决不复合。
虽说蒋碧薇当时很硬气,但在她拒绝徐悲鸿的时候,她的心其实已经松动了。毕竟二十几年的夫妻情,还有一对儿女,但她内心里的骄傲却不允许她轻易说出原谅两个字,毕竟他当初把她伤得那样深。
因为想起往事而悲伤过度,蒋碧薇大病了一场,可等她病好后正犹豫着要不要原谅徐悲鸿时, 徐悲鸿又发表了一声明:兹证明徐悲鸿先生和蒋碧薇女士脱离同居关系。
原因是徐悲鸿又爱上了十九岁的女学生廖静文,此举是为了向廖静文表真意。
蒋碧薇气笑了,她没想到徐悲鸿这么反复无常,竟然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 她忍无忍的一纸诉状将徐悲鸿告上了法庭。
最后,她赢了这场离婚官司,不仅得到了一双儿女的抚养权,还得到了一百万元赔偿金,四十幅古画,及一百幅徐悲鸿自己的画。
此后他们真正的恩断义绝了,徐悲鸿也成功的娶到了廖静文。 据说,那怕是离了婚,徐悲鸿的身上也一直都带着当年蒋碧薇送他的怀表,直到他八年后离世还揣着那块怀表。
而离婚后的蒋碧薇回到了张道藩的身边。为了避免家中麻烦,张道藩将妻女送去了澳大利亚,亳无顾忌的与蒋碧薇同居一室。
一次,蒋碧薇收到张道藩妻子素珊的一封信,素珊在信中是这样说的:道藩有一种浪漫想法,就是平两地之情,各安一室,你也是一个女人,明白一个妻子要用多大的毅力和宽容,方能克服心里的不平。
看了信后,蒋碧薇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她被伤害了,却跑来伤害另一个女人,她自己也成了别人婚姻的破坏者。她觉得愧对张道藩的妻女,可她却不愿意放弃这份能给予她安慰的感情。为了减轻内心的羞愧和自责,她每个月都会以张道藩的名义给素珊寄钱。
随着岁月消磨,再深的感情也会淡去。后来的日子里,张道藩不但从不提与妻子离婚,对蒋碧薇也越来越冷淡。可蒋碧薇却心心念念的想着张道藩的话:等她六十岁就娶她。
可等到蒋碧薇六十岁生日的那天,张道藩只是请了很多人来为她举办了一个生日聚会,丝毫没有提结婚的事。蒋碧薇失望至极,她终于明白了张道藩不是能陪伴她到老的人。
想明白了一切后,蒋碧薇离开了张道藩。之后,她在台北独自一人过完了她余下的岁月。
直到她临终前,徐悲鸿赠送的《海棠》画和张道藩赠送的《海棠》画都一直挂在她的家里,只是张道藩的画一直都是挂在客厅里,而徐悲鸿的画则一直都是挂在她的床头。
原来从始到终,她深爱的人一直都是徐悲鸿!
蒋碧薇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抗争,令人佩服。可她却在不幸惨遭丈夫的背叛后,把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强加到了另一个无辜女人的身上,让自己也成为了令人不齿的第三者,真是可怜又可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