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1)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于5月15日至6月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官方网站正式上演,22部优秀作品一次让你大饱眼福。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2)

导演、演员徐峥携手主演王佳俊、朱洁静一起推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同时,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为大家带来对这部剧的解读。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导演、演员 徐峥

主演 王佳俊、朱洁静

专家解读

2019年,

有一种现象,被称为“电波现象”

有一群人,别称为“追波人”

有一部剧,从“圈里”火到“圈外”

2020年,

这种现象,这群人,这部剧

从线下来到了线上

让我们来看看

这“电波”背后的引擎是什么?

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斩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追波人”越发汹涌澎湃,这部剧也从“圈里”火到“圈外”。1年内17个城市100场演出,开票告罄越来越快,档期已经铺到明年年底……

主旋律舞剧怎么火成了这样?上海歌舞团团长、该剧制作人陈飞华一语中的:“守正创新 —— 守的是红色文化之正,创的是表现手法之新。”

红色基因 海派文化 拒绝标签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烈士李白为原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李侠、何兰芬等一批革命者潜伏在上海开展情报工作,用生命缔造新中国诞生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在孙道临等老一代电影艺术家的倾情演绎下,已经在几代观众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记。如何突破?周莉亚、韩真两位“80后”编导给出的答案是:拒绝标签,还原真实。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3)

真实的敌后革命工作者,是蛰伏在对手心脏的一把尖刀,有红色的心、过人的胆、机智的神,但这一切又都隐藏在平凡的日常里。因此,演员们的很多肢体动作是极其克制、甚至是细微的,很多内心戏体现在肢体的抽搐、回首的一瞥、嘴角的一挑。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4)

即使在李侠和兰芬生死离别、情感最浓烈的舞段,编导依然通过细节传达着丰富的情感 —— 兰芬看到李侠为自己收拾行李时质疑拷问的眼神、李侠对视片刻后慌张躲开的神色、兰芬一把抓住丈夫时紧抿的嘴唇、李侠仰头擒住泪水的背影、两人再次相视中哭泣的微笑、妻子颤抖着拍抚丈夫衣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没有激昂的动作、震撼的音乐,却每分每秒敲打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5)

为什么这些微小的设计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因为那是最真实的人、最真切的情感。正常的感受,超常的抉择,革命者从崇高回归平凡,更在平凡中映出崇高。

真实的上海又是什么样呢?烟雾缭绕、靡靡之音、贵妇艳妆、纸醉金迷…… 这些影视剧里经常看到的画面,已经成为国统区上海的具体象征。但是,这是全部的上海吗?创作者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常规”。

他们遍寻当年的记载、游走上海的弄堂,在历史与现实中重新审视这座城的气质。于是,有了同时代表地域特征、时代特征的阴雨绵绵,有了晨曦中竹竿伸出阁楼挑晾的衣服,有了漱口、倒马桶、催租的七十二家房客,有了全剧最唯美之一的女子群舞《渔光曲》。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6)

《渔光曲》作为20世纪30年代同名进步电影的主题歌,具有红色、上海、大众三重文化意蕴,作曲家杨帆在这里借用歌曲的核心旋律,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在更加舒缓的律动中,加入波光灵动的气息,揉入花童的叫卖,将普通上海女子袅袅炊烟中洗手作羹汤、对镜贴花黄的朴素的优雅展现得熨贴悠扬。这段群舞不仅凝练出上海真实的民间风貌,更通过这片刻的宁静反衬出解放前的危机四伏,证明了革命者的行动正义。

“熟的根源是平庸”,周莉亚对于创作落入窠臼的原因一针见血。用大众熟悉的方式去创作熟悉的题材,很保险,不出错,但也很慵懒,不负责。撕掉原有的标签,尽全力占有材料、还原真实,再从中提炼出真正闪光的精神,这应该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打动人心的一个原因。

蒙太奇 不神秘 却高级

“谍战剧”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大亮点。谍战题材要求的多人物、多线索、多身份、多反转,与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似乎有着明显的违和感。创作者大胆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最终实现了二者的水乳交融。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重要展现之一。

简单讲,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运用“组装”的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含容量,增强冲击力。在获取情报一场,舞台被一分为二,同一时间进程中,左边是李侠在裁缝店寻找情报,右边是兰芬在黄包车上识破特务,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有效加速了舞台叙事进程,强化了戏剧张力。更进一步的是,李侠的行动线是对敌人破坏过程的推理、复盘,舞台动作以“倒带”方式进行,兰芬的行动线是内心推测,用车夫动作的静止代表外部时间的暂停,将女主人公的内心动作外化为舞台行动——双镜头下各有各的逻辑线索,难怪不少人看后大呼“烧脑”。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7)

其实,“蒙太奇”这一手法并非电影的首创,而是舞台艺术从建筑理论借鉴得来,如今再反哺舞台,也算是“回娘家”,而且也并非“电波”的独门绝招。

然而,创作的可贵恰恰在于为内容找到贴切的表现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并在此基础上将艺术表现力推向极致。一切形式皆为表现内容、塑造人物服务,成为“电波”大胆创新的坚实理论后盾。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创作者大胆发挥文字作用,不但没有降低舞剧的品质,反而成为迅速交代人物、切入情景的高明手段,更是以“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直击观众的内心。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舞美设计大胆采用26块展板灵活变幻,蒲扇、矮凳等小物件则务求精准,达成大写意与小特写的完美结合。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服装为了找到最符合时代特征、人物性格的材质,提着蛇皮袋跑遍北上广,很多料子都别无分号…… 所有行动的目标只有一个: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8)

沉心 凝神 煲汤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评价这部戏“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巧妙空间的变化、大胆的设计和敏感的捕捉,展现出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

如果说,《永不消逝的电波》本身可以作为教科书式的创作范本,那么孕育这部作品诞生的过程,就可以作为教科书式的剧院艺术生产范本:

选对题。“电波”从选题孵化到最终确立,历时两年,经历了实地考察、业界研讨、资深媒体论证、观众意见征求等多轮慎重研究。在立项之初就明确要打造一部观众、尤其是“80后”至“00后”观众爱看的红色作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选对人。编剧罗怀臻,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作曲杨帆,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任东生,服装设计阳东霖……再加上上海歌舞团王佳俊、朱洁静、侯腾飞、王景及众多优秀青年舞蹈演员,过硬的创作、制作、演出团队为携手打造优秀作品提供了强大支撑。

选对方法。舞剧的创作非一人一时之力能够完成,有一套符合自身规律的科学生产方式,是艺术激情迸发、创作态度严肃、管理运营精密的集合。“电波”从选题确定到舞台呈现,历时13个月,先后10多次深入创作采风、20多次研讨论证,从剧本到导演操作台本、再细化至音乐、舞美、服装的分项方案,无一不是数易其稿,最终进入排练厅,又是3个多月全体演职人员每天12—15小时的精雕细琢。“电波”团队沉心静气,聚力凝神,在朝夕相处的“软磨硬泡”中,酝酿出共同的“电波”气质,才能最终为观众呈现出这样一台良心之作。

极静处听生命回响

当急促的发报声响起,心为之震颤——这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带给观众的真切感受 —— 电波声遥远而贴近,既陌生又熟悉,仿佛从云端传来,又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的生命脉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反映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党隐秘战线的真实故事。以李白烈士为代表的党的地下工作者,以生命为代价,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无私无畏的奉献,他们经历了时事艰难,也经历了内心的煎熬,然而在他们心中,信仰和信念从未有过动摇,理想之光从未黯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是以这一视角,引领我们回望历史,再一次走进共产党人的心灵,去体悟他们博大而温暖的情怀。

去年冬天,当青年编导韩真、周莉亚接受创作任务时,两位长年生活在北方的姑娘对上海依然知之甚少。她们踏着冬日的暖阳,从“中共一大会址”起步,开始了对上海红色基因的追踪溯源。一次次走访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一次次穿行在留有文化印迹的石库门弄堂窄巷,当年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她们脑海里逐渐真实起来,创作目标由此而显得清晰。

让一段历史档案在舞台上“活起来”,而这一切都将从“真实”开始 —— 今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每一个场景,小到被上海人称作“矮凳”“蒲扇”的道具,大到栅栏式折叠电梯门、阁楼上的木质床,都是符合年代特征的“上海印象”,成为还原历史真实不可或缺的点点滴滴。灯光穿过巨大移动景投射在舞台上,虽然是写意性表达,但营造出昏黄路灯、长长身影的效果,瞬间让人产生代入感,凭借自身对这座城市的深层记忆,完成了与戏剧情节相关的情绪体验。无论是细雨霏霏的街角夜巷,还是杂沓纷乱的写字楼,这些都不只是舞剧意念的“符号化”,它更重要的作为是,营造具有辨识度和真实感的戏剧氛围,让触摸岁月转换感知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对于年代符号、上海元素的使用,也并不是“抓在篮里都是菜”,伴随着剧中的市井场面, 一曲《渔光曲》的出现,质朴而明媚,让人倍感贴切。相比《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同样是出自那个年代的上海老歌,《渔光曲》所表达的大众精神和进步意义,更有资格“为年代代言”,而这一选择也体现主创团队的基本站位。

作为用秘密电台与党中央保持联络的地下党员,剧中男主人公李侠处在波诡云谲的险恶环境中。围绕着他的各色人等,无一不是面目混沌,善恶难辨。特定的情节设置,对于舞剧而言,无异于“极限挑战”。正是由于挑战,才促使编导从习惯性的“舞剧思维”中脱身,自觉地站到戏剧思考一边,以营造戏剧张力、推动剧情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并由此来引导舞蹈构想,确立舞蹈在整部剧中的基本形态。李侠的公开身份是“报馆职员”,多个场景乃至多重人物关系的纠葛都发生在报馆甚至是通往报馆的电梯里,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戏剧化必定领先于舞蹈化。编导以戏剧化肢体语言、人物位置的切换、频繁的舞台调度乃至演员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实现这一目的。如果说,舞蹈的本质是肢体语言,那么任何形式的肢体表达,无论是大开大合还是细致入微,都没有脱离舞蹈的范畴。得知“小裁缝”为保护情报转移倒在了敌特的枪口下,李侠悲愤情绪的表达同样用了最细微的肢体语言 —— 发自内心的颤栗是更准确、更真实的肢体语言,比脱离规定情境来一段跌翻腾挪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站在戏剧基点上,并不阻碍舞蹈意识的发散。雨夜,黑伞黑衣人穿梭于街头,这一情景作为重要渲染多次在剧中出现,而每一次都带有不同的戏剧任务。客观说,这一场景并无太多的舞蹈编排,肢体语言退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黎明前的黑暗,敌特势力麇集,共产党人面临的情势极其危急 —— 戏剧与舞蹈共同通过紧迫的节奏、压抑的情感来呈现这一氛围,这一刻戏剧和舞蹈所承担的任务是一致的,所发挥的功能也是一致的。其中主人公交接情报、躲避追踪等细节甚至达到了电影特写的效果,而三者的融合并无违和感。处在腥风血雨中的李侠,回到自家的“阁楼”才获得片刻宁静。他与妻子兰芬共同回忆往事,这一跨时空的叙事,编导以同时呈现四对“双人舞”来铺排。四对“双人舞”并非依次而舞,而是通过不断切换视点来推动叙事,将两人从假扮夫妻到结下深厚的情义、共同坚守革命理想的故事表达得清晰而自然。至此,观众已经完全将究竟是通过舞蹈来了解剧情,还是通过戏剧情节来看舞蹈放在了一边。剧终时,兰芬怀抱烈士遗孤缓缓走来,观众无不觉得兰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这部舞剧最准确的选择,每一步都是情感的燃点。任何发散性舞蹈都不脱离戏剧主干,这是这部舞剧最成功的实验。就像一棵大树,任凭枝叶繁茂,人们总能看见最茁壮最挺拔的树干。

观众说,看这部舞剧“有看电影大片的既视感”。准确说,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不受束缚,大胆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段,提升了舞剧的叙事功能,拓展了舞者的表演疆域。无论是戏剧的、电影的,事实上与舞剧并不存在什么血缘上的分割。中国舞蹈界讨论“舞剧究竟是什么”三十余年,时至今日,这个话题未免有点“冷”。80后舞剧编导的崛起,客观上形成了舞剧叙事意识的全线回归,戏剧品质更为坚实,与时代的呼声也更加紧密。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发声,推动舞剧从“晚会化”“花边形”回归到戏剧的大家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其中意识最为清晰、目标最为坚定的一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现了中国舞剧观念的升级换代。

原刊于《文汇报》

徐峥戏剧学院最早的一部电影(艺荐跟着徐峥)(9)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来源:新华号 一起议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