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请问这曲调落到了何处?借着风,一夜间已传遍了关山。

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与平和,而隐含在这背后的还有胡马北还、边关危解的情形,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在清澈的月光里飞扬着悠悠的羌笛声,这羌笛声如泣如诉,把戍边战士那绵绵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有声的羌笛声描述出了无声的落梅,跟前两句结合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小学生六年级古诗江上渔者(小学生古诗词配读篇)(1)

小学生六年级古诗江上渔者(小学生古诗词配读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