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四时景物皆成趣相关主题文章 四时景物皆成趣(1)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

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四时景物皆成趣相关主题文章 四时景物皆成趣(2)

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空山”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晚年的王维寄情于山水,放纵山林生活,追求高洁情怀和理想境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幽清明净,自然美。“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佛”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之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景如画,随意洒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啊,安静纯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那种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四时景物皆成趣相关主题文章 四时景物皆成趣(3)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塞外风狂雪骤,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 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山,水,千帐灯,风,雪似乎通晓纳兰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四时景物皆成趣相关主题文章 四时景物皆成趣(4)

说明:

前几天刚讲完21课《古诗词三首》,本课有两首诗和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描述,有山雨过后的山居秋瞑,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这些风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长相思》时,我先引导学生比较词和诗的不同,在回忆“清平乐”的基础上,复习有关词的常识,并引出对《长相思》的介绍,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现在把我教学这三首诗词时的感悟进行了整理,以求共享,欢迎广大师友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