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科—木兰亚科(上):华盖木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目

木兰科

木兰亚科

常见的木兰科植物有哪些(植物界全系列木兰科)(1)

1.下级分类

木兰亚科(Magnolioideae)

木兰族(Magnolieae)

木兰属 Magnolia(约128–210种)=木莲属 Manglietia(异名)

厚壁木属 Pachylarnax(2种)

含笑族(Michelieae)

南洋含笑属 Elmerillia(4种)

含笑属 Michelia(49种)

2.厚壁木属—华盖木

厚壁木属(学名:Pachylarnax),是木兰科下的一个属。

华盖木(学名:Pachylarnax sinica),为木兰科厚壁木属下的一个种。目前仅分布在中国云南西畴县、马关县和金平县[3]。生于海拔1300-1500米的山沟常绿阔叶林中。花色艳丽而芳香,可选为庭园观赏树种。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1)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2米;树皮灰白色,细纵裂;干基部稍具板根;全株无毛。小枝深绿色,径5-9毫米;老枝暗褐色。叶革质,狭倒卵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长15-26 (30)厘米,宽5-8(9.5) 厘米,先端圆,具长约5毫米的急尖,尖头钝而稍弯,基部渐狭楔形,下延,边缘稍背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3-16条,网脉稀疏,干时两面均凸起;叶柄长1.5-2厘米,无托叶痕,基部稍膨大。花单生枝顶,花蕾绿色,倒卵圆形或卵球形,佛焰苞状苞片紧接花被下;花被片9,3片1轮;外轮3片长圆状匙形,顶端钝,中轮及内轮6片,倒卵状匙形,较小;雄蕊约65枚,药室内向开裂,药隔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长卵球形,心皮13-16枚,每心皮具胚珠3-5颗。雌蕊群柄果时长约1厘米。聚合果成熟时绿色,干时暗褐色,倒卵圆形、椭圆状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5-8.5厘米,径3.5-6.5厘米;蓇葖厚木质,狭长圆状椭圆体形或倒卵状椭圆体形,长2.5-4厘米,径1.5-2.5厘米,沿腹缝线全裂及顶端2浅裂,背面具粗皮孔;每心皮有种子1-3颗,种子横椭圆体形,两侧扁,宽1-1.3厘米,高约7毫米,腹孔凹入,中有凸点,背棱稍微凸。

常见的木兰科植物有哪些(植物界全系列木兰科)(2)

(2)生长习性

华盖木生长于山坡上部、向阳的沟谷、潮湿山地上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产地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温16~18℃,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最高达90%左右;雾期长,年平均霜期只有8.6天。土壤为由砂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反应,pH值4.8~5.7。地被物和枯枝落叶腐殖质层深厚达10~20厘米,有机质可达20%以上。华盖木为上层乔木,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有板根。

(3)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华盖木是地质时代第三、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云南特有,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种群现状:成熟个体数少于50;数量稀少;珍贵;特有;受威胁严重。

濒危原因:物种内在因素;生境退化或丧失。

3.木兰属

木兰属(学名:Magnolia)是木兰目木兰科的一个属,由于近期的分子分析认为木兰亚科下的所有属都应并入木兰属中,因此广义的木兰属拥有共约210个不同的物种,而狭义的木兰属中有128个物种。

部分生物学家认为木兰亚科应合并成一属,也就是说,除鹅掌楸属(Liriodendron)外,木兰科中的所有植物都可并入木兰属中。本属的模式种是北美木兰(Magnolia virginiana),而木兰属是被子植物门与双子叶植物纲的模式属,因此本属或该种常用来代表所有有花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常见的木兰科植物有哪些(植物界全系列木兰科)(3)

(1)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树皮通常灰色,光滑,或有时粗糙具深沟,通常落叶,少数常绿;小枝具环状的托叶痕,髓心连续或分隔;芽有2型;营养芽(枝、叶芽)腋生或顶生,具芽鳞2,膜质,镊合状合成盔状托叶,包裹着次一幼叶和生长点,与叶柄连生。

混合芽顶生(枝、叶及花芽)具1至数枚次第脱落的佛焰苞状苞片,包着1至数个节间,每节间有1腋生的营养芽,末端2节膨大,顶生着较大的花蕾;花柄上有数个环状苞片脱落痕。

叶膜质或厚纸质,互生,有时密集成假轮生,全缘,稀先端2浅裂;托叶膜质,贴生于叶柄,在叶柄上留有托叶痕,幼叶在芽中直立,对折。

花通常芳香,大而美丽,雌蕊常先熟,为甲壳虫传粉,单生枝顶,很少2-3朵顶生,两性,落叶种类在发叶前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片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很少黄色,9-21(45)片,每轮3-5片,近相等,有时外轮花被片较小,带绿色或黄褐色,呈萼片状;雄蕊早落,花丝扁平,药隔延伸成短尖或长尖,很少不延伸,药室内向或侧向开裂;雌蕊群和雄蕊群相连接,无雌蕊群柄。心皮分离,多数或少数,花柱向外弯曲,沿近轴面为具乳头状突起的柱头面,每心皮有胚珠2颗(很少在下部心皮具3-4颗)。

聚合果成熟时通常为长圆状圆柱形,卵状圆柱形或长圆状卵圆形,常因心皮不育而偏斜弯曲。成熟蓇葖革质或近木质,互相分离,很少互相连合,沿背缝线开裂,顶端具或短或长的喙,全部宿存于果轴。

种子1-2颗,外种皮橙红色或鲜红色,肉质,含油分,内种皮坚硬,种脐有丝状假珠柄与胎座相连,悬挂种子于外。

(2)地理分布

木兰属约90种,产于亚洲东南部温带及热带。印度东北部、马来群岛、日本、北美洲东南部、美洲中部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我国约有31种,分布于西南部、秦岭以南至华东、东北。

(3)主要价值

木兰属植物种类经济价值大,不少乔木种类材质优良,是我国北纬34°以南的重要林业树种;有些种类的树皮作厚朴或代厚朴药用,花蕾作辛夷药用,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中药;多数种类的花色艳丽多姿,色香兼备,是我国二千五百多年的传统花卉,如玉兰、紫玉兰等约有二十余种早已引种至各国都市,享誉全球。

(4)植物文化

中国木兰属植物栽培和利用已有2500多年,在诗词歌赋和其他文献中记载的木兰植物资料表明,长江下游优越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有大量有关木兰的记载,如:吴王阖间种植木兰,并用木兰建构宫殿。也有用木兰木材制作舟车,如木兰舟、辛夷车等。唐时杨州慧照寺有木兰院。苏州刺史张搏植木兰花于堂前,取名木兰堂。王维别墅在惘川,有辛夷坞、辛夷馆等。“辛夷花发杏花飞”、“扬州辛夷腊前开”。“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一干一花,皆着木末,绝无柔条。隆冬结蕾,三月盛开。浇以粪水,则花大而香,寄枝用木笔体,与木笔并植,秋后接之”。“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今广中尚仍此名,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树有极大者,笼盖一庭,然树大则花渐小,不可不知。”唐·白居易戏题木兰花:“紫房日照胭脂折,素艳风吹赋粉开。悟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花,”到了宋代陆游又唱道:“集架女郎花,忽满庭前枝。繁华虽少浅,高雅亦足奇。”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