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复习数论方法总结二(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之)(1)

由于这些期学习的时间剩下差不多二个月。(除去节假日) 所以有的老师已经开始给小升初的毕业班进行随堂复习。数学复习第一章是数的认识,小学阶段学的数分为整数(正整数包括0和自然数,负整数,一定要记住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小数(进入初中后把分数归为小数,因为分数都是可以化为小数,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不可以化为分数的)。下面将这章测验常见错题归纳如下:

1.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七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一段长( )米,相当于1米的( )/( )。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的就是分数定义,将一个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 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做分数。

技巧:如果分数后面没有带单位,用“1”除以“份数”,如果带了单位,用具体数量除以“份数”。

2.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是8.29,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的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时候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的时候看第二位小数上的数字为准。

技巧:如果原小数位数正好比近似小数的位数多一位,那么最大值直接在近似数后面加4,最小值将近似数末位数字减“1”,然后在末尾加上“5”

3.有一张单120cm,宽96cm的长方形纸,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纸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湖北·武汉小升初考题)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有图形的题,最好能够画图帮助我们理解。由于正方形的每边长相等。所以在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两边进行裁剪的时候,要同时除以一个相等的数(因为没有剩余)——这不就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题中要求边长最大)。

用短除法找出120和96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4.六一儿童节,学校邀请了70多位家长到学校参加亲子游戏活动。家长可以分成六人一组做游戏,你可以分成九人一组做游戏,正好分完。你能求出有多少位家长吗?(山西·长冶小升初考题)

解析:这个题里面的家长人数在70到80之间。而且正好可以同时除以6和9,而且都能够整除。所以这个题实际上就是找6和9的公倍数。这个公倍数,要在70到80之间。

小升初复习数论方法总结二(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之)(2)

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共同开了一家汉堡店。他们晚上一起计算单天的营业额。发现账面上多了32.13元,后来发现是把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你知道这笔钱应该是多少元吗?

解析:这里涉及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点向左边移动一位,就缩小十倍;小数点向右边移动一位,就扩大十倍。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因为钱多了,所以应该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也就是比原来的数扩大了十倍。而帐面上的钱比原来钱多32.13元,也就是说这两个数的差是32.13。

技巧:这道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差倍问题解,公司如下,差÷(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

6.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是36。如果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2,所得的最简分数是3/5,你知道原来这个最简分数是多少吗?

解析:这道题我们可以将最简分数转化为比的形式3:5(新的分子和分母之比)这个时候的分子和分母之和是36 2 2=40。运用比的知识可以求出新的分子和分母,40x3/8=15(新分子),40x5/8=25(新分母)。所以原来的分数的分子为15-2=13,分母为25-2=23。通过检验,13/23为原来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