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景区位于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山街道东梁社区境内,濒临长江黄金通道,紧临205国道,因

​​天门山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芜湖天门山长啥样(芜湖天门山)(1)

天门山旅游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的大桥镇境内。其濒临长江黄金通道,紧临205国道,陆路和水路交通十分方便。天门山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吟咏“望天门山”之地。其诗“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地意境,在这里独佳体现。风景跨越时空,文化历经长河,岁月大浪淘沙,世代生生不息。天门山旅游区规划基地范围105公顷,分为长江大堤“堤外”和“堤内”两部分。其中,堤坝外约46公顷,堤坝内用地为59公顷。在基地的东侧还规划预留了“生态绿地控制区”。基地内天门山的东北山脚下是当地颇富盛名的“铜佛寺”。寺庙内有“大雄宝殿”等建筑。每年春节等假日,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天门山传说

长江下游,有两座隔江对峙的大山。东边的在当涂境内叫东梁山,西边的在和县境内叫西梁山,合称天门山。在西梁山数里远的北边,有一条注入长江的河流叫牛屯河。要知道这两山一河的来历,就要从"冬瓜钥匙西瓜锁"说起。相传古时候,和县境内长江岸边原来只有一座山,叫梁山。在梁山脚下住着一位鳏夫老人,六十多岁,全靠在山下开荒种点旱粮和瓜菜度日子。

有一年夏天,雨水稀少,气候干燥。老人在山里栽的冬瓜大都干死了,只有一颗还活着,而且藤子上只结了一个大冬瓜,足有三十来斤重。老人在地里手指着这个大冬瓜叹息道:"靠你一个大瓜怎能度荒呢?"话音刚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他身边问道:"老弟呀!你这个大冬瓜舍得卖吗?"

种瓜老人回头一看,惊奇地说:"卖什么?这个干旱的年头,我要靠它度日子哩!"白发老人又说:"吃掉它真可惜啊。我多出几个钱,就把它卖给我吧!""这有什么可惜呢,你买回去还不是照样吃它吗?""我买回去决不吃它。""既然不是吃,你买回去有何用呢?""它有别的用途呗!""有什么用,你把它讲出来,我就卖给你。"白发老人被逼不过,就把这个大冬瓜的奥秘讲出来了:"你家屋后这座梁山,里面藏着很多很多的金子,但是山门被西瓜锁住。你这个大冬瓜就是一把钥匙,只要用这个冬瓜往那西瓜一放,山门就开了。这叫做'冬瓜钥匙西瓜锁'。"

种瓜老人一听到有这样的好事,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再也舍不得卖了,可白发老人的话也被一个财主听到了。

种瓜老人见白发老人走远了,就急忙将那大冬瓜摘下来搬回家去。晚上,乐得睡不着觉。这时,那个财主伙同两个大汉跑到地里扑了个空,才知道种瓜老人把冬瓜摘回家去了。于是当晚就去抢瓜,待财主把冬瓜抢到手,天已麻麻亮了。他们按照白发老人的指点,背着冬瓜上梁山找大西瓜。找呀找呀,忽然发现在那临江石垒上,长着一个大西瓜,足足有洗脚盆大。他们三人高兴极了,连攀带爬地到了大西瓜跟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就把大冬瓜往那大西瓜上一放。只听霹雳一声巨响,山门裂开个大缝,山洞里金光闪闪,那些金色的飞禽走兽、爬行动物,在洞里乱飞乱跑。财主被这些金色的动物搅得眼花缭乱,不知怎么办是好。他顺手牵了一条金牯牛,叫两个大汉拉出山洞去;还想牵匹金马出来,哪晓得两个大汉只顾牵金牯牛,把那个大西瓜碰落滚到山洞里去了。顷刻间,山门又封闭起来,把财主关在山洞里出不来了。那个大冬瓜滚到江对岸变成了一座大山,叫做东梁山。

芜湖天门山长啥样(芜湖天门山)(2)

两个大汉一见财主被关在山洞里,喜出望外,连奔带跳地牵着金牯牛,顺着江边向北逃走了。走着走着,遇到了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当时天气炎热,他俩将金牯牛赶下河里打汪。哪知道金牯牛一跳下河,河水猛然涨了一丈多高。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条河里有个妖怪,每年夏天,它都在河里兴妖作怪,闹得两岸良田泛滥成灾。后来观音菩萨路过此地,把它收住了,放在梁山洞里,妖怪就修炼成金牯牛。金牯牛回到了原地就不见了,两个大汉也被河水冲到大江里喂鱼了。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河叫"牛屯河"。

芜湖天门山长啥样(芜湖天门山)(3)

天门山景区位于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山街道东梁社区境内,濒临长江黄金通道,紧临205国道,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吟咏“望天门山”而远近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