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规律难以把握。我们经常强调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但教育既有内在规律,又要适应外在规律,实际上真正研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规律并不多。从外在方面讲,没有经费投入办不了教育是规律,没有正确的教育方针办不好教育也是规律;从内在方面看,教育过程要循序渐进是教育规律之一;当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资教育资源又不能优价时,学生择校也是教育的规律;等等。

回归教育本质不忘教育初心(教育既复杂又简单)(1)

教育的简单性体现在教育就是传播思想和知识,而且传播渠道并非仅仅只是学校,传播形式多样,还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教授知识、传承文明;家庭主要是“育”,培养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良好品德基础上,积累大量知识后,经过社会的“悟”,才能体验和感悟人生。不能无限扩大学校教育的功能,也不能任性推脱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全人类来讲,教育的作用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二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办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增强国家竞争力;三是对受教育者个人而言,接受教育主要是为了追求人生幸福,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满足感。

狭义上讲,教育和学习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本质上是思想和知识的传输与内化过程。人类的学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人际交往类的学习:如语言学习、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第二类为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如文字、数学、物理、化学、逻辑、运筹等;第三类为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如科学探索知识、工程技术、哲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

教育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珍爱生命、维护尊严、谋求发展。不同的经济水平,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地域或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的层次是不同的。珍爱生命就是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物质生活和享受物质的质量得到提升。维持生存要靠知识创造财富,追求物质生活的教育决定学生人生的长度;维护尊严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没有平等就无所谓尊严。尊严的实现除了丰富的知识之外,诚信与担当是维护尊严的重要方面,注重社会担当的教育决定学生人生的宽度;谋求发展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资源的多样化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个人发展的多样化。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因材求学十分容易,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发展方向,选择特定方向的优秀资源,同一流的大师学习和对话,提升道德和心灵修养,深刻挖掘自身发展的潜能。提升心灵道德的教育决定学生人生的高度。

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起点,也是焦点。教育公平不是指大家都能上重点学校,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教育公平最后就会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评价,永远无法实现的糊涂账。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教育公平的基本概念,厘清基本诉求,而不是没有原则地讲公平。

教育公平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公平;二是学生在相应受教育阶段学习过程的公平;三是学生受教育结果的评价公平。简单地说就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机会公平靠政府,尽量缩小区域和地方教育资源差别,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受教育者有选择的权力;过程公平靠教师,老师要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境界,不偏爱,不歧视,对所有上课学生一视同仁;结果公平靠教师也靠学生,考试评价需要老师的公平公正,也需要学生的诚实守信,考试不作弊。

家长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决定是否公平的第一步。启蒙教育是成长的起跑线,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长习惯,关键在早期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是孩子的行为和成长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优秀的父母要能担负起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孩子便会追随和模仿。家中父母对事物持乐观心态,孩子对事物一般不会悲观;处处抱怨的父母,孩子难以有阳光的心态;整天熏陶在打麻将的家庭环境中,不要期望孩子考出好成绩。教育不公平怪政府,教学质量差怪学校,但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育制度,你的孩子没学好,怪谁呢?(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回归教育本质不忘教育初心(教育既复杂又简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