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学择校尤其是中考后学校选择,我之前通过《择校,尽量宁做凤尾莫做鸡头,除非遇到一种情况》分析了一个很多人都关注到了但其实并未真正理解的“师资”问题。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1)

本意是希望引起陷入这种纠结的学生、家长能够重视所谓的“优质师资”并不是仅仅只是我们一般认为的那种标准。

但经过交流发现其实还有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似乎也很多人也忽略掉或者是误解了的。

这个问题就是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2)

有不少人会习惯性认为那些在重点高中录取线附近的学生在其学习上是一定存在某些不足的,甚至会认为这些不足可能会导致他们即便是硬着头皮当“凤尾”也难以跟上重点高中的进度、强度。

首先来说这种分析不是绝对没有道理,但这种分析是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因为不光是这部分学生有可能在高中学习跟不上学校的进度、难度,即便是那些超过了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中也会有人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是一些以高分成绩考入的学生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3)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中考分数的高低,或者更准确的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此。

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生本身的真实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是否在升入高中之前就对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等。

当然,也可能会因为其他的一些诸如老师、同学甚至是父母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4)

正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就更不能把其中的某一种可能当成是必然会出现的“可能”。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其实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几个关键的数据。

例如当地重点高中的录取率以及针对某类孩子的实际录取率

而这个数据其实是不难计算的。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5)

以我们这里为例,最好的高中(两所)录取率往年大概是8%,如果不扩招明年因为学生的增加则可能导致录取率降低到7%。

但如果考虑到指标生、自招生、特长生等情况,而孩子偏偏也走不了这种方式的话,那么“实际录取率”将会大大降低。

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也就不到4%甚至更低,而这个录取率比高考考985、211的难度(山东加起来也就是5%多点)。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6)

而实际上我们也知道不同的初中学校因为生源、师资等各种问题的综合影响其实相差还是很悬殊的。

这就导致了有的学校可能会一下有三位数的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而有的学校则可能常年只有个位数。

而这些个位数的极可能还是依靠指标生(即本身的成绩如果不降分是不达线的)考入的。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7)

事实上能依靠指标生考入的学生还算好的,有一些学校的指标生名额其实都用不完,即个学生加上了这些分数一样也不达线。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基本数据之后我们再来看“鸡头凤尾”的问题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评价正好处于这个临界位置的学生时,就会相对更加客观了。

能够在“鸡头凤尾”这个临界犹豫的学生,其本身的成绩其实是已经超过将近95%的同一届学生。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8)

所以这类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仅从学习的角度评价的话,其实力、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尤其是在那些普通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之所以没法让他们直接轻松考入重点高中,某种程度上讲并不一定是学生自身的能力不够,很可能是师资、环境等没有给到最好的支持。

这类学生大概率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劲儿足”的那种情况。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9)

所以我们不能像上面说的那样简单认为这部分学生大概率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足、不牢的情况。

他们的基础知识很可能掌握得并不差,反而是一些拓展、拔高训练不足,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则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存在应试能力、应试心理以及运气不足的问题。

今年中考因为题目简单导致的“高分通胀”其实也能反映出这问题来了,过去中考强势的初中学校不如往年表现突出,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初中学校却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创下新高。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10)

题目变简单的情况下更考查的是一些基础的知识以及基础能力的掌握水平。

但如果此次中考没有这种简单的变化呢?

我们都相信如果不是突然来了这样的变革,那么今年的中考格局也应该跟往年不会有太大差异的。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11)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那些能在“鸡头凤尾”之间纠结的学生,他们本身的学习能力其实是已经在同龄、同一届学生中同样很出色的学生!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在分析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受到各种外部或者自己惯性的思维影响,结果看似我们考虑很充分,但其实我们不自觉地把一些本该论证之后才能用的因素当成了基本因素拿来直接就用。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12)

作为外人我们没法多说什么,但如果是当事人遇到了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这样,除了上篇文章说的“优质师资”以及“心理素质”等问题之外,包括今天说的处于临界的学生学习能力等很多问题,真的可能不是我们一直想的那样简单。

很多人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道理的本身是没错的,但这种事情放在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身上则极可能不现实——这种品质或者说能力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很清楚是极难获得以及培养出来的!

中考后择校的痛苦 关于中考择校是当(13)

基于这些最最基本的客观情况,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全面、客观地分析,不要轻易盲信某个“结论”。

也许我们的努力未必能够让我们最终得到最佳的结果,但这种分析本身的意义也对我们以及孩子高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最起码会让我们更清楚、更合理地规划好高中阶段的学习。

#家长百问百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