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学栋报道 白蝶贝(学名大珠母贝)是我国濒危与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是世界上最大、最优质的珍珠贝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海域的白蝶贝就已名声在外,不少贩卖者看中其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肆意捕捞,对白蝶贝生长造成很大影响。

1983年,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

对渔民来说,“靠海吃海”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阻止渔民在保护区海域内生产作业却是保护区管理部门职责所在。这样看似对立的关系,却在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海域的保护区被打破了。

起初,海上巡护工作让保护区管理局与当地渔民的关系很紧张。不过,当地的老百姓内心其实也希望能管理好这片海域,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因此,管理局根据社区渔民多从事“夫妻船”传统捕捞业艰苦谋生,但网具常遭到外地大型拖网船破坏而损坏惨重的情况,找准共管切入点,严厉打击遏制大型违规捕捞船只,使保护区工作赢得了当地渔民的支持。另外,通过社区走访座谈和签订共管协议等方式,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当地乡镇政府和渔政、边防、海警等执法部门,形成管理局专管和社区力量群管相结合的模式。

渐渐地,违规船队几乎销声匿迹了,保护区的珍稀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当地渔民也从开始的抵触转为理解和支持保护区的工作。此外,管理局还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发动当地企业资助,为多个渔村修缮防波堤、避风塘、道路等,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维护了保护区与社区的和谐关系。

多年来,管理局重点加强对主要保护对象大珠母贝(白蝶贝)的育苗增殖研究,与当地民众放流1000万粒贝苗,为该珍稀动物资源的恢复创造条件。

脱离环境去保护某一个个体是不现实的。早些年,保护区沿岸的红树林滩涂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浪潮下,被大片改造成对虾养殖场,红树林被摧毁。通过大力推动保护区沿岸废旧养殖池塘的退养还滩,保护区管理局与当地渔民使海域滩涂的红树林生态廊景观重现,共种植恢复红树林面积700多亩,同时还开展了海藻场生态修复试验等。

得益于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保护区以优越的自然环境、清洁的海水水质,相对复杂的沙砾、岩礁海底形成多样的小生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动物资源。如今,这片海域不仅有白蝶贝这一种珍稀的海洋生物。保护区记录的各类水生动物物种共600多种,包括儒艮、中华白海豚、白氏文昌鱼、绿海龟、棱皮龟、玳瑁、真海豚、江豚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珊瑚礁、海藻场、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

雷州半岛明珠(白蝶贝的重生路)(1)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局

2017年1月8日,在“全国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列前5位。图为海坛湾龙凤头海滨浴场的风筝冲浪活动。

雷州半岛明珠(白蝶贝的重生路)(2)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局

2017年1月8日,在“全国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列前5位。图为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的优美环境吸引大量海鸟前来觅食。

雷州半岛明珠(白蝶贝的重生路)(3)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局

2017年1月8日,在“全国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列前5位。图为深沪湾的牡蛎礁遗迹。

雷州半岛明珠(白蝶贝的重生路)(4)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局

2017年1月8日,在“全国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列前5位。图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内的半屏山,它是全国最长、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

雷州半岛明珠(白蝶贝的重生路)(5)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局

2017年1月8日,在“全国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大乳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列前5位。图为笔架山,它是世界上典型的陆连岛。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2月24日5版)

责任编辑:shirley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