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家三妻四妾是最平常的事情,你管不着! ”

张氏对王汉伦说这句话时,语气里有威胁,他在“提醒”妻子:安心做你的富太太,少管我的事。在这之前,她撞破了丈夫张氏与日本情妇的勾当。

张氏的反应让她寒心,她原本还以为:丈夫会为自己的外遇向她忏悔。可惜,她终究是错了:这个男人不仅不认为自己有错,还试图用威胁的方式,逼她“就范”。

王汉伦一直想做个坚强的女人,可丈夫说出那句话并摔门出去后,她还是倚着门哭了。哭完后,她回到梳妆台旁坐下。看着镜子里自己红肿的双眼,她突然情绪失控地怒吼道:“为什么,为什么?”

王汉伦的怒问,是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她本是大户出身,祖辈还是“状元第”。从小,她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还在父亲的呵护下,接受了新式教育。她曾就读的上海圣玛丽女校,还是当地有名的教会学校。

是啊,这样的她,怎么就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了呢?这一切,还得从父亲去世说起。

父亲英年早逝后,家里做主的就是哥嫂。哥嫂重利,他们一直将她视为了“眼中钉”一般的存在。父亲撒手人寰后,他们不仅逼迫她辍学,还强迫年仅16岁的她,嫁到了遥远而陌生的东北。哥嫂为她找的丈夫,是个多金重利的煤矿督办。

也从那时起,王汉伦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了。南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她都能克服,可面对丈夫的“不忠”,她却无法承受。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1)

王汉伦

自打张氏出轨并对她进行威胁开始,王汉伦就有了逃离的打算。不久,她随张氏移居上海。这期间,他们似乎相安无事。可不久后,发现张氏协同日本人低价收购中国土地后,她再次和丈夫爆发了冲突。

经受过新思想洗礼的王汉伦有很深的爱国情结,平日,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卖国行为。可她的丈夫,却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卖国。一怒之下,她用近乎命令的口吻要求他停止卖国行为。张氏做事从来是资本家做派,面对妻子的劝阻,他怒不可遏地给了她一顿拳脚。

这次家暴后,王汉伦想要逃离张家的念头更重了。未等伤养好,她主动提出了离婚。离婚时,她对张氏说:

“你的资产,我一分不要,你每个月给我的300元赡养费,对不起,我也不要。我不会再跟你有任何瓜葛。”

王汉伦离开张家时的果敢决绝,让张氏惊讶不已。

王汉伦不肯要张家一分钱的背后,是因为她想“逼自己一把”。她想清楚了:一旦离婚,就绝不回头。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2)

左一为王汉伦

离婚后的王汉伦回了哥嫂家,可很快,她发现:这个曾经的娘家,已经不是家了。哥嫂不仅不给她好脸色看,还经常对她冷嘲热讽。不得已之下,她只得借住到了干妈家。

有了住的地方后,王汉伦开始考虑生计问题,几经辗转后,她在虹口一所小学谋了个教师的工作。这份工作的收入很低微,可总算能让她吃饱饭了。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3)

王汉伦做教员时所摄

为了谋一份收入更好的职业,王汉伦想到了学技能。发现英文打字员是个稀缺活儿后,她花了很长时间学了英文打字。这样一来,她的日子终于好过些了。

为了让日子更加有声色些,王汉伦开始打扮自己,买不起漂亮的旗袍,她就自己买布匹做。在任何境况下,都要保持精致得体,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从未想到,自己的这个小习惯,竟让她赢得了一个真正的机会。

王汉伦有个邻居姓孙,此人人脉颇广,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任矜苹的,是明星电影公司的股东。任矜苹当时正忙着筹拍《孤儿救祖记》,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他经常愁眉不展。

一日,在巷口偶遇一身旗袍的王汉伦后,孙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对她说:

“‘明星’正在筹拍一部叫《孤儿救祖记》的影片,需要物色一名女主角, 最好漂亮里带点苦相,得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举手投足皆像大家庭里出来的。我看你长相不错,中英文又好,应该去拍这部戏。”

“拍戏?”这两个字,就这样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王汉伦的耳边。当时的社会,做电影的人一直被人看轻,做戏子更是“不入流”。可在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王汉伦眼里,这却是个不小的机会。

于是,她想都没想,就答应前往试镜。她未学过表演,但试镜时,她却在导演张石川的点拨下,迅速演绎了喜怒哀乐等表情。张石川判定:这个女人,是个做演员的好材料。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4)

张石川工作中

当天,张石川就与王汉伦拍板,签订了演员合同。片酬为500元,每月还有20元的津贴。

对于正在困境中的王汉伦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得知她决心拍电影后,她的哥嫂竟对她破口大骂。嫂子还指着她的鼻子说:

“你好歹也是状元门第出来的,戏子进门都不让坐高板凳,现在竟然家里有人当戏子,这真是败坏门庭,有辱祖宗!”

面对谩骂,王汉伦一声不吭地受着。任何时候,一味隐忍只会让施行欺压者变本加厉。王汉伦的隐忍,让嫂子更加来劲了,她竟直接吼道:

“你要做戏子可以,你别姓彭(王汉伦原名彭剑青),从此以后,我们和你也一刀两断。”

嫂子的话,如针一样扎在了她的心里,她再次不争气地掉下了泪。但这次,她没有让自己哭出声,她只一边掉泪一边一字一句地道:“好,我从此以后再不姓彭,也绝不会跟你们再有任何瓜葛。”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5)

王汉伦

王汉伦是个心性很高的女子,她说到就一定会做到。与娘家彻底决裂的当日,她就给自己改了个名字。

对于王汉伦来说,改名字更像是重生。她为自己选择的姓氏是“王”,这个姓是老虎头上的花纹字,她希望自己以后像“大老虎”一样无畏无惧。没错,她父亲幼年时曾告诉她:只有像大老虎一样什么都不怕,才可以把任何苦难踩在脚下。

王汉伦给自己选择的新名是“汉伦”,汉伦是英文“Hanlan”的音译。这个名字对她的意味是:彻底放下旧思想,做新式女性。

正式演戏时,初出茅庐的王汉伦经常找不到机位,本应该走左面离开时,她经常走了右面。可在真正的表演上,她却有着比专业演员更加出色的地方:她的哭戏极其好。有几场戏,她哭时,现场的导演、工作人员和其他演员,竟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啜泣起来。

王汉伦的哭戏为何如此打动人?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每一场哭戏:她都是真哭。她将演戏当成了一次疗愈,失去父亲的痛苦,被前夫背叛的痛苦,遭受家暴的痛苦,被娘家抛弃的痛苦,她都通过演戏表达出来了。

《孤儿救祖记》在上海公映后,立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电影,成为了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用今天的话说:它既叫好,又叫座。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6)

中国电影凭借着这部电视剧,走出了低谷,进入了自己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期。而出演女主角的王汉伦,也因为把角色演活了,从此片约不断。这部电影,也为她成为民国第一悲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事业的成功,让王汉伦有了极大的变化,她对人生的理解,也慢慢发生了变化。经由不断地演戏,她的人生变得开阔的同时,她的格局也在慢慢打开。

此时的王汉伦甚至开始感激以往的痛苦遭际,试想,若非经历过真正的苦难,她怎能演好这些悲情角色呢?

可即便有了名气,一直单打独斗的王汉伦也有自己的烦恼:她总是无法拿到较为理想的片酬。

她为明星公司拍摄的电影《玉梨魂》、《苦儿弱女》及《一个小工人》等,部部叫好、叫座。可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她却依旧拿着每月20元的津贴。辗转换了影业公司后,她的境况也没有丝毫改善。

对于这种结果,她既气愤,又无可奈何。

真的没办法吗?王汉伦一次次问自己,最终,如当年毅然离婚、与娘家决裂时一样,她做出了最大胆的决定: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

1928年,王汉伦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汉伦影业公司。此时,她年仅25岁,距离她离婚仅仅过去了5年。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7)

王汉伦

汉伦影业公司的开山之作是《盲目的爱情》,这部电影几乎是为王汉伦量身打造的。故事的女主角是女伶王幽兰,她无数次在感情里受挫、被人陷害,可在悲苦的命运面前,她始终奋力抗争。

这部电影拍成后,王汉伦亲自带着这部影片和剧组赴各地巡回放映,宣传效果奇好。后来,她还接连拍摄了多部电影。

可就在影业公司蒸蒸日上之际,王汉伦竟毅然在1931年退出了影坛。为何?依旧与日本人有关。当时,即一二八事变前,日本已经在上海驻军,非常善于宣传的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影业公司。王汉伦所创办的汉伦影业尤其让他们感兴趣,他们想借助她的影业公司,为日本做宣传。

得知消息后,王汉伦迅速撤离,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永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撤离后怎么办呢?王汉伦并不担心,她寻思着:以自己肯吃苦的精神,干什么都能成。一转身,曾经的知名悲旦,竟投身到了商业中。

可日本人并没有放过她,他们各种使出各种法子捣乱,王汉伦识时务地“关门大吉”了。如此一来,她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竟要靠变卖家具和衣物,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生活再度将王汉伦打回了原形,此时的她才明白家庭的意义,对,那是一个人最后的退路,遭受挫败时,歇息的地方。可叹,这样的港湾,她却没有。

正是这次的挫败经历,让王汉伦滋生了再次组建家庭的想法,她已然明白: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女人,非得有个依靠不可。

有了想法后不久,王汉伦经人介绍,远赴杭州与一个叫王季欢的家境“厚实”的男子结了婚。婚后,她才发现:丈夫竟然是个酒疯子,且心态非常古怪。 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他经常逼迫她吃他的鼻涕,他还是个严重的虐待狂。

忍无可忍的王汉伦,再次选择了离婚。第二次离婚时,她依旧穷困潦倒。这一次,她总算清醒了:女人,真正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二婚失败后,王汉伦做出了终生不再嫁的准备。她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她如顿悟一般地认识到:只有事业,才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只要你在做,它就会回馈你。

此后余生里,王汉伦将全部心力放在了事业上。解放后,她参与拍摄了《武训传》、《鲁班的传说》等多部电影。她的事业,短暂地迎来了第二春。也只有在事业上时,她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己方无过错对方提出离婚(最早主动离婚女子)(8)

王汉伦

晚年的王汉伦喜欢上了养猫,只要得空,她就带着她的猫和老友们聚会。每次聚会时,她还像以前一样,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每次看见她时,友人们都感叹:她把日子过成了诗。

老了以后,曾有人问她:“你的人生后悔过吗?”她当时的回答是:“我的人生,有遗憾,但从无后悔可言。”

谈及婚姻时,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

“我问过很多姐妹,她们啊,不管是结婚的还是单身的,都说‘她们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是在婚姻以外得到的。’我的大部分日子也都是精彩的,但我之所以能觉出它的精彩,是因为我曾经历过失败婚姻的囚禁。”

1978年,年75岁的王汉伦在自己的居室走完了她悲情又璀璨的一生。她走时很安详,她的脸上,甚至还挂着一丝微笑。那微笑,似乎在说:“我这辈子,是活好了,活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