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热播剧心居大结局了,全员谁都没跟谁在一起也是很绝。

亲情家庭剧一直都是国产剧的好主题,人人都有家庭,也喜欢看别人的家庭,家长里短人间烟火。

而在大家庭里,老人甚少担任主角,但他们才是串联起亲情的线,家有一老,席就不散,但结局的时候奶奶走了,顾家也就要散了。

01

老太太在孙子顾磊走了以后,没给我冯晓琴一句好话,摆了三十多集的臭脸,直到临终给了冯小琴一个肯定。

这处就有点假,现实生活中,那个年龄段的老太太,就是到最后也不会对儿(孙)媳有什么正面的评价,和解不可能。

尽管她自己也孑然一人,没有老伴的陪伴,对年纪轻轻就遭遇丧偶的孙媳不是也没有什么怜悯和共情。

演顾磊的演员好着呢,憨憨傻傻,又惨烈收场,横死在了家门口,太意外,人生无常。

转眼一看,其实顾老师也一早没了老伴,全家人单得整整齐齐。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1)

说起来顾老师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间,儿子顾磊横死,妈妈病逝,孙子搬离,最后女儿告诉她要出国的时候,老人的孤独有点戳心。

这也是《心居》的一个立意点:老龄化。

62年那波婴儿潮的人,今年正好退休。老人在变老,出生又跟不上。

看看这些青壮年男女的感情状况:

顾清俞离婚了;

展翔单着;

冯晓琴的妹妹当三失败;

顾昕前女友只想搞事业不谈感情;

还有今天的主角施源,真真假假离了这么多次,也是40岁的人了,但结局的时候孩子还没生。

只给冯晓琴和葛玥各自安排了二胎,但是大年的身世错位,管妈叫姐,葛玥离婚,顾昕入狱,两个小娃娃从小就是单亲家庭……

看下来,各个角色也确实都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还在感情里渡劫,并没有谁拥有幸福完整的家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2)

02

看着童瑶和冯绍峰演情侣,CP感强不强不好说,养眼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这回初恋情结给了女方,对白衣少年念念不忘。

但全剧都在证明说嫁给初恋有多不靠谱。

施源这个人物的固执和较劲属实来了大谱,每次到重要抉择的时候都让观众很崩溃:

你到底要怎样!

基本可以概括为:

好老婆不要,顾清俞来求婚第一次被拒了。

好日子不要,连蒙带骗说出差,实则回去“忆苦思甜”。

救命稻草也不要,知道催债的人没有善男信女,宁可把老婆工作弄没,债主上门,也要拒绝老婆的帮助。

本来就没做过什么恶,欠债是因为要给老妈救命,后来遇到了顾清俞,以最温柔的方式按按地帮助,解决看病危机,剩下的任务只有还款。

因为够拼命也够幸运,本来钱是够的。

但是就有把一切搞得更糟的本事,为了面子把该给债务公司的先还老婆,最后全员被催债。

本以为这个时候就该悟透什么叫因小失大,结果一个拐弯就掉进阴沟。

那天顾清俞跟他要卡号,怎么要得那么辛苦啊。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3)

剧情上也有点牵强,本来跟老婆做了婚前财产公正,怕别人吃亏,是道德感很高的体现,转头就能背叛老婆,不择手段地竞争了起来?

先前留个悬念,打开了老婆的电脑,后面留了半句没说出口的话:

我其实没看。

说不出口是因为瓜田李下,而究其根本,是有些事连起心动念都是错的。

在这个社会里,幸运和资源都是实力,但人总要借力走正途,并感激那个提供机会的人,用更好地成长去证明自己值得。

施源借助老婆的东风进了大公司,等于已经上了岸,前半生的苦也该就此放下,那个时候的他事业爱情双丰收,就连妈妈都正常了不少。

而施源偏要去趟浑水,能“毁掉”坚决不去“得到”,从这种脑子不清晰的角度,分道扬镳的结局倒是已经注定。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4)

03

人的确有越过越衰的时候,因为一件事做错选择,后面触发连锁反应。

因为病,所以穷,因为穷所以后面越来越不择手段。

然而施源明明有机会。

可见,困境里的人,会认为被救是错的,这尤为可悲。

在整部剧中,施源妈妈可能是比苏大强还烦人的长辈。

那么施源的悲剧之源也就找到了。

她身上那种明明在低处却不愿求助,跟施源死活都不用顾清俞的钱如出一辙。

因为自己吃过苦,看不惯别人幸运,竟挑起了亲家的出身。

直接让小两口分居了好几个月。

她逼着儿子要有出息,但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只是因为她自己要脱离曾经“给孩子下药”的责任。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5)

最讽刺的是什么?

下错了要是因为施源爸妈之间的“互相糊弄”。

施源爸没有告诉她你的药已经被换成了安眠药。

坦诚是让关系得以为继的好办法,只有一个问题:

谁敢跟一个歇斯底里的病人讲真话。

施源妈妈是一个可怜的人。

尽管这只是部电视剧,但是现实中这种妈妈大有人在。

她明明是心怀歉疚,却制造了更多的麻烦。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问诊对话(老婆手里有50万能救命)(6)

时代曾经给她带来伤痛,可是再困难也难不过《人世间》里的老周家。

但是那个家里的母亲,没有被苦难打倒。

人贵在自救。

人生在世,总会有几个对不住的人。

可能是朋友亲属,甚至是儿女父母。

既然已经对不住,就对他们好点吧。好的弥补方式是关爱,是倾听,是愿意尊重对方的选择。

万万不能是我要逼你完美,从而证明,我的错不足挂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