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句话需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我国的先人所留的文献里就已经肯定了这句话的合理存在。单纯从贫穷本身来看,贫穷意味着饥饿,无产,没有知识,文化,教育。更谈不上文明,修养,道德。人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为了生存还能顾及什么?什么事不敢干?

穷山恶水出刁民为了什么(为什么说穷山恶水出刁民)(1)

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贫穷让人什么坏事,刁事都做得出来,所有贫穷出刁民,是恶源理所应当,是被逼出来的。中国有句老话,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穿草鞋的不怕穿皮的,这就是说人穷到一定程度什么都不怕了!其实不只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应该说极端贫穷的生活环境不仅可以限制想象力,还可能让人的心态变的扭曲。生活在“穷山恶水”中的人不仅是贫穷的问题,还有封闭的,甚至几乎与世隔绝的问题。如果你把几个人长期封闭在一个空间里面,那么即使你让他衣食无忧,他的心态也可能会改变的,变成一个心理扭曲的人,古代的“宫斗”、“宅斗”之所以那么激烈,可能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封闭而贫穷的恶劣环境中,他却还能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而不成为一个“刁民”的话,那么这样的人真的就可以做圣人了,然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人应该不太可能存在,我是不相信一个从小生活贫困,经常忍饥挨饿,衣不裹体,更不可能接受教育的人,能真的有健康的内心世界的,这样的人形成斤斤计较,甚至刁钻泼辣的性格也是很正常的,贫富差距导致生活环境不同,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人都是利己主义的,现实一点说,人都是需要生活的。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出生、成长,必须得在和人、和自然的博弈中,学会自保的、学会变得“刁”,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刁”,其实是一种祖祖辈辈以来,扎根于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对抗意识”,是对“官”的不信任,对高层阶级的不信任,对“匪”的排斥,但某种程度上,又接近于“匪”的行事风格。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