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一天比一天热。热得不敢出门的天气,谁会快活?

红火蚁举手了,夏天是它们的最爱,40℃的高温不在话下。

相比于夏天,冬天是红火蚁最难熬的日子。红火蚁在土壤温度低于12℃时停止觅食,冷到3度会被冻死。整个火蚁群在24℃以下不会增加蚂蚁的数量,只有温度上升到24℃以上,蚁群才开始孵化蚁卵。温度越高,小蚂蚁增加的速度越快。

人多力量大,红火蚁数量越多,火蚁群的能力越强,既能下水造船,又能停泊在岸边盖高塔,还能偷懒挖地道,完美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1)

下水造条船

红火蚁会被淹死吗?

单只会,蚁群不会。单只红火蚁掉到水里,坚持几分钟后会沉水被淹死。一群红火蚁掉到水里,3分钟内搭建一条蚁船,洪水里漂流几天都能安然无恙。强调重点:蚁船很安全,建船的红火蚁无论是在水上还是水下,一只都不会死。蚁船成功的秘密在于:无论成员多少,保持船厚为8毫米不变。

红火蚁的身体有适度疏水性,也就是说,火蚁接触到水后,会减小身体跟水的接触面积。如果水滴落到火蚁身上,自动缩成球型,而不是摊开浸润它的身体。虽然红火蚁身体的密度比水大,但它能利用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站立不沉。不过,能利用的表面张力很弱,不能长期支撑蚂蚁立水不倒。红火蚁的身体也不是全能防水材料,在水面上站了几分钟后,身体被水浸湿,火蚁很快就沉水。

单只红火蚁会被淹死,但跟集体在一起安全有保证,火蚁群能搭建一艘诺亚方舟乘风破浪。红火蚁的蚁船不用树枝树叶做支撑,完全依靠自己的身体建造而成。蚁船浮水不沉,遇到树枝等外力冲击时有弹性扛得住,遭到破坏后也能立即修复。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2)

上图A是500只红火蚁组成的蚁船,图B和C是显微镜下的连接细节。

红火蚁造船使用两种连接方式,一是用下颌咬住旁边火蚁的腿,这时的咬合力要控制好,不能把对方咬疼了。二是用腿勾住身边火蚁的腿,它们的腿上还有黏合垫,能加强拉力。两只蚂蚁之间的最大拉力是体重的400倍,这个拉力相对其它活动的拉力来说很小,平时红火蚁在爬树时抓住叶片的力量能够达到体重的5700倍。红火蚁之间的小拉力很容易被分开,你把蚁船拿出水面,用手拎起来抖抖就能把蚁船抖散。不过蚁船的小拉力在水里已经足够用了,能够抵抗掉落到蚁船上的树枝袭击。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3)

低拉力的蚁船上,每只红火蚁之间保留松散的空间,空间里储存着大气泡。气泡把蚁船的密度降低了75%,整个蚁船的密度只有0.2g/mL,比水的密度小多了,能够轻松漂浮在水面上。气泡更重要的作用是让底部沉在水面下的红火蚁能够呼吸到空气。保证底层蚂蚁的生命安全,这才是蚁船航行多日不散的核心所在。

蚁船多日漂浮在河流上不松不散,还能抵抗暴雨袭击。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4)

上图是水滴落到蚁船上,水滴跟蚁船的接触角度是133º,整个蚁船的防水性比单只红火蚁的防水性要强30% 。此时的防水是静态防水,蚁船还有更为强大的动态防水。下暴雨时,造船的红火蚁会自动收缩肌肉,压缩蚁船的空间。蚁船的密度有所增加,失去了部分浮力,但是防水性更强更有力了。

保命的蚁船是怎样建造而成的?

红火蚁群在岸上遇到危险时会团成球形,当这团有几千只红火蚁的球掉到水里,蚁球会像摊大饼一样迅速摊开,3分钟建成漂浮在水面上的蚁船。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5)

无论蚁群的数量有多少只,蚁船始终保持8毫米的厚度,保持在水面上的红火蚁数量占总数的40%。少于半数的火蚁在水面上,多于半数的火蚁在水面下。大家都不喜欢被水淹,可是为了集体,多数蚂蚁吃苦耐劳地泡在水里作底舱。水下的火蚁清楚地知道蚁船上层有多少火蚁,当你把上层的火蚁拿走后,水下火蚁会自动爬到上层来补充,保持蚁船8毫米的平均厚度不变。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6)

上图是2017年德州哈维飓风过后的蚁船,红火蚁把蚁后和蚁卵保护在蚁船的中间,漂流在水上,等待着洪水过后搬个新家。[头条-法兰西is培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其它平台]

靠岸盖座塔

蚁船漂流到杂草丛生的地带,红火蚁还会依靠草梗树枝搭建一座高塔,在塔里休息几天,等待雨季的离开,或者是下一次漂流的到来。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7)

蚁船很薄,厚度只有2~3只红火蚁那么高。蚁塔却很高,可以有30只红火蚁那么高。虽然蚁塔由30层火蚁搭建,但底层的火蚁不用支撑几十层火蚁的重量。负重最高的火蚁也只需要支撑3只火蚁的重量就行。

单只火蚁只要支撑3只火蚁的重量,就能堆起一座高塔的秘密在于:蚁塔在试错中堆建,每只火蚁保持不超过3只火蚁的支撑量,承重过多就毁塔重来。多试几次,就能盖成一座结构稳定的塔楼。

建塔时,塔外的红火蚁顺着塔身往上爬,爬到最上面就站住当塔砖。有些红火蚁在攀登的路上发现塔身有薄弱的凹陷处,会自动填补住薄弱处。蚁塔最神奇的地方在塔内,当内塔的红火蚁发现踩在头上的伙伴太多,自己承担的重量超过了3只火蚁的重量时,直接撂摊子不干了。推开身边的伙伴,从塔底爬出来。不过从塔内爬出来的红火蚁并不会偷懒,它们转身又开始攀登蚁塔,寻找合适的建筑点做塔砖。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8)

红火蚁堆塔在试错中进行,有时塔堆得不均匀,塔内多只红火蚁承重超过3只火蚁时,大伙儿一放手,塔就塌了。塌了没关系,火蚁重新堆。塔楼上每一块蚁砖保持均衡的承重量,整体塔楼的受力分布才能均匀,结构稳定。红火蚁没有设计图纸,没有施工监理,它们一边试错,一边盖塔,只要每一只火蚁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塔楼就盖好了。火蚁堆塔的速度很快,只要试错几次,就能建好过夜的塔楼。

堆好的蚁塔有个尖尖的塔顶,塔的底部比顶部宽很多。而且塔楼的坡度并不均匀,上面很陡峭,下面很平坦。正是这样形状的塔楼能保持当塔砖的火蚁身上恒定的承重量。形状尖锐的塔楼能防水,下雨时雨水顺着塔身滚落,不会浸湿蚁塔,大家可以安心睡个好觉。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9)

上岸挖地道

暴雨过去了,灾难终于结束,红火蚁踏上了干燥的土地,开始建造它们新的家园。

像造蚁船、盖蚁塔一样,每一只建设新家园的红火蚁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跟吃苦耐劳的造船盖塔不一样的地方是:建设新家的红火蚁会偷懒。

新家的地址在地下,红火蚁要挖出一条地道通往新家。地道很狭窄,一次只能通过1只火蚁。顺利挖掘地道的秘密在于:只有小部分火蚁干活。

在一个150只红火蚁的团队里,地道里干活的火蚁只有10到15只。虽然有些火蚁会跟干活的火蚁替换,轮流挖土,不过大部分的红火蚁都在偷懒。地道外面的红火蚁中,有四分之一根本就没有进过地道,有一部分火蚁爬进地道了,在里面晃荡一圈,一点儿土都没挖又出来了。

红火蚁能跟蚂蚁大战吗(红火蚁跟集体在一起)(10)

物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隧道,观察30只红火蚁的工作,发现在整群火蚁中,有30%的火蚁做了70%的工作,剩下70%的火蚁都在旁边划水当闲人。当物理学家把最勤快的5只火蚁从蚁群中拿出来后,剩下的25只火蚁接着干活,工作效率一点儿也不比之前差。

吃闲饭的红火蚁也能干活,之前在地道外面闲逛只是为了保持地道的通畅。挖个地道不难,难点在于怎样调配人力,不发生施工堵塞现象。红火蚁只用偷懒一招就解决了施工拥堵的难题。

集体合作

红火蚁是高度社会性生物,单只红火蚁没法生存。临时抵御灾难的造船、盖塔楼,长期建设家园的挖地道工作,都只有依靠集体的合作才能完成。

在造船和盖塔楼的合作中,蚁群采用的是公平原则,而不是牺牲原则。蚁船保持8毫米的厚度,10万只成员的蚁群也只是摊开在水面上造船,而不是叠加成高层船。薄薄的船身能够减轻底层火蚁的承重,留给它们足够的气泡呼吸。而且底层火蚁和上层火蚁还会时不时交换一下位置,没有永远的奴隶。

塔楼中,红火蚁的承重不超过3只伙伴的体重。事实是,单只红火蚁能够承载几百只伙伴的体重。3只伙伴的体重对红火蚁来说只是小菜,但它们严格遵守3只承重量,最底层的火蚁也没有增加更多的负担。每只火蚁只要找对位置,就能盖好一座高塔。

红火蚁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公平干活的机会,还有不公平的偷懒机会。

在挖地道的合作中,蚁群采用的是最高效的施工原则,而不是集体参与原则。观察红火蚁挖隧道的物理学家在电脑上模拟了火蚁筑巢,模拟版本中最高效的挖隧道模式,正是现实中红火蚁采用的模式:多数火蚁闲逛,少数火蚁工作。

没有设计图纸、浮力计算,红火蚁建造了一条蚁船。没有建筑模型、没有承重校核,红火蚁堆建了一座塔楼。没有施工监理、没有电脑优化,红火蚁执行了最高效的开挖隧道施工。

自然界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很多我们探索总结,学习研究的知识经验,不过是其他生物与生俱来的天赋本领。

红火蚁集团,既肯吃苦,又会偷懒,团结在一起抵御自然灾害,建设新的家园,生动活泼,自然强大。


#奇妙的动物# #这很科学#

参考资料:

1:“Mechanics of fire ant aggregations”,nature materials, 2015.10.2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at4450

2:“Fire ants self-assemble into waterproof rafts to survive floods”, PNAS May 10, 2011 108 (19) 7669-7673

https://www.pnas.org/content/108/19/7669

3:”Fire ants perpetually rebuild sinking towers”,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2017.07.04, doi: 10.1098/rsos.170475

http://europepmc.org/articles/pmc5541565

4:“Collective clog control: Optimizing traffic flow in confined biological and robophysical excavation”,2018.08.17,scien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1/6403/672

5:“More Workers Working Might Not Get More Work Done, Ants (and Robots) Show”

http://www.rh.gatech.edu/news/609817/more-workers-working-might-not-get-more-work-done-ants-and-robots-show

作者有话说:本来计划在用毒高手系列文章中写红火蚁,红火蚁的毒液会引发严重的蛋白质过敏,危及性命。后来发现红火蚁的集体合作比它的毒液更有趣,于是新开一个系列,写写自然界里的秘密,这是第1篇:集体合作。以后用毒高手自然界里的秘密系列轮流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