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在“运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兴起。考察组以“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风情,看变迁”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的考察,将运河进行全方位展示。三年来,考察组一行冒严寒、战苦暑,途径5省2直辖市和30余个地县,至2016年10月底将通济渠、永济渠考察完成,隋唐大运河全线考察结束。为展现隋唐运河考察的整体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历史情怀,本网特录系列纪实报道于此,以飨读者。

说起花鼓灯,受电视、电影题材的影响,人们首先会对凤阳的花鼓灯比较了解。而我国的花鼓灯多分布在安徽省的蚌埠市、凤台县和颍上县,三地花鼓灯形式和表演艺术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众多流派。考察组此次要探寻的花鼓灯是。

2016年5月3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安徽省蚌埠市,在这里,考察组欣赏一年一度的花鼓灯文化节,探寻了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蚌埠冯氏花鼓灯,听花鼓灯传人讲述背后的故事,并对花鼓灯这颗淮河乡土上的“东方之冠”明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隋唐大运河路经什么地方(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一)(1)

热闹非凡的蚌埠花鼓灯表演。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欣赏花鼓灯文化节

“今天我们要探寻蚌埠花鼓灯,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原为乞讨表演的花鼓后演化为花鼓灯舞蹈,并传承了几百年后依然经久不息,真可谓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一只‘奇葩’……”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还未到蚌埠市区,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就高兴地向大家作着介绍。

车子开到涂山脚下,考察组便被热闹的花鼓灯表演吸引住了,一场名为迎接涂山庙会举办的花鼓灯文化节在这里精彩上演。广场上,众多的花鼓灯表演班子在此表演各式各样的花鼓灯舞蹈,广场上聚满了前来观看的市民。

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花村黄庄锣鼓班子、禹会区许庄村锣鼓班、冯氏花鼓等表演艺术团等六家艺术团同台竞技,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演出中,“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为“伞把子”,其余“鼓架子”、“腊花”各占一半。表演中,“武伞把子”舞罢,奔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唉”,引出群舞演员。“腊花”多人各自站在“鼓架子”肩上,手中翻动着扇花、手绢花,或做各种造型姿态,在狂欢般的锣鼓声中鱼贯而出。

而表演的“伞把子”一把岔伞指挥全局,“鼓架子”和“腊花”联接转换各种图形,表演热烈、奔放的集体舞蹈,并穿插各人擅长的身段和筋斗,扭、跳、翻、跌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

演到激烈处,众“鼓架子”伴着锣鼓点节奏,常常吹起高亢悦耳的口哨。传统的“大花场”队形,先跳“走四门”,再跳其它图形,有“五朵梅”、“蛇脱壳”、“两堵墙”等20余种。“大花场”舞罢,全体演员在“伞把子”带下跳出场。

“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情节舞,这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男女相互爱悦、嬉戏逗趣的情景。其中,有“二女争夫”的情节,有戏剧矛盾,表演起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俗话说,大鼓一响,脚板子发痒。特别是冯家班出场的时候更是掌声雷动,即兴表演,欢快激昂,真是太精彩了。”慕名而来观看花鼓灯表演的合肥市民王永山先生是第一次来到蚌埠,欣赏完花鼓灯表演后对冯家班的冯派花鼓灯表演赞不绝口。考察组也决定对冯氏花鼓灯一探究竟。

隋唐大运河路经什么地方(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一)(2)

花鼓灯传承人冯开苗夫妇为考察组做讲解。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探寻冯氏花鼓灯

几经辗转,车子开到了蚌埠市的禹会区秦集镇西南三公里处的冯嘴子村,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天河抱村落,碧水绕家门。”然而,冯嘴子最吸引人们的倒不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而是首屈一指的“花鼓灯”艺术。

车子开过天河,隔水相望的便是冯嘴子村,水天一色的景象让考察组队员们陶醉,水中不时还有天鹅在翩翩飞舞,河畔上的一座冯国佩石雕像倒映在水中。

进入村口,一座红色木质牌坊便映入眼帘,上书“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牌坊矗立在村口,犹如一个大将军镇守在冯嘴子村一样,威武雄壮,永远保护着冯氏花鼓灯一般。

再往里走,两个石碑便矗立在路边,一块刻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字样,一块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的“中国花鼓灯第一村”。两座石碑并排而立,共同迎接着来自祖国各地的花鼓灯艺术家和爱好者前来观赏冯氏花鼓灯。

“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一进村,蚌埠冯氏花鼓灯艺术团团长冯开苗先生便接待了考察组成员,并介绍起冯氏花鼓灯的文化与历史渊源。

冯开苗介绍说,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

说着花鼓灯的历史,考察组走到冯国佩先生的塑像前。只见冯国佩先生塑像手拿花扇身体向前倾斜,表演着花鼓灯的经典动作。冯开苗团长介绍到,冯国佩艺名小金莲,是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创始人一代宗师。

他自小熟练表演女角“兰花”,并在在继承前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将“兰花”的动作创新改造,使舞蹈动作洒脱妩媚,表演细腻俏皮。

“他倡导由女演员演“兰花”,甩掉了旧时代小脚女人走路的衬子,摸索出平足步、双环步、筛子步、搓步等新步法,塑造出“新兰花”秀美健康的新形象。”在冯开苗团长的带领下,考察组来到石雕的背面,后面记录着冯国佩先生的生平事迹。

冯国佩曾将安徽花鼓灯跳进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沿淮群众誉为花鼓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曾称赞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大师”。

“真为冯国佩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花鼓戏传承感到震撼,不愧是一代大师,为整个安徽的花鼓灯开了一个新的面貌,让我们值得敬佩。”听着冯开苗团长的讲解,张秉政教授不禁感叹道。

在冯国佩先生的雕像旁边,一座中国花鼓灯艺术传习所拔地而起,按照当地的风貌建筑的风格别致多样。整个花鼓灯广场广阔平坦,不时还会有村里的孩子在广场上玩耍嬉戏,追逐打闹,一幅质朴的乡村风貌呈现在考察组面前。

隋唐大运河路经什么地方(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一)(3)

冯国佩雕像与花鼓灯传习所。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传习所里话历史

“传习所平时都会有表演,也会在里面彩排,里面也陈列着冯氏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和荣誉奖励等,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冯氏花鼓灯的魅力”。谈话中,冯开苗团长的妻子饰演‘兰花’的彭金群向考察组介绍整个村子的历史与现状。

冯嘴子村是我国花鼓灯艺术明灯中最为耀眼的一盏。在清朝末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就红遍了江淮大地,名重一时,不仅奠定了冯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轴心地位,同时,还使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达到了一个顶峰。据村民介绍,冯嘴子村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村中居民以冯姓居多。

“自清朝中期至今冯派花鼓灯已流传八代。全村共有660户人家,人口2900人,几乎人人会表演花鼓灯。村中的‘花鼓灯艺术传习所’里,有冯嘴子村自然文化景观,冯派花鼓灯历史及保护成果。”说着,冯开苗团长带领考察组走进传习所,里面陈列着国家领导人和名人要士前来冯嘴子村参观欣赏冯氏花鼓灯的照片,还保留有冯国佩先生的动作要领的姿势照片,看起来惟妙惟肖。

说起冯派花鼓灯与其他花鼓灯的不同之处,冯开苗说道,冯派花鼓灯是花鼓灯艺术大师冯国佩以几十年玩花鼓灯的经验,用所学所创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冯派花鼓灯,冯派花鼓灯为花鼓灯兰花第一大派,与陈派和郑派并称花鼓灯兰花三大流派。

“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动作干净利索,潇洒大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刻画的人物形象俊俏妩媚,脉脉情深,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冯开苗团长介绍着冯派花鼓灯的特点,斜塔、闪身、闪腰、野鸡溜等特色技巧也是别与其他花鼓灯的“必杀技”。

“在这个拥有70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灯的好手。平时都是在家里以耕种劳作收获开支,有活动和演出都会村民齐上阵,载歌载舞,只要锣鼓敲起来,什么烦恼都忘了。”冯开苗讲解着村里人对花鼓灯的传承和热爱。

不管是农闲还是节假日,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到一起,敲起震天的锣鼓,扭起欢腾的舞步,用朴素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家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而冯开苗和妻子彭金群的女儿冯兴媛已经是冯派花鼓灯演出场上“年轻”的演员,别看兴媛年纪小,在她孩娃时就跟随父母去青岛演出。

彭金群二十几岁嫁到冯嘴子村,在丈夫冯开苗的影响和带动下开始学习花鼓灯表演,如今一家三口同台活跃在大花场上。说到这,冯开苗和彭金群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一个家庭中,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的血液在流淌,看到了舞蹈艺术在薪火相传,经久不息。从一个村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村庄的内涵与修养,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集花鼓灯表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的冯嘴子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考察组成员王军说。

走出冯嘴子村,考察组感慨万千,“冯派花鼓戏作为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入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的艺术瑰宝做出了自己的榜样。淮河两岸人民思想感情,在花鼓灯之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它那种传承的精神将会久久影响着淮河两岸,甚至也会给安徽省的艺术文化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车子已经使出了冯嘴子村,考察组已经踏上了新的路程,回望整个村庄,张秉政教授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接着朗诵起手抄的一首灯歌:“民间歌舞花鼓灯,淮河两岸把根扎。玩灯的总有千千万,常是淮河两岸人。”(实习记者 李华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