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旗渠》中的余风高是林县所在新乡地区的地委副书记,剧中由徐光宇扮演,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性格。他浓眉毛,大眼睛,一脸严肃,整部剧没有一个笑脸。一出场不是打电话指示别人,就是开会指责别人。听不进实话,他三番五次的阻止红旗渠的修建。

红旗渠中的最年轻的青年是谁(红旗渠中的余风高)(1)

人物一出场是让林县县委书记林捷接电话。他不顾林县的实际情况,非要进行抗旱补种。当时林县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老百姓的生活用水,甚至吃水都成了问题。因为林捷太忙了,几次没能接他的电话。所以他对林捷有了成见。他到林县后,因为林捷等县委的同志没有迎接他,也没有完全落实其指示,他怒气冲冲想返回去。林捷拦住他,让他亲眼看到了林县极度缺水的状况,后来对引漳入林工程勉强同意。

工程开始后,因为西北有一个工程因资金问题下马了,他怕落人口实,派童昆前去工地调查,搜集了一些不利于工程开展的情况。引漳入林工程在他的坚持下被迫停工。开工后,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渠首工程胜利完成,林捷给工程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红旗渠。

后来在工程进行到难啃的太岁山时,遭遇塌方,顾大海等九人牺牲。他又一次要求工程停工,他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把拟好的文件,让地委的高书记签字。高书记为了让他改变想法,和他一起参加牺牲英雄们的追悼会。会上他为林县人民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河娃的父亲牺牲了,河娃的母亲坚决要求河娃留下来,不把漳河水引到家门口儿,就不让他回家。再后来,堪当总工程师的吴念祖牺牲后,因为当时正是困难时期,灾情严重,他又坚决要求停工。省委、地委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要求修渠民工进入百日休整阶段。

焦副部长到河南调研时,他又想把林捷搞成冒进的反面典型,以此来打压林捷,结果适得其反,林捷成了正面的典型。林县在大灾之年还捐献了一千万斤粮食给灾区。童昆因为工程款的问题。揪住了林捷的小辫子不放

红旗渠中的最年轻的青年是谁(红旗渠中的余风高)(2)

,修红旗渠资金实在短缺,实在没别的办法。挪用了一平二调专用资金,余副书记到林县进行实地调查。当时林捷问他:“余副书记,你是对我个人有意见,还是红旗渠就不能修?”他说:“你这个人就是不听话,不听话能做出成绩来也让人佩服。你可以胡来乱来,但是你绝不是一个贪污腐败的人。”在他看来,林捷违反了纪律,就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他表面上凡事都坚持原则,实则一味地教条主义,看起来好像高风亮节,其实他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偏听偏信,尤其是偏听偏信了童昆的话。他没有实事求是,不顾林县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理解林县人民对水的渴盼,他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地追求一时的政绩,心胸狭窄,缺少领导干部的胸襟和担当。最后,他被调离了原岗位。(想了解剧中其他人物,请点关注,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