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1)

俗话说从小看到老,历史上有些很聪明的长辈能看成功的看清小辈的不足,一语成谶,导破了其可能面临的悲剧式的命运,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无法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令人悲叹。

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2)

一个就是诸葛瞻,父亲诸葛亮一直到了47岁才有了他。诸葛瞻从小就聪明非常,精通书法绘画,读书过目不忘,深得众人喜爱,诸葛亮却在写给兄长诸葛谨的信中说“瞻今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由于诸葛亮长年行军在外,儿子太小,不能带在身边培养。后来果如诸葛亮所料。

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3)

诸葛瞻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由于蜀国军民在诸葛亮死后怀念他的德政,把一切好的事情和荣誉都放在诸葛瞻的身上,17岁作了蜀国的的附马,20多岁又当上了将军。后主对他期望很高。但他在内政上不敢对宦官黄皓干政作出抗争,外亊上又听信谯周等人的谗言,认为北伐劳民伤财,不能和国之栋梁的姜维友好相处,反而和黄皓合作处处对姜维横加牵制,导致姜维为避祸屯田沓中,从此国中再无一人为蜀国内政外交作统盘的考虑。当姜维听闻钟会大军压境时,赶紧上书刘禅派兵驻守险要之处,却被黄皓所阻,诸葛瞻此时也没有站起来和智谋之士一起,为蜀国出谋划策。最后被邓艾奇袭成功,又没有听从黄崇的劝告,及时占领险要的位置阻挡魏军,或者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等待姜维的回援。可惜都没做到,徒凭血气之勇和儿子诸葛尚战死沙场,还要背负着蜀国灭亡的主要责任,所谓盛名其实难副,果然如他父亲所料难成大器。

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4)

一语成谶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唐朝的名将徐茂公对他孙子徐敬业的评价,徐敬业从小也是聪明非常,善于骑射,颇有才智,人人都说他有爷爷当年的风采,而且行事果断,有一次地方叛乱,唐高宗派了几次人马进讨都没成功,最后让徐敬业征讨,徐敬业却只带了几个随从直闯敌营,对叛将晓利利害,兵不血刃平叛成功,让一生小心谨慎的徐茂公都自叹不如,但徐茂公却忧心忡忡地对弟弟说:“吾不办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儿”。后果果如所言。

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5)

武则天称帝后,徐敬业和骆宾王打着为李唐复位的旗号在杨州举兵,《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名闻天下,但其没有听从谋士魏思温的主张,趁着人心尚在思唐,迅速向洛阳进兵,这样能顺民心所向一鼓作气,一举成功。但徐敬业却釆取取道润州,进取金陵的下策,给人造成只想割据为王的印象。武则天听闻其进军金陵,长舒一口气,大事定矣,从容布置,派李孝逸率大军层层推进,火攻大败徐敬业,徐敬业最后功败垂成,逃亡途中被部将王那相所害,家族也遭到族灭,连徐茂公也被连累掘墓剖棺。

所以聪明的人,即使天赋过人,也要经过苦难的磨练,经历挫折,才能真正成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自矜其能,从而让自己陷于可悲的境地。

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一语成谶的命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