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杯水放在杯子里,通常过了一夜后就不会再去喝了,我们从山上把山泉水放进矿泉水瓶,它的保质期就只剩下了一年。

但是让水一直在山间流动,它的保质期却变成了永远!

这是因为山间流动的溪水才是“活水”,在不停流动的时候会将脏污不断冲刷,就像我们体内的经络。

经络就是人体的气血通道,气血不通则百病滋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经络就像“管道”,会老化变得容易堵塞和报废。

《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就需要我们定期去给“管道”清理垃圾和维护,让管道变得更干净、更健康一些!

就有朋友问了,我们怎么给“管道”定期清理和维护呢?

朋友们别着急,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从头到脚”的经络操,简简单单7个动作从头顺到脚!

拉任督二脉,阴阳平衡、气血通畅

双脚与肩同宽,双臂由前向后体侧旋转3圈,身体后倾,头微微后仰,双手慢慢收回。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1)

这个动作是在拉伸我们的任脉,任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

第二个动作就是双臂由后往前旋转3圈,身体向下弯腰,这两个动作做3~5次就可以了,弯腰难度太大的可以在旁边放一个凳子扶着弯腰。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2)

在中医看来“腹为阴,背为阳”,我们在弯腰的时候拉伸的是我们背上的督脉,督脉总督诸阳之气,络一身之阳气,也被称为“阳脉之海”。

这两个动作配合在一起,可以帮助我们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在中医看来气为阳、血为阴,只有阴阳平衡了,气血才能通畅。

像朋友们常常感到口干、口苦、失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很可能阴虚了,体内津液少了,火气旺盛导致的。

如果是常常感到背部发凉、浑身发冷、怎么捂也捂不暖等症状很可能是阳虚了,阳气不足导致身体冰冷没有办法回温。

这个时候拉伸我们的任督二脉就很重要了,可以将我们阴虚的补阴、阳虚的补阳,将多出来的阴或者阳进行调理,帮助我们体内达到阴阳平衡。

之前在门诊部遇到的一位老人家,一开始只是有点怕冷,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放在心上。

时间一长除了怕冷还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就像是有一团火在心头燃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这是因为我们体内的阴阳是相互制衡和生存的,当一方出现问题后,时间一长就会让另一方也滋生问题。

便建议他,回去后每天在家里多拉伸任督二脉,调理体内阴阳失衡。

一段时间收到反馈:表示每次做完动作感觉暖了起来,晚上一觉可以睡到天明别提多舒服了。

伸带脉、敲肝胆,祛湿泻火,体态轻

左弓步,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身体向左侧弯,用一点力向外拉伸,身体在慢慢往回收,再向右边做同样的动作,左右各5下就好啦。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3)

春雨绵绵最易让湿气留在体内,很多朋友可能会出现出现腹痛、腹胀、腹泻、身体粘稠湿闷等症状。

而我们的腰上围绕着一条“生命腰带”——带脉,带脉是人体循行距离最短但却非常重要的经脉。

刺激它不仅可以健脾,还可以振奋肚子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排出小腹里堆积的水湿。

而且,拉伸带脉还能帮助消灭腹部的赘肉、啤酒肚,对于想要减肥的朋友来说,是一招不可忽视的奇招。

那就有朋友说了,我体内不止有湿气还有火怎么办?

朋友们先别急,这就带着第四个动作——敲肝胆来了。

我们让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微握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向上敲打至腹股沟,然后向后转至胆经。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4)

再从环跳穴开始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重复做1分钟。

体内火气过旺会消耗我们的血,让气在体内乱窜,肝经和胆经就容易堵塞,人体“管道”就堵住了。

而肝胆互为表里,主条达和疏泄,敲敲打打,却能刺激肝胆可以让气血、能量在身体里翻涌,打通一身气机的升降开关,将火气联通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心情不佳,容易暴躁、烦闷的朋友,肝胆经真的可以敲起来。

肝郁化火容易失眠,肝气犯胃容易消化不良,一些容易偏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的朋友,尤其要敲肝胆经哦!

捶胸顿足,排一身淤

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放于胸前,左拳捶左胸,右拳捶右胸,交替捶打,慢慢收回,交替捶打30次左右。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5)

如果在捶打的过程中,轻轻捶打都能感觉到胸部有闷闷的疼痛,这是我们将太多的事都藏在心里,心气郁结了。

中医认为,人在焦急或悲伤的时候胸中憋闷、气血淤堵了,上不来气。而心中一旦堵了,就容易出现胸闷、心痛、心血管等毛病。

我们捶打的这个位置正好是我们膺窗穴的位置,它就像我们人体的窗户一样,有节奏的捶打膺窗穴能把邪气散解开,释放胸中憋闷。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6)

我们的膻中穴也同样在这个位置,捶打胸口还能帮助调理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胸痹心痛、心悸、心烦等疾病。

《普济》中记述道:膻中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散令。

建议这一类的朋友可以放宽心态,平时多多敲打一下胸口正中央的檀中穴,将心气散出去!

有了“捶胸”当然少不了“顿足”,这就带着第六个动作顿足来了!

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脚,左脚顿足4次,然后换右脚,左右交替4次。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7)

有中医认为“脚底是第二心脏”,且脚底部是肾经和两侧的肝经、胆经经过。

很多手脚冰凉、脚跟痛、腿抽筋的朋友主要是由于心肾不交、肾气不足,脚底气血淤滞了,还是那句话,不通则痛。

尤其是经常会久坐的朋友,腿部气血不循环,这个时候站起来跺跺脚,可以刺激底激发气力,打通气虚循环,适当刺激脚底能滋阴养肾。

平时久坐的朋友,可能就会感到腿部一整麻木,做一遍顿足,感觉就像给只剩一丝电量的手机续上了电,重新恢复活力。

一蹲一起,人老先养腿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平举,身体下蹲呈站桩的姿势,再起身收回,下蹲吸气,起身呼气,重复做4次。

疏通肝胆三焦经方法有几种(7个动作通全身12条经络)(8)

如果说我们体内的经络就像山间流水,那腿部的经络一定是山脚下林间小路的流水,远离水流源头,流速缓慢,很容易就变得淤堵。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水流”的速度让流水变得湍急,来减少淤堵的可能性。

“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说明腿部脚部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一蹲一起、一压一放的运动,使全身血管软化,有助于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激活免疫系统。

还能帮助我们预防静脉曲张、腿梗、下肢静脉管炎等症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