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杨:道教的戒律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道藏》戒律类中就收有戒、律、科、愿念、格等等,最常说的戒律也是包括戒、律、清规等在内的统称。“戒”是戒条,用于防非止恶,是预防作恶的规定,主要以防范为目的;“律”是律文,用于对已犯恶行的惩治,是处罚作恶的条文。

道家规矩有哪些 道家戒律的历史形成(1)

道教的戒律产生很早,可能与早期祭祀时的斋戒有关,也受到了早期谶纬神学“天诫”思想的影响。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道教戒律在早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中是以“道诫”或“天诫”这种形式出现的。早期道教北迁之后,颁布了《女青鬼律》《大道家戒令》等一系列道教的科戒,之后南北天师道相继造作大量的道经,道教戒律科文也大量涌现。南北朝时道馆制度出现,道士们集体生活在宫观中,规范约束指导道士们生活修炼的戒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到了唐代,道教的经戒法箓传授已经形成制度,不同位阶的道士浅析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文高丽杨要受不同的戒律;宋代之后道教开始在朝廷组织下公开传戒,宋朝的法令中出现了对于道士受戒年龄、地点、时间的规定。例如,北宋咸平四年(1001)下诏曰:“道士、女冠依旧例。十八岁许受戒。”(《宋会要·道释》)金承宋制,也是在各州公开传戒。全真道兴起后,吸收和继承了这种公开传戒的形式。

清代王常月根据当时的情况,继承改革之前的戒律传授形式,开创了全真道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的公开传戒制度,并延续至今。二、道教戒律的作用与特点1.戒以证道,戒律是道的外化和规定性。《三洞众戒文》云:“戒有多种,大小异门,究竟归根,同成正道。”戒律是道之宗尊。守戒就是守道,道与戒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王常月在《初真戒说》中说,“戒”是“降魔之梯,能礼三清而超凡入圣。是引路之灯,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宝筏,能度众生离苦海。是慈航津梁,能济众生出爱河。诚修行人之保障,为进道者之提纲。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实系仙真之要路通衢,贤哲之中门正道。”总之,戒与道是一个“二而一”的存在,戒是道的显现与外化,道赋予戒律以合理性,修道必先守戒。所谓“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碧苑坛经》)树立戒的威严与神圣就是对道的最虔诚的敬奉。道教徒通过遵守戒律把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需求,从而实现内外统一,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日渐向道德理想状态靠近。2.道教戒律是一种有为之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道教戒律具体规定了修行及其他宗教活动中应该着力的方向,限制不应该涉足的领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道教戒律多以条例、细目的形式出现,每一条内容都简单明确,只需要对照实行就可以。

道家规矩有哪些 道家戒律的历史形成(2)

例如,《三洞众戒文·序》云:“始起心入道受三归戒,篆生五戒、八戒,在俗男女无上十戒,新出家者初真戒,正一弟子七十二戒,男官女官老君百八十戒,清信弟子天年十戒、十四持身品、五千文金纽、太清阴阳戒,太上高玄法师二十七戒、洞神三道要言、五戒、十三戒、46七百二十戒门、升玄内教百二十九戒、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中盟智慧上品大戒、大盟三元百八十品戒、上清智慧观身三百大戒。”这些戒条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不同修道阶次对应不同的戒条,这样修道者就可以做到依戒修持,循序渐进。道教中的戒律对于斋醮的坛场、合药炼丹的过程,乃至宫观的具体生活,都有相应的戒律规定,例如,《道门科范大全集》所载《临坛十戒》是斋醮坛场的戒律,《三极至命荃蹄》为内丹法杂著,中载《修丹十戒》是修炼内丹的戒律,对于宫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相应的规矩与戒律,正所谓:“凡全真视听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言语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宝漱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饮食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出行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起立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坐卧各有威仪戒忌,凡全真作务各有威仪戒忌。”(《清规玄妙全真参访外集》)只要按照戒律认真奉行,就可以证道成仙。3.道教戒律并非一成不变,它融摄各种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开放性。首先,道教戒律是对当时的社会法律的吸收与维护。例如,《初真戒说》中就明确提出:“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里,以扶世教。……有王纲之律,不知道法之戒;只知道法之戒,不知王纲之律者,是谓偏见也。”其次,道教戒律吸收当时主流道德体系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儒家道德观念在道教戒律中无不体现,最典型的是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

道家规矩有哪些 道家戒律的历史形成(3)

在道教戒律中内化为“五戒”的基本内容。(《无上秘要》)最后,道教戒律在形式上吸收佛教戒律的形式以完善自身。“从丘处机开始,采撷道教传统戒律,仿佛教沙弥、比丘、菩萨三戒制,制定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单传密授。”(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三、对现代道教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1.现代道教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以现代社会的法律为准绳。在现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依据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调整。道教管理制度和社会的法律法规,虽然二者的制定主体不同,但二者在目的上相通,法律的根本目的是止恶扬善,道教管理制度的制定最根本的目的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