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奉新县,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刚刚继位的唐宣宗颁下一道圣旨:敕新吴县(奉新县古代名称)百丈禅寺《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并要求各地改尊崇道教为尊崇佛教地处偏僻的百丈寺何以获此殊荣?唐宣宗为何如此看重佛教?原因很简单,唐宣宗曾在百丈寺当过和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黑山剑传说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黑山剑传说故事(百丈传说)

黑山剑传说故事

江西奉新县,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刚刚继位的唐宣宗颁下一道圣旨:敕新吴县(奉新县古代名称)百丈禅寺《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并要求各地改尊崇道教为尊崇佛教。地处偏僻的百丈寺何以获此殊荣?唐宣宗为何如此看重佛教?原因很简单,唐宣宗曾在百丈寺当过和尚。

唐宣宗为何从地处西北的西京长安(今西安)跑到千里外的百丈寺来当和尚?据说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唐朝中晚期,宫廷斗争非常激烈。唐宣宗乃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名叫李怡,封光王。公元840年,他的亲侄子李炎即位,称唐武宗。唐武宗即位后,非常担心他的光王叔叔会纂夺他的皇位,因此对李怡百般刁难,万般迫害。李怡为躲避唐武宗迫害,便去请教京城里的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在李怡的巴掌中写了二个字:“百丈”。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李怡暂时字开宫廷百丈远,到外避避宫廷争权夺利的风头。但李怡却会错了意,认为老和尚要他到“百丈”这个地方去躲躲,于是千方百计打听“百丈”这个地方,终于得知新吴县有座百丈山,山下有个百丈村和百丈寺,于是不远万里来到百丈寺。

唐宣宗在游览中还留下了不少题咏。他在游历百丈山大雄峰后,留下《百丈山》诗一首: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

仙花不间三春秀,灵境无时六月寒。

惟有上方人罕到,晨钟暮鼓碧云端。

这首诗在赞誉奉新仙源灵境的同时,还流露出欲君临天下的雄心。唐宣宗在犀牛潭瀑布游览时曾遇上了怀海的弟子、禅通人,于是面对瀑布高声吟道:“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唐宣宗听后,应声而答:“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时的唐宣宗对将来登基即位已充满信心。几年后,他改名李忱,真的登上了大唐的皇帝宝座,实现了他的平生宿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