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有道#“有一天我也会老,什么事我无法预料”班级的大合唱从记忆的深处传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希望所有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所有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孝老之道老有所养)

希望所有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养老有道#

“有一天我也会老,什么事我无法预料”班级的大合唱从记忆的深处传来。

那时,我上初三。爹妈正年青,奋力地支撑着一个家,我在爹妈的这层天下自由、快乐。

有人调侃:人生经不起晃悠,一晃长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没了。

是啊,仿佛昨天我还是个少年,今天却成了近乎五十知天命年纪的中年了。

岁月在我的身上刻下印迹。同样,岁月催人老。爹妈的乌发变白发,再一转眼,成步履蹒跚的高龄老者。

接踵而来的养老问题如期而至。

从2005年,爹上平房上晒棉花,下楼时顺楼梯摔下来开始。爹妈的养老问题开始提上日程。围绕这个问题,爹妈还有我们姊妹四人展开许多次讨论,也采取过许多举措。

这里,浅谈七点我家的孝道。

一家有一老,若有一宝。

每个老人都是一座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博物馆。其丰富厚重的经历如珍宝陈列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时代日新月异,而一些普遍性的经验却闪烁着永恒真理的光芒。

子女有事,向老人诉说,一是尊重老人,二是为听到更智慧的声音。

我发现,我的爹妈对农村的传统礼仪十分了解,待人接物中的一些规距,不得不向他们请教。另外,对子女教育上举棋不定时,我也会咨询爹妈。他们常常三言二语,让我豁然开朗。

二不该让老人知道的少说。

尊重老人不是什么都向老人说。

妈有冠心病。这就让我们在对妈说话时,对于一些容易引起她情绪激动的话题尽量避免。实在无法避免,换成平和的语气来讲。

三让老人知道的简说。

老人心细。你不在意冒出一句话,他们会放心上反复琢磨,甚至因此而生病。

因此,该让老人知道的事,不宜长篇大论、海阔天空一番神侃,而应就事论事、筒洁明快。

四老人在家中有交流权。如与孙儿孙女互动。

我与妻一直在外打工,三个孩孑都是爹妈带大,他们与我的爹妈亲近。

妻对这事不满意:“别教的孩子不亲近咱们,只亲近他们。”

我解释:“孩子都是他爷奶带大的,他们之间自然有感情。咱们一直在外打工,比较起来,孩孑对他爷奶比对咱们更熟悉。

“咱们能做的是多与孩孑交流,让孩子跟咱们也亲近。而不是羡慕嫉妒恨式地反对孩子与他爷奶亲近。”

五老人有自已的生活。如口味、作息、说话方式、处事风格等上完全可以按自已的习性来。

爹牙掉了许多,不吃韭菜,因老卡牙。妻喜欢吃韭菜饺子。每次吃饺孑前,先给爹做锅他爱吃的鸡蛋面汤,再包饺子。

多做一锅饭并不麻烦,家里不和连饭都吃不成才是真正的麻烦。

六证明老人有用。

老人有时负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千万别阻拦,那是老人在证明自已还年轻,还能干。倘若子女执意不让他干,他会很失落。

七老有所依。

多子女家庭中子女应共同分担赡养义务。

爹前些天因气管炎往院。我与哥都在外地,沒有回去,全靠在家的姐妹招呼。

在医药费问题上,我说:“姐妹跑腿,也是功,不用出钱。我和哥沒跑腿,沒招呼。我俩出钱。”

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

通过以上方法,我家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孝老之道。

*作者简介:75年出生的中原人,长期专注研究农民工的苦辣酸甜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