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古人好鸿雁传书,仿佛令深情插上羽翼,也赋予了衡阳雁城之名,和许多颇为传奇的想象。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衡阳的追随与向往从未停歇,尤其到了崇尚山水的宋代,范仲淹、辛弃疾、秦观、范成大、戴复古……纷纷借衡阳雁之名表情达意,更显这片热土情思缱绻。

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揽湘江之峻秀,聚潇湘之璀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温和湿润的气候为大雁南飞停留于此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历代诗词的传诵,衡阳雁渐渐被赋予了各种情感使命,成为艺术的主角。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向来让人咏叹。每每读及至此,就会想象,当秋意悄然而至,成群的大雁开始往南迁徙,它们越过崇山峻岭,飞至湘江中游,觅得一个山清水秀、温暖如春的去处。雁群盘旋,择一山峰栖留,这里就是衡阳回雁峰。

  回雁峰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来到回雁峰景区,入山门,进内院,错落有致的山石上藤枝掩映。唐初诗人王勃描绘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凄美之景跃然纸上。如今这句诗镌刻在回雁峰石壁上,供世人感怀。

苏轼被流放黄州写的词(湖南衡阳在古代有多受欢迎)(1)

唯有南岳独如飞

  包括回雁峰在内的衡阳七十二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聚南岳之气。

  在中国所有的名山中,南岳可谓一枝独秀,清代学者魏源遍游五岳后赞叹:“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树,无山不绿。走进南岳,就走进了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中。古树、古寺、古亭、古碑刻,都以不同的姿态演绎着南岳的绝代风华。有时走进丛林深处,倾听流水潺潺,在晨钟暮鼓中思量人生,也别有一番滋味。

  衡山具有独特的诗人气质。李白“仗剑出国,辞亲远游”,曾诗赞衡山: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诗中描绘了夜色中衡山的苍翠之景。祝融峰上,雪舞风回,山峦与星月同辉。此番好景之中,那些愁绪,终将随八百里烟波的洞庭渐渐飘散……

  是的,当你抵达祝融峰顶的那一刻,便顿时豁然开朗。在此极目四望,峰高眼阔,胸怀无际。

  难怪无数人为之倾倒,唐人韩愈还曾高呼:“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一首《游祝融峰》,将这片烟云风情写意万千,着实美妙。

编辑 | 栖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