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重荫

  与我一同在外的人,都难得回老家,她们对我的“亲乡行为”理解不深,认为这有点神经质。但我还是执着地努力地要回去,不怕走几十里曲里拐弯陡峭崎岖的山路。尽管多数时候累得腰酸腿痛,疲惫不堪象个落泊还乡的浪人。  

乡村家乡的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1)

乡土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

  我乐意这样寂寞前行,深入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确是因为故乡一直在给予我深情的问候,真挚的祝愿,以及灵魂的抚慰。它可以将我的风尘困倦御下,轻轻地抚拍我的伤痛,直到我忘却所有的不快与烦忧,沉入温情脉脉又舒适安祥的山乡夜梦……  

  当一带气势的远山在迷雾中朦胧,或在夕阳下沉醉,一种亲近的欲望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那条山路从陡峭的山崖口耷拉下来,旁生出丛丛叠叠的青藤老树,伴着些许水流声与山雀的鸣啭,象一幅古朴苍幽的山水画,向尘寰展示出它的亘古绵长、空灵清峻。山脚,一片片坡地生长着诱人的庄稼,滴落的汗水终于被金黄的收获所替换。撒落在树荫里,或竹笼中的一幢幢村舍,在鸡鸣狗吠声中热闹,升腾起一柱柱缭绕炊烟,霞光里格外柔美养眼。石板路边的条凳上,附近的农家为路人摊凉了的苦丁茶,免费的,随便你喝个痛快。这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喝一杯砸砸舌各自西东,却在一生中留有余味。  

乡村家乡的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2)

乡土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

  路上多半要相遇熟识的老乡,我喜欢听他们天南地北的瞎吹,包括农事上的琐琐碎碎以及乡村新近发生的趣闻怪事。苦寒的山民,因了这一路的贫嘴贫舌,减轻了肩上的担子,御下了心灵的负荷,快乐由此而变得纯粹。我对他们怀着感佩之情,是他们的勤劳善良养育了人间美好的品行,是他们的朴实厚道固守着大地的春华秋实。与这些粗手大脚的人打交道,人性变得真实,情感变得丰厚,心地变得宽厚仁慈。  

  山寨门,总是在蓝天白云下清醒着,还不时吐纳着山风啸雨,门楣上的字迹几乎被岁月掩埋,但它却努力地显示着历史的深邃浩茫。山民们常坐在寨门的石凳上歇息,闲聊,休整人生——彼此随和着,奉承些收存发财之类的好话,再坦坦然然地回家,继续划算着明天的生计。  

乡村家乡的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3)

乡土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

  进了寨门,整个身影霎时变得清瘦起来,于峰峦叠障中感觉轻灵飘逸。连绵的苍绿群山生发出一种撼人心魄的气势,将人性的弱点淡化,将生命的蓬勃朝气唤起——如果你不再贪恋红尘,尽管在这山峦中遗世独立,活出一种别样滋味。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扑面清风阵阵透来,吹皱了万亩田畴间的层层绿浪,散发出诱人的草叶气息。蛙鼓与鸣蝉不甘寂寞了,此起彼伏地喧嚣着,在空荡的天地间充盈弥漫,成了广袤乡村时空的主宰。  

  小路变得越来越熟悉,亲人的气息一步步接近。那条耕牛刚在牛滚凼中滚过水,湿润的身板变得轻松安逸。几只鸡崽从竹林边找上路来,准备赶往老窝里过夜。一群鸭子点着头摇晃着身子,排着队列向熟悉的灰屋里团堆歇息。我逗着圈子在庄稼地边转转,因为家里人还在山边地角劳动着。只要我出声一喊,他们准能听出我的声音,必然提高嗓门喊:“哎!我在这点!等会儿,我马上回来!”——那声音热乎得令人激动,让人安慰,叫人想念。晚风夕照里,我的亲人们背着草,挑着担,捆着柴回家了。他们气喘吁吁来不及御下身上的担子,就忙不迭招呼我进屋歇息。自然,又是一回欢喜,一阵好说,一顿好吃,一夜好睡……  

乡村家乡的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4)

乡土散文:深入故乡的感觉

  我喜欢到邻居、亲戚处走走,听听他们经年的希望,收存,贫病亦或灾厄。就算帮不上什么忙,也能谈谈心,打打气,给平淡的日子添点喜庆——我也好诉诉心中的苦闷,说说外面的变化,寻求一种妥贴的安慰。  

  我较为熟练地参与家人的劳动,当然我只是在温习功课,从前干活的经历一直让我受惠。我的父辈就因为劳动,活得自尊自重,活得健康开朗。他们的举手投脚、肩担背磨看起来并不机械,而是一种劲韧的强健的体育锻炼。劳动使人充实,进步,勤勉,乐观自信——能劳动还是一种福份,上苍总是怜恤赐恩于终日劳作的人们,衣食无忧安宁自在——更何况,这劳动着的背景如此深宏广阔,如此山明水秀;足以让劳动变得诗意而情趣,让劳动下来的歇息变得温馨滋润又宁静酣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