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晚的常客,三十多年的春晚看下来。

派爷敢说。

有些台词已经深深刻进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根本无法正常读出来。

不信?

那就来挑战一下。

宫廷玉液酒,_____。

竹板这么一打呀,_____。

下蛋公鸡,_______,__。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1)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2)

怎么样,DNA是不是狠狠动了?脑海里是不是自动浮现下半句了?

还没?

那就请上终极王者——

难~忘~今~宵~

这都能做到不接着往下唱的,算我输!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3)

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39年下来,春晚已经是每位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也逐渐成为了大家一年中最重要的情感寄托。

回看那些年的春晚, 可以用多元且包容来形容。

我们能看到针砭时弊的反讽。

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39年下来,春晚已经是每位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也逐渐成为了大家一年中最重要的情感寄托。

回看那些年的春晚, 可以用多元且包容来形容。

我们能看到针砭时弊的反讽。

早在1986年春晚中,李婉芬和周国治出演的《送礼》,就已经率先讽刺了近几年严打的贪腐之风。

周国治饰演的商人为了获得下海经商的资格。

分别去赵钱孙李四个局长家送礼打点关系。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4)

还有1994年黄宏和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更是横跨了十几年的神预言。

两个老同学在火车上见面,为了叙旧,两人拿出名片当作扑克玩,头衔大的管头衔小的。

每把牌都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讽刺。

一人出著名演员,另一人拿出小报记者给管上。

因为不管演员再著名,也怕小报记者编的桃色新闻。

今天说你有外遇,明天说你打离婚,后天说你插足第三者,分分钟就能把你搞臭。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5)

一人拿出三流歌星,出场费五十万。

一场演唱就抵得上厂里半年的产值。

嘿,巧了,这和一爽几百万不正好对上了吗。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6)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7)

不过不怕,另一人拿税务局局长管上。

毕竟,挣得再多也得照章纳税。

这把偷税漏税的事预言了谁,派爷不说,懂的都懂。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8)

当然,春晚还不仅有深刻的内涵。

输出的梗更是走在时代前沿,经久不衰,如今依旧好用。

比如,史上最强小品陈佩斯与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

形容一个人的谄媚。

那必须是“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9)

虽然现在打出整段话都得自动和谐。

但用“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来形容意想不到的背叛正合适。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10)

还有本山大叔在《卖拐》中“要啥自行车”名场面

知乎中的顶流身世想公开(国民顶流还是非她不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