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看懂红楼梦 啸风解红楼02:读懂红楼梦必备的三种知识和能力(1)

红楼梦,百年来被无数的红学家和红迷反复解读,这块红地已经被千百次的耕耘了无数次,但是秘密挖掘出来了吗?好多专家和伪专家都言之凿凿的说他们解密了,实实在在的解密了,还有是什么惊天解密的说法,解读红楼梦秘密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看不到秘密的干脆就说根本没有秘密。但是这本书最核心的秘密还在那里隐藏着,不动声色的看着世人穷忙活。前面说过红楼梦研究分为好多派别,最重要的是考据派和索隐派。读懂红楼梦,最关键的是把考证派、索隐派联合起来,索隐派找有无,考据派辨真假,两派共同探索文本和和诗词曲赋里隐藏的秘密才是正路,可是两派长期以来死磕,各个派别下都聚集着好多大师互不相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红楼梦的秘密就被耽误下来了。

要读懂红楼梦,第一点必须具备包括道教和佛教等宗教知识,地理学、医学、植物学、花卉学等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还有数学、诗词曲赋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人文知识比如中国传统哲学及百家姓等知识。传统哲学层次的知识有阴阳、五行、老庄哲学等。阴阳五行是古代非常重要的概念,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全书开始就借用女娲补天、太虚幻境等神话传说,《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书中还有无数的吟诗、作赋、对联、联句、拟匾,更有灯谜、打牌、酒令、看戏、点戏、说书、赏音、品笛、丹青描写来指明真相。另外,红楼梦内容章法结构之对称,是曹雪芹固有章法和对称。 如果我们用“对称”概括各章节内容,则红楼梦里许多谶语式的语言表达,都可以搜集来为“对称”两字作佐证。同时还要注意梦境,脂本《石头记》中,作者反复提醒阅者要注意到“写梦写幻”的地方,凡书中“写梦写幻”之情节,都是“绝大关键处”。以上列举的才仅仅是读懂红楼梦的很少一部分知识。

鲁迅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里恰恰给了我们阅读红楼梦的重要线索。书中设立了两个世界,一是天上的太虚幻境,一是地上人间世界的大观园,总体构成一个网状平台,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个平台上演绎出一出出悲欢离合。 红楼梦中还有众多关于结社、吟诗、联句、拟匾额、题对联、拆灯谜、行酒令、听说书、看本戏、赏音品笛、丹青绘事的描写,这些都起到了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构成阅读导向作用。

读懂红楼梦的第二点,要具备有分辨真话假话的能力和挖掘真相的能力。

红楼梦是诗词类的百科全书,它包括“诗词曲赋”及以外的各种韵文稿体裁。红楼梦以诗传情,以诗解意,而且写法独特。曹雪芹把他想告诉世人的秘密基本上都隐藏在诗词里,不懂诗词曲赋或者说不屑于研究诗词曲赋的人一辈子都在红学的外围徘徊,终生无法探知红楼梦的奥秘。

戚蓼生可以算是第一个读懂红楼梦的人,请看他的说法:

戚蓼生序(全文):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作为读懂红楼梦的第一人,戚蓼生序不但点出红楼梦是神奇之书,真正读懂的人寥寥,而且指明了读红楼梦的方法,就是细细研读,分清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在文本中的应用和诗词歌赋等文体的真正含义。红楼梦开始就提出真事隐,假语存,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因此阅读的关键是一定要把隐藏的真事和真人找出来,把真话假话分清楚才真正看懂红楼梦。从这个角度讲红楼梦基本上就是一部谜书,受创作背景的影响,在情节安排极其严密的同时在人物描写和叙事方面写的很隐晦,红楼梦里多种隐写手法,朝代和纪年及故事发生的地方隐去了,一些很关键的名字、出身和行为隐去了,隐去人物的性格、命运暗藏在诗词歌赋、谶语、酒令里等待发掘。众多人物的年龄和生日模模糊糊从贾母开始一直到贾兰巧姐等人的年龄忽大忽小,也是为了掩盖不想别人知道的事实。

红楼梦人物几乎所有人都是真话假话一起说,让人辨别不出真假,包括贾母在内有时候说话都云里雾里,虚虚实实。有些话是真话,看上去却是假话,有些话看上去是假话,其实却是真话。比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清虚观的张道士对去清虚观打醮的贾母提起了宝玉的婚事。贾母在听完张道士提亲的话后,故在只字不问张道士女方条件的情况下,贾母当即发表自己的看法,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这就是说,贾母一口回绝了张道士的提亲。这里的和尚之言很明显就是一个谎话。相反,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贾母曾如此夸过宝钗:“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许多人以为这里是谎话,却不知贾母在这里说的是真话,四个女儿除了迎春探春惜春外,还有一个巧姐。作者独创的写作手法使大观园众儿女的个人身世和命运走向等都处于一团团迷雾之中,而解密的地方则隐藏在包括诗词歌赋、耒文、谶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古典文学式样里。如此凭空设迷,迷中有迷,迷中套迷,旧迷未解又出新迷,为了设迷不惜文字设置烟幕和陷阱,眼看着谜团将解马上插入其他情节,或者有人出场或者有人出言打断,使秘密继续隐藏,即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这里罗列几条辨别真话假话的基本规律:

1. 思想朴实纯真的人说真话的多,没有心机的人和性格直爽的人说真话的多;

2. 思想老成的人、心机重的人、有私心和必须有所隐瞒的人假话多,反之真话多;

3. 一个人在突发紧急事件中或在情绪激动时的真话多,反之则假话多;

4. 你证我证是文中宝玉题的一偈,乃佛教用语,其实也可以用来鉴别真话假话。凡是一个人说的话没有附和者可能有真有假,一件事情大家齐声赞同基本上就是真事。

只有把那些假话从文本里剔除了,索隐派才有发挥作用的场所,不然毫无意义。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索隐的作用就是从那些看起来很模糊的线索里,从那些看起来地位低微的丫鬟的言语里,从那些隐隐约约的戏词里,从那些若隐若现的诗词曲赋里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鞭辟入里的分析。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这对红楼梦文本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正如脂砚斋所点明的,作者为了规避文字狱、为尊者讳等目的,有目的而且系统性的运用曲笔,对容易暴露朝代纪年、故事发生地、人物等信息采取谐音法、分身法、合身法、拆字法、反照法、一击两鸣法、层峦叠翠法、金针暗渡、金蝉脱壳....等等多种写作方法进行遮掩和信息屏蔽。除了以上大家都熟悉的,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红学著作里看到和读到写作手法,这里增加两个一般人不知道的手法:叠述和分述。所谓的叠述,就是将性质相同但有分别的多个事物比如过去的和现在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进行描述以混淆视听,比如贾宝玉屋子里南方的床和北方的炕一起描述,丫鬟给贾宝玉打理的发型是明朝和清朝发型的综合,就连秦可卿的葬礼都是两个人葬礼的综合。为什么明明是明末清初的事情,我们看不到惨烈的战争场面,听不到战马嘶鸣?因为明朝和清朝的故事被没有任何拼接痕迹的被叠述了。所谓的分述是指为了同样的混淆视听的目的,在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里,看起来是描写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其实是描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和事。比如红楼梦第五回曲子乐中悲写到: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前后的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和后面的厮配得才貌仙郎就是一个矛盾,显然这两句说的是不同的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有第三十二回金钏投井死后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这里金川死了显然是一件惨事,王夫人却说一桩奇事,显然这里也是分述的手法。大观园的描写就是综合运用了叠述和分述的手法,很显然大观园是南方和北方好几个园林的综合,单凭规模、建筑、花花草草及个别的景物,是很难说大观园就在北京的哪一处或南方的哪一个地方的。

解密红楼梦,以上三点是关键,作为读者要通读全文,抽丝剥茧,在红楼梦里那些不起眼的地方和不起眼的角色那里寻找出蛛丝马迹,经过深度推理和前后整合就可以发现秘密。天干地支是线索,诗词歌赋是线索,不合常理的情节和话语是线索,就连百家姓也是相当重要的线索。推理众多谜题的基础必须是真实的,这里说的基础首先说故事发生的大概年代和地点。虽然作者采取了隐晦曲折的手法,但是明亡清兴的历史大格局是一定的,因此时间定于明末清初是恰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回里的地陷东南,应该就是南明政权被满清推翻而不是崇祯政权的倒台,如果地陷东北就是指满清军队攻入山海关,如果地陷西南就是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造反,地陷西北就是李自成长安称帝。红楼梦可能发生的地点有三个,一个是京都长安,一个是江南金陵也就是南京 ,还有一个是北京,根据作者假借宋朝宁国府和荣国府的构思,以及前面描述的叠述等方法分析,故事地点应该隐写的是北京。作者写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后世之人看懂,因此在设迷的同时给了解密的钥匙,其他关键的谜题,该遮掩的地方一再遮掩,该提示的时候不断重复和指引,有的很难懂的地方作者是直接或者很委婉的给出了答案的,比如至今困扰万千红学家和读者的贾宝玉的大名的问题,在第一回好了歌的解注里,在展眼乞丐人皆谤后面有甲侧:甄玉、贾玉一干人的字样,贾宝玉的大名就叫贾玉,甄宝玉的大名就叫甄玉。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只准照背面,不可照正面,作者借道士之口说“要紧、要紧!”就是在叮嘱读者:看《红楼梦》,一定要看反面,不要看正面。脂砚斋要求读者:“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深入读懂红楼梦,第一层就要读到满纸荒唐言的阶段,第二层要读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阶段,如此方可以知道有无和真假,第三层要读到一把辛酸泪的阶段方告第一个轮回结束。

本作品系列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引用而非概述和转述,不如此就无法体会红楼梦语言的精细和鬼斧神工的手法以及艺术魅力,不如此就无法解开红楼梦中的诸多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