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里,有几个市井无赖的小人物,其中不得不提一个叫牛二的。

水浒传牛二的真实身份(小人物的命运二十)(1)

这厮在东京城中是有名的“没毛大虫”,典型的街头混混,专门负责在街上撒泼耍混、行凶闹事和恃强凌弱。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仗着这句金科玉律,牛二在街面上混得是风生水起,谁也拿他没办法,只得忍气吞声,纷纷躲避。

牛二在书中最经典的出场,与“青面兽杨志”有关。《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是全书的精彩之处,其中也少不了牛二的衬托。

杨志本乃名门之后,祖上是赫赫威名的杨家将,因其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而在江湖得名“青面兽”的外号。因为家道中落,尽管他从小就习得一身武艺,但因朝中无人,故而只做了一名下层军官为生。

当时,宋徽宗治国无方,但是却喜好附庸风雅,收集奇珍异石,他非要用南方的奇石在汴京堆砌一座万岁山,以供自己玩乐。殿帅府派出十个基层军官,分别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回京,其中就有杨志。

其他的九个军官,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回来述职,只有杨志偏偏在过黄河时,遇到风浪打翻了运石船。真的感慨“命苦不能怨政府”,杨志不得已,只得空手回来请罪,太尉高俅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借机狠狠地羞辱了杨志并把他赶出了殿帅府。换句话说,杨志失业了!

水浒传牛二的真实身份(小人物的命运二十)(2)

杨志想要重新打点,为自己谋得一份差事,但家中再无银钱。万般无奈之下,杨志只得决定卖掉祖传的一把宝刀,他来到市集后,羞于吆喝卖刀,只好在桥上“插标卖刀”,要价3000贯钱。由于实在太过于价高了,所以无人问津,除了引来了大名鼎鼎的泼皮无赖牛二。

先来了解一下,这3000贯钱是个什么概念?

在古代,为了方便使用铜钱,都把它们用麻绳穿起来,1000枚铜钱穿为一贯。3000贯铜钱,就相当于300万枚铜钱,好天文的数字。

我们都很清楚,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官员俸禄比较低,而宋朝的官员俸禄是比较高的。据《宋史·职官志》记载:

“宰相、枢密使每月俸钱三百贯,大县县令每月俸钱二十贯,小县县令每月俸钱十二贯。”

水浒传牛二的真实身份(小人物的命运二十)(3)

即便是俸禄较高的宋朝,宰相每月的工资也就300贯钱,而杨志的一把刀居然售价3000贯,相当于宰相十个月的工资。比照北宋时期的物价,一贯铜钱大致能购买到150公斤的大米,3000贯钱也就是折合45万公斤的大米。

以这样的巨资出售一把刀,难怪会引来牛二的关注。毕竟,这种天价的宝刀,牛二先生也很好奇,当然得亲自瞧一瞧了。

牛二美其名曰要试刀,实则就是各种调戏和消遣,当他玩弄够了,便要抢夺这把宝刀。此刻的杨志是最落魄的时候,因而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可是,这个牛二却是得寸进尺,一再挑衅,最终彻底惹怒了杨志。于是乎,刀光一闪,牛二倒在了宝刀之下,果然如同杨志所说——“刀身滴血不沾。”

杨志的确是条好汉,敢作敢当,不像其他的梁山匪寇,杀完人赶紧跑路。杨志并不逃走,只对围观的众人说到:

“我杀了人,你们陪我去自首吧。”

于是众人跟随杨志来到府衙投案自首,帮着杨志作证。官府上下也早已对牛二超级无语持续中,暗中庆幸东京街头从此少了一害,所以没有太过为难杨志,更没有让他偿命,判决结果非常轻,仅仅是发配到北京大名府的留守司充军。

而且,因为杨志帮众人除了牛二这个社会的大害,纷纷为杨志送行并捐钱作为盘缠。看来,牛二最大的作用,就是凸显了杨志的高大。

事实上,大名府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去处,此地的地方官梁中书,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而且!这个梁中书,之前还认识杨志,听说过他的大名,所以很快就把杨志留在身边使用了。就这样,苦于生活没有着落才卖刀的杨志,杀完牛二被充军后,竟然实现了自己再就业的目标。

水浒传牛二的真实身份(小人物的命运二十)(4)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刻画牛二这个小人物,他最大的作用恐怕就是证明了那口刀“滴血不沾”吧。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