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邬斯大人

字|1950字,阅读用时4分钟


权力一直是一个无比诱人的东西,它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赵雍在列国忙于征伐、无瑕东顾之际,开启了自己的军事改革。通过胡服骑射,赵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赵武灵王没有英年早逝(赵武灵王壮年惨死)(1)

正在赵国对外取得一些列军事斗争的胜利之时,四十二岁的赵雍却选择了禅位于公子何,即后面的赵惠文王。然而退居二线的赵雍却在之后不久又重新有了做王的打算,他希望通过在赵国构建赵王何与自己为核心的“二元政治”来重新获得王权,结果却因此生乱,活活饿死在沙丘。

废长立幼,引发宫廷祸端。

宫变的起因该从赵雍废掉太子章开始。公子章作为赵武灵王的长子,本身就不错,也颇受恩宠。跟随父亲征战多年,做出了不错的政治成绩。加之这位儿子很像自己,所以赵雍就更喜欢这个儿子。而且他本身就比较孝顺,比较能干,所以已经初具一个为王的资格了。

但是这一切都因原配去世,新欢吴娃到来改变。吴娃作为赵雍的第二位妻子虽陪伴自己时间不长,但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所以也深受他的宠爱。并且,这位妻子给他还生下了一个非常聪明乖巧的儿子,公子何。爱妻吴娃临终之际,向赵雍求了一生唯一一恩典,即立儿子赵何为赵国新君。赵雍不忍拒绝,所以狠心废黜了公子章。

如此一改,便出了大事,也让两个往日和睦的儿子开始走向对立。虽然被废之后,公子章依旧对赵雍孝顺,但也深受打击,一蹶不振,也因王位更替之事逐渐和父亲、弟弟疏远。这也就为赵国日后的内乱埋下了祸根。

禅位公子何,退居二线,心有不甘,重萌称王之意,着手反攻。

灭中山、退林胡、收楼烦突显赵国强大,也让赵武灵王功成名就、举世皆服。此时的中原,或因诸侯国内乱,或因混战,实力都有所衰弱。置身事外的赵国则因此崛起,实力最强。

本该逐鹿中原,但鉴于赵国前几代国君的继位教训,所以赵雍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实现赵国权力的平稳过渡。而且他禅位的初衷是构建赵国二元政治,儿子主内,自己主外,两人都是国君,只是他不再需要“赵王”的称号。这样一来,他可以专心对外做军事斗争,一旦自己死亡,赵国也不会发生内乱。

但是国无二主,他的想法无疑有些天真理想。所以在他禅位之后,自己的想法也逐渐落空。此时的赵国实力很强大,对外形势也一片大好,所以他再也忍受不住失去权力和名位之后的痛苦,开始考虑重新执掌赵国朝政。

因此第一步他想到了扶持废太子章,章和自己长期相处,再加上自己有愧于他,所以打算分其代郡,并让公子章称王。但是他的想法在告诉赵王何的老师肥义后,便遭到了反对。此时的废太子章也因为近臣的挑唆,开始不再安分,又有了重新夺回王位的打算。再加上赵雍对母亲的无情之后,更让他坚定了重夺王位的斗志。

肥义意识到情况不简单,便把赵雍的想法告诉了赵王何,何也认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防卫事宜,以免发生不测。赵雍在被肥义拒绝后,心中不快,将此事告诉了儿子章,想借两个儿子的内斗重新掌权。

赵武灵王没有英年早逝(赵武灵王壮年惨死)(2)

赵国朝政波云诡秘,内战一触即发。

赵王何召集所有可靠朝臣,先发制人做好了应对冲突的准备。并让李兑、公子成驻军京外,作为策应,随时起兵勤王。公子章、赵雍也没闲着,开始了反攻。赵雍以在沙丘看墓地为名,让两个儿子随行,想借沙丘行宫之便软禁赵王何,从而达到自己重新掌权的目的。

很快,赵王何意识到了情况不对。肥义孤身入沙丘行宫,被公子章等人所杀。赵王何获悉后,非常愤怒,于是派兵包围了沙丘行宫。

一场内乱终究还是未能避免。

宫变失败,公子章被杀,武灵王赵雍饿死,赵国内乱平定。

被围之后,双方激战,公子章和党羽被公子成、李兑诛杀。考虑到了赵雍的地位和身份特殊,所以公子成觉得赵王何不便出面处理,所以将赵雍软禁在沙丘行宫。

行宫余粮有限,再加上公子成三个月拒绝为赵雍供水供粮,所以赵雍就活活被饿死了。一代霸主赵武灵王赵雍殒命沙丘行宫,随后赵王何厚葬其父,赵国内乱平定。

如果赵雍不废太子章 ,那就不会引发两派血拼;如果禅位之后好好养老,不考虑重新夺权,那么就不会酿成沙丘惨剧。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已选择退位,那就该让公子何处理一切军国大事,偶尔参谋一下也行。但他断不该有了重掌大权的心思,王权面前,没有多少人会选择让步,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赵惠文王借助肥义、公子成、李兑等人,用铁腕手段平定内乱,处死公子章、饿死赵武灵王,虽然残忍,但对于赵国的稳定和和平则是必须要采取的手段。

而且赵惠文王在当时才只有十几岁,对于沙丘宫变他确实没有完全自由的处置权,所以如果要将父亲之死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年幼的他,也不太合适。对于统治者而言,有些事情虽残忍但又不得不做,这就是为王为帝者的不幸之一。

赵武灵王自诩聪明,当初的设想也很好,既可以实现赵国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又能在帮助公子何坐稳王位,避免前代的历史教训。但他忽略了王权的自私性和残酷性,想法过于理想化,所以也没有想到现实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期,最终落的个活活饿死的下场,让人不禁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