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来临,专利当然也要走国际化道路其实,这条路已经走了很久了一文串起专利国际化的历史,提示未来发展,并介绍优先权、PCT国际申请等实用知识要点上篇回顾《可深了丨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发展(上)兼解优先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pct专利申请的好处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pct专利申请的好处有哪些(可深了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发展)

pct专利申请的好处有哪些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来临,专利当然也要走国际化道路。其实,这条路已经走了很久了。一文串起专利国际化的历史,提示未来发展,并介绍优先权、PCT国际申请等实用知识要点。上篇回顾《可深了丨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发展(上)兼解优先权》。

04 《专利合作条约》和国际申请

1970年,在美国华盛顿, 35个国家签订了《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PCT条约对跨国专利申请做了进一步协调,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当前,绝大多数跨国专利申请是通过PCT条约完成的。

PCT条约主要涉及发明专利,不涉及外观专利。

主权国家方可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缔约成员。中国于1994年成为PCT成员国。目前PCT条约已经基本覆盖所有主要国家,成员国超过150个。PCT条约目前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负责维护,条文、成员国等情况可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网站(www.wipo.int)上查询到。

通过PCT条约提交的专利申请通常被称为PCT申请、国际申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负责PCT申请的管理,并委托各PCT成员国的专利局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PCT申请本身不产生专利权。申请人须在规定期限内,以PCT申请为基础在PCT成员国提出进入国家阶段的请求,形成国家阶段申请,相当于在该国正式提出专利申请。国家阶段申请经该国专利局审查通过,即可在该国获得专利权。相对于国家阶段申请,PCT申请也常被称为国际阶段申请。

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并不统一,通常为30个月。即,专利申请人可以利用PCT申请达到延长优先权期限的效果:将《巴黎公约》规定的12个月延长到PCT条约允许的约30个月。

例如,作为首次申请,某一中国申请人于2000年6月1日在中国提交了一件PCT专利申请。他可以最迟于2002年12月1日在日本提交该PCT申请进入日本国家阶段的请求,相当于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该日本国家阶段申请的申请日仍然是PCT国际阶段的申请日,2000年6月1日。

一个PCT申请可以在多个PCT成员国并行进入国家阶段,形成多件相互独立、分别由各国管辖的多件专利申请,也就是形成覆盖多个国家的专利族。各个国家阶段申请在通过该国专利审查后在该国家获得专利权。作为国家阶段申请之基础的PCT国际阶段申请,如前所述,其本身不能获得专利权。所以,例如“国际专利权”、“PCT专利权”的说法存在概念错误。

如果申请人没有利用PCT申请,而是通过主张巴黎公约优先权直接到其他国家提出专利申请,这种专利申请一般被称为巴黎公约申请或直接申请,以区别于PCT国家阶段申请。某一国家的直接申请和PCT国家阶段申请只在提出专利申请的程序路径上存在区别,在该国专利审查、专利授权的操作层面上没有实质区别;专利授权后的法律效力也没有区别。

依照程序,申请人有机会在PCT国际阶段修改申请文件。但是这种修改的实际价值通常不大。申请人大多选择在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时,结合所进入之国家的具体情况 ,再考虑做必要修改。

PCT申请为申请人提供的主要便利在于:变相延长了优先权期限、提供检索报告。善加利用,可以为申请人减少盲目性和浪费。

变相延长优先权期限 ▼

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时限通常是优先权日起30个月或更长。而巴黎公约申请只给了主张优先权所允许的12个月。该时限的延长对申请人极为有利。

因为,启动国家申请的成本很高。通常:

发达国家一件专利申请平均成本约在6万元到10万元,发展中国家专利申请成本通常相对较低;

一件专利常要在多个国家布局,通常,发达国家因其市场最有商业价值而最值得布局;

一件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通常在2到4年之间,将国外、国内及翻译等各种费用均考虑在内,约5到7成的费用发生在提交国家申请的前后。

国家阶段申请可以延迟至30个月,意味着相应费用给申请人带来的现金流压力相应延迟。

更重要的是,申请人有更长的时间观察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更准确地评估专利申请的商业前景。对于难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利申请,可以在产生后续较大成本之前果断放弃,减少损失。事实上,极高比例的专利没有走完生命全程即被权利人主动放弃。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和技术演进越发清晰,可以清楚判定诸多专利已经不再有商业价值。

此外,在专利申请策略上,30个月的时间为“投石问路”策略提供了可能。现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国审查员可以迅速获得其他国家同族专利申请的审查进展,多以主要国家的审查情况为参考,形成了同族专利在各国的审查授权结果高度趋同的客观情况。相应,使申请人可以选择一个主要国家,例如中国,“投石”,即,先推进专利申请,在30个月期限结束前,即使所投之石尚未落地,指即使尚未授权,将落于何处也已经较为清晰了,使他国同族申请之结果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申请人再决定是否进入其他国家。“投石”的专利申请可以是作为国际申请之优先权基础的国家申请,其审查进展通常快于国际申请的国家阶段。

提供国际检索报告 ▼

依照程序,PCT国际检索单位应就PCT申请做专利性检索,向申请人出具国际检索报告。

专利性指使专利申请获得授权或使专利维持有效的法定实质性条件,主要包括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专利性检索,通常指专利申请提交后,为了由专利局审查员评估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以找到相关对比文件为目的而进行的检索。

检索报告中会列出相关对比文件。

参考国际检索报告,申请人就能够更好地预估专利授权前景,调整专利申请策略。

如果申请人认为前景不好,PCT申请在程序上允许申请人及时撤回专利申请,且专利申请不会被公开。从而申请人仍能将相关技术作为技术秘密来保留。如果申请人不利用程序机会撤回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将被公开从而成为公知技术,也就不可能再构成申请人独享的技术秘密;如果公开的专利申请未能获得专利权,则相应技术成为公有技术。

专利性检索对专业能力和专业工具的要求较高。如果申请人在中国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与国际检索报告同等水准的检索,费用在人民币2万元左右;而委托专业代理机构提交PCT申请的总费用在人民币1万5千元以下,其中包括官方费用和代理机构的代理费。国际检索报告的费用也已经包括。

0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简称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担负着建立、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职责。

《知识产权协定》之前的《巴黎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侧重于便利跨国专利申请,努力统一和规范了专利类型和申请程序,重心在于权利的获取。《知识产权协定》侧重于协调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机制,重点在于权利的运用和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知识产权协定》设计成形的主要支撑机构。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非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足一定条件的关税独立经济体即可加入。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自1995年起即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06

未来

专利制度等知识产权制度,其初衷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兼顾效率和公平,关键在于调节好发明人、原创者的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的平衡。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各国间的联系和贸易必然越来越紧密。相应,知识产权必然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各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需要更为开放地融合发展,实现顺畅对接。这将是一个漫长、充满反复的过程。此即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问题。

在操作层面,继《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知识产权协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推动各国专利实体原则的统一,具体指新颖性、创造性和侵权成立的判定原则。专利实体原则直接触及各国司法主权和重大现实利益,因而其推进更具有挑战性。此前专利国际化合作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专利程序的国际化统一和专利保护原则的统一。

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中国在努力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国的同时,将积极地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以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务实合作为抓手,积极维护和发展知识产权多边合作体系,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中的合作。

结语:专利国际化,未来可期!

用知识产权的眼光

看世界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ptal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