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原阳决口,黄水南下借道淮河入海,史称“黄河夺淮”。1855年又在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河水经山东入海,原淮河故道被黄河泥沙淤废断流,淮河彻底失去入海通道。从此,淮河流域变成了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
佛子岭大坝
治淮工地
新中国成立后,伟大领袖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淮河上下游总共修建了佛子岭大坝、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梅山水库四大“蓄水池”,建设了旨在引水至皖西的“史杭工程”。过8年的不懈努力,彻底祛除了为害数百年的水患,沿淮地区再次变成了鱼米之乡。
关于淮河的源头,有南源和北源两种说法。
北源说认为,颍河和北汝河是淮河的正源,源头在河南省嵩县车村镇境内,上源的溪流名为东沙沟,源头高程1329米,以此测算,淮河的准确长度为1252公里,比南源的淮河长度要多200公里,因为水量小,未被认可。
南源说认为,淮河的源头由桐柏山58条支流汇成,一是它在淮河所有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东海最远;二是秦始皇时便在这里建立了淮祠,是历代皇帝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载:清乾隆皇帝两次遣官到这里探源,按照“位高为源,位远为源”的原则,将淮井定为淮河正源。因此,认为桐柏山是淮水真源。
桐柏山地处亚热带现暖温带的过渡带,有完整森林生态系统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景观非常独特,能和华山比险、黄山争秀。
山上峰峦叠嶂,森林密布,溪流交错,很难分辨哪是主流,也引来无数爱好者来此探秘。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河谷。
淮源五井之一,与太白顶上的淮井相通
桐柏山下的淮源镇“桐柏淮河源文化陈列馆内仍存有古老的石碑——淮源碑,正面是明朝的“重建淮渎庙碑记“,背面是清朝的“淮源”。在古老的“淮渎庙”后有三眼井,与太白顶上的二眼井,共同组成了淮河源头——淮源五井。
太白顶
太白顶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势峻峭,景色奇秀,雄伟壮观,远近闻名。
太白顶上有名刹——云台禅寺,是佛教临济宗白云山系祖庭,享有“南方普陀,北方云台”的盛名。寺东侧有大淮井,是淮河源头;井东南30米远石壁间有张良洞,传说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于此;还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观。
太白顶山顶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辟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种,且南北兼容,现已经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红色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