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大侠”吗?

某大师上擂台30秒被业余拳手KO,某MMA拳手应某“少林武僧”之约前往比武,后者事到临头却决定报警……最近,中国武林圈让人觉得辣眼睛的“瓜”着实有点多,无情地击碎了很多人看武侠小说看出来的“大侠梦”。

有人说,在这个功夫再高、一枪撂倒的时代,传说中的“大侠”恐怕再难出现了。这话我不太同意,技术演进到现代,那些真的兼具“武技”和“武德”的人,也会偶尔展露他们的侠影——比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法国人顾拜旦先生。

顾祝同到底怎么样(昱见从约架)(1)

顾拜旦

很多人可能觉得奥运会跟“武侠”的关系实在是有点远,但如果你能穿越回一百多年前,看看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刚办时候的样子,你会觉得它真的酷似西方版的“华山论剑”。当时的比赛项目,除了承袭自古希腊的田径、举重之外,最热闹的就是击剑、射击等脱胎于西方决斗传统的运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射击比赛还采用对抗竞技方式——两名选手身着防护服、站在数米开外彼此射击,谁先打中得分区,谁就晋级下一轮,这几乎就是不会出人命的射击决斗。

是的,这种酷似“武林大会”的奥运会正是顾拜旦的初衷,他就是想用一种和平而公平的方式,让各国的高手们都来比试比试。

故事要从1870年讲起,那一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被新生的德国击败,德国为了羞辱法国人,还将自家的“开国大典”搞在了法国凡尔赛宫举行。这个国耻大概不亚于咱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输给日本人。那一代的法国青年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洗耻,其中也当然包括出身贵族家庭、有着一身“好武艺“的顾拜旦。

是的,如果换在中国的场景下,说青年时代的顾拜旦是个“大侠”并不为过,因为他同时是巴黎五家决斗俱乐部的注册会员,精通击剑、射击等多项决斗技能。

欧洲贵族的决斗传统来自日耳曼人的尚武文化。如果再远一些,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英雄们通过个人单挑解决国家纠纷的传统。决斗传统最为盛行的时期是中世纪,贵族之间经常为荣誉、女人甚至各种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争吵而决斗。决斗的方式与武侠小说中侠客们的对决颇为相似,双方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以刀光剑影来展现快意恩仇,作弊或者以阴招报复对方则被认为没有贵族精神。

到19世纪中叶,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贵族决斗被进一步浪漫化,同时代的大批小说(如大仲马的《三剑客》等)都在渲染决斗的浪漫感。在仇德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顾拜旦,青年时代也怀有一个大胆的梦想,想通过当时欧洲贵族传统的决斗方式在决斗场上赢下德国人,为法国正名。

只不过,他的梦想很快遭遇了现实的无情打击,到19世纪末,曾经在欧洲一度十分兴盛的私人决斗开始被各国政府通过立法禁止。在军事体系工业化和民族主义国家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武勇精神无处施展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