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孙开国

大凡养蜂人,都会把蜜蜂出箱绕花称为“跳舞”。在石门县夹山镇,有位沉醉在这一甜蜜世界的“领舞者”,他就是石门县优酿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覃仕永。

山西省首批最美林草人评选揭晓(甜蜜世界的领舞者)(1)

(覃仕永现场指导农户养蜂)

今年48岁的覃仕永,出生于夹山镇汉丰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6岁职中毕业后,他怀揣梦想南下打工22年,进过工厂、开过的士、办过餐馆,2013年返乡前,已在一家企业干了5年经贸工作。考虑到父母需要照顾,这年年底他走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之所以选择养蜂,是因为覃仕永的父亲是传统养蜂人,每年他都带蜂蜜到广东销售。石门本地每公斤蜂蜜只卖几块钱的年代里,广东那边就卖到每公斤60元,而且不愁销路。

步入养蜂行业之初,覃仕永信心满满。2014年初,他接过父亲的11箱中蜂,又从别人手中购了几十箱,当年发展到100箱,年内收蜜1吨多,创收15万余元,一举成为小有名气的中蜂养殖大户。

开局精彩,中途却遭遇坎坷。一个冬天过去,蜜蜂跑的跑、死的死,眼看又要回归原点。2015年,因为养蜂无法支撑家庭开支,大家都劝覃仕永别再一心想靠养蜂发财。覃仕永却“偏向虎山行”,干脆把之前用来跑运输的货车也卖了,停掉副业,一心一意养蜂。

从2016年开始,覃仕永紧紧围绕技术、质量、市场三大关键要素做文章,一个春天便重振旗鼓。覃仕永的养蜂思路也随之得以拓展——他决定带领更多人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首先让妻子“夫唱妇随”,放弃在外工作,回家给他当“助理”;同步发动自家亲人“入伙”——他的4位哥哥姐姐,有3位跟上他的脚步成为养蜂专业户;然后一带十、十带百,整个夹山镇及周边乡镇处处涌现养蜂人。当年5月,他筹划良久的石门县优酿养蜂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该合作社以“专家组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基地 创客 辐射带动户”为模式运行,现在社员已达近400户,养蜂规模接近2万箱,年产优质原生态有机成熟蜜100多吨。在社员的影响下,各类小型合作社和零星养蜂户比比皆是。

2017年,石门县把养蜂确定为精准脱贫产业。覃仕永欣喜之余,马上带领合作社一班人融入其中,走村串户搞发动,免费上门抓培训,足迹遍布县内10个乡镇67个村。石门养蜂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许多参与其中的农户缺乏人力、技术,刚刚开局便面临失败的风险。尽管他们大都不是合作社社员,但覃仕永马上响应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主动承担养蜂户的委托代养任务,高峰期代养2000多箱。既定的两年代养期内,合作社每年需给蜜蜂户主5公斤蜂蜜,并确保两年后原数交还蜜蜂。为兑现承诺,覃仕永可谓耗尽心血。前年春夏,因雨水太过集中导致蜜源严重不足,根本没有蜂蜜可采,但合作社宁愿自己亏本,也绝不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对于许多特殊养蜂户,覃仕永还长期免费提供蜂箱、蜂具和技术服务。

有人问覃仕永怎么想的,他说:“不管怎么样,我赚钱比他们还是容易些。”

如今,覃仕永主导的合作社已经成为一家集中华蜜蜂产品采集、加工、销售,蜂群培育与销售、蜂王培育与销售,优质有机成熟蜜研发于一身的专业合作社,其研发的“神景蜂”牌五倍子中蜂蜜被2020年中国蜂业大会暨中国特色蜂蜜供需对接会授予“国民好蜜第四届蜂蜜感官品质大赛”银奖。今年4月,国家林草局公布第三批林草乡土专家名单,覃仕永成功获评。

覃仕永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社员达到500户以上,年养中蜂3万箱,年产蜂蜜300吨,并同步开发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石门蜜源丰富,至少可以满足20万箱中蜂的采蜜需求,现在全县满打满算仅有9万箱。下一步,我们计划和全县同行业伙伴通力合作,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将‘石门蜂蜜’打造成继‘石门柑橘’‘石门茶叶’之后的又一特色品牌!”覃仕永,这位甜蜜世界的“领舞者”情真意切地说。

[责编: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