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左手落锤,王小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追光者”,荣获“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省优秀女法官、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最美法官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三次。01
向阳而生,她不是天生好强
王小莉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因出生时的医疗事故,成了右手残疾。但正是因为她没有放弃生活,生活才没有放弃她。再苦再难也要像花儿一样绽放,她成为一名向阳而生的新时代女法官。
“当一名法官!” 执着与渴望让王小莉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准备之中。2006年8月,王小莉以全省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排名第一、面试成绩排名第二,成为江苏省法院系统正式招录的第一位残疾人公务员。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必须要从书记员干起,左手单手打字的不便极大地困扰了她的工作。攻克不便唯有勤学苦练!不想落后,也不想有任何特殊的王小莉还坚持承担庭里内勤工作,通宵达旦练打字,加班加点干好内勤。收发案件、统计分析、庭审记录、卷宗装订、起草文稿……担任书记员的五年期间,王小莉共收发了近8000起案件的材料,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兢兢业业、漂漂亮亮。
2012年,王小莉终于有机会披上法袍,左手落槌,审理了自己法官生涯的第一案。而很快,随着她在审判业务上的崭露头角,一些棘手的案件也接踵而来。
2012年,泰州某知名外资企业因部分员工不服从调岗安排,便以未能通过内部考核为由辞退员工,员工不服劳动仲裁部门和一审法院的结果,提出上诉。
王小莉深知此案不仅涉及当地知名的外资企业,更事关数百名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影响地方的营商环境,还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她直接找到外资企业老总,流利的英语沟通让外资负责人刮目相看,通过有礼有节、据理力争的谈话,双方达成了离职补偿协议,历时一年多的涉外企群体性劳动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因为工作业绩出色,2016年年底,泰州中院党组决定抽调王小莉去组建新成立的少年家事审判庭。家事案件往往矛盾突出,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申诉信访甚至暴力伤害法官等恶性事件。
“有一次,一名案件当事人因为请托说情无果,竟然对我日夜跟踪;还有一次,一名被告因为不满判决结果竟威胁要杀我全家。院里知道后立即让法警支队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说不怕是假的,尤其担心家人的安危。”
王小莉说起,那段时间正好车坏了,步行上下班过程中听到身后有哒哒的脚步声就会脑补不少惊悚的场景,直到打开家门看到老人孩子的笑脸,悬着的一颗心才敢放下!
王小莉说,虽经历过磨难历练,胆量养成还是从当了法官以后:“在法官生涯中,会遇到有极度偏执思维的个别当事人,面对威胁,用智慧化解危险是非常必要的,但更要让威胁者看到,公正司法,秉公办案是法官的铮铮底气。”
02
用心办案,因热爱无怨无悔
“本领恐慌,能够推动一个人终身学习,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在办理难案方面,王小莉有着一股子“钻”劲和“韧”劲。
在一起因建设工程施工导致相邻房屋质量受损引发的侵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王小莉多次到鉴定机构、当地建筑站、质检站等部门学习,甚至到专业书店买回建筑方面的专业书籍,对建筑学专业冷知识从头开始“啃”。
难案之所以难,很多是因为案件涉及到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些法官不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往往会成为“拦路虎”,影响彼此沟通和案件的顺利审理。然而在这次庭审中,案件当事双方由衷满意王小莉驾轻就熟的建筑专业知识。“我们以为王法官是建筑专业出身的!”
谈起该案审理。王小莉回忆,这个案件经过多次庭审,双方对建筑构件损伤的直接原因、修复方案以及损失的确定等一直各执一词,她为了查清事实、弄懂其中的问题,组织双方多次现场勘验,又跑了好几个部门,咨询了很多业内专家。开庭时,她又邀请鉴定专家出庭接受当事双方的质询,引导双方围绕鉴定结论进行充分质证,帮当事人把其中的焦点问题逐一梳理明白。她凭着对建筑专业知识的把握,把一个复杂案件的开庭把控得有条不紊,对案情逐一分析,精准把握双方争议焦点,让当事双方心服口服,最终达到让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的效果。
这个案件是当年泰州中院受理的第一起因建设工程施工引发的相邻损害赔偿纠纷,当时全国也不多见。
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王小莉的肩颈功能出现了严重退化,医生在给她明确诊断已达手术指征后,告诫她一定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能疲劳。
王小莉听闻,只是“嗯嗯”点头,依旧开启她“5 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年累计加班超过500小时。
2018年王小莉外出办案时遭遇了车祸,唯一利索的左手被撞成了骨折,恰逢重要案件要进行合议庭评议,王小莉作为主审法官必须参加,于是她请求将合议庭放在了病床边。别人问她,你这么拼命干嘛,不苦吗?她回答道:“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03
刻苦钻研,奋斗中实现突破
对于自己法律知识的盲点,王小莉坚持将所学与审判实践相结合,笔耕不辍,将办案过程中的感悟凝练成文字,形成了10多本办案笔记。
在办理一起因医院对孕妇未尽检查义务导致畸形婴儿出生的医疗合同违约赔偿纠纷中,通过查阅资料,她发现此类“错误出生”引发的医疗损害赔偿问题研究较少,几乎没有任何公开案例,所以她在办案时加重对裁判文书说理部分的撰写。最终该案入选江苏高院2014年第5期公报案例,并获评高院年度“金法槌”杯优秀案例二等奖。
作为衡量司法能力和审判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王小莉一直坚持把裁判文书作为司法活动输出的有形产品。她所撰写的判决书和论文多次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特等奖、江苏省高院“金法槌”杯优秀案例二、三等奖,江苏省民法学年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论文一、二等奖,并连续四年在“江苏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中获奖,成为泰州法院“第一人”。
她审理的杨某诉万某离婚纠纷一案,因审判理念的创新被央视《法治天下》栏目作为典型案例播出,播出后受到广大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统一裁判尺度,她主动深入基层法院开展调研,与一线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审判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参与起草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事审判中善良习俗司法运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建设工程纠纷专家咨询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全市法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裁审信息互通机制》等20余篇机制性文件和重大调研报告。
她还将审判调研与服务大局相结合,积极响应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走访医药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前往知产局、版权局、药监局等部门了解全市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21年召开的“服务保障中国医药城建设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由王小莉主导带领的调研团队编写的《泰州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蓝皮书》,填补了泰州在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项调研方面的空白。
04
倾听民声,用正义温润人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多年的审判生涯中,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总是牵动着王小莉的心,她总是做到为民、护民、便民、利民,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一起事故中,范某某受伤致残,庭审中王小莉考虑到范某某是外来务工人员,为减少当事人的讼累,钝化劳资矛盾,她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冒着烈日酷暑,先后7次赶到偏远厂区上门调解,向公司负责人反复讲明利害,最终敦促用工单位与范某某达成了一次性赔偿协议。达成调解后,范某某不顾自己身体残疾的不便,从千里之外赶到泰州为王小莉送上写有“优质服务为民解忧、捍卫正义维护公平”的锦旗。
“司法为民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情感”。对于许多身处逆境的当事人来说,王小莉就是一盏明灯、一份依靠。
在倪某某履行协议纠纷一案中,她主动为身患肝癌晚期的上诉人申请司法救助,为了减轻上诉人的讼累,将所有司法救助金申领手续送到在苏州租房治病的上诉人病床前。
在一起同父异母姐妹争父亲遗产的案件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细微观察、精准判断,用一张过去的全家福照片,打开了姐妹的心结,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修复亲情,最后调解结案。
“即使问题解决不了,看看王法官的笑脸,心里也就舒坦了。”王小莉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主动参与策划了“小莉法官说家事”法治宣传栏目,开展法治宣传、普法维权等各类社会活动100余场;积极主动参加省、市残联和妇联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在市残联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小莉维权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多次。
她还带头走访企业,服务企业,担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宣讲人,多次赴上海、苏州等地,为大型建工企业开展建设工程合同专题讲座。她还积极参加“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就侵权责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劳动争议和婚姻家庭等专题开展20余场法制讲座,把“司法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作者:于波 张海陵 | 编辑:央宗拉增(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