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头像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正文翻译】

说明:翻译共分四行:1.原文;    2.逐字直译;3.意译,力求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4.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必要时)。5.站长漫谈:翻译之后与本文相关(也可能不相关)的东拉西扯。

脱口而出之语曹杨(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1)

脱口而出之语曹杨(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2)


【站长漫谈】

得到杨修的答案,曹操最想说的话可能是这个:

脱口而出之语曹杨(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3)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有一说一,将废弃的竹片做成圆盾,虽然不算十分紧要之务,毕竟也是军中正事。可曹操居然在这个关头玩兴大发,要和杨修斗智——这一刻的“奸雄”,很难让人产生畏惧之感,反有几分亲近之意。

《三国演义》是著名的黑曹材料,其中曹操对杨修始终“心甚忌之”。好像猜对几个字谜、蹭几口零食,曹操就难以接受了。可是,这样小肚鸡肠的人,又怎能统一中原?作者可能想突出曹操“奸”的特点,不料矫枉过正,损害了曹操“雄”的一面,。

真实的曹操固然有政治家深谋远虑、冷酷残忍的性格,但也兼具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名士的洒脱性情。在涉及纯粹的文艺活动、智力游戏时,他就会闪露出孩子般的天真。对杨修这样的才士,也是欣赏为主——正如棋迷喜欢和高手对局。

杨修被杀,根本上是政治原因。他不幸卷入了夺嫡之争,而且站在了失败的一方。在政治游戏中,为了保证胜利方权利的稳固,失败者必须剪除——至少也要剪除羽翼。杨修死前,曹操内心充满矛盾,写信给其父杨彪:“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令郎借着家族的背景,老是和我步调不一致,现在我不得已要依法制裁他,可是心里还是非常难受。)

政治家曹操终于还是杀掉了杨修,之后曹操赠赐了许多物品给杨彪作为补偿。物质的补偿当然不能弥补杨彪丧子之痛,但也反映出诗人曹操依然怀念当年的文友。

另据《艺文类聚》引《文士传》载,曹丕亦爱杨修之才,杨修死后曹丕常追忆之,并对杨修赠给他的剑非常珍惜,对左右说“这是杨修剑”。虽然杨修在政治上站在曹丕的对立面,但曹丕依然欣赏他的文才,这也许就是曹氏父子血脉中共同的浪漫基因。

脱口而出之语曹杨(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4)


站长才薄学浅身无长物小女渐渐长成思来想去别无长物可留只有老师传授的古文章句尚未全忘

时逢“双减”大势乃欲尽译课内古文并撷课外经典篇章做雕虫微工

冀二女于学校课程之外能借此充实半刻时光多年后若还记得一二片段愚父今日颠扑键鼠、寻章摘句亦不为无功

若有星点可取之处敬请转发、收藏、关注

如有批评建议望不吝留言指点

脱口而出之语曹杨(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5)

留给孩子的古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