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遗产保护意识。为进一步推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展现遗产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潜力,今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遗产与气候”。与全球化的世界遗产发展趋势相吻合,中国的文化遗产工作者也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呼吁加强行业融合和国际交流,努力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古城遗址保护修复(保护古迹遗址彰显中华文明)(1)

为助力城村汉城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宣传城村汉城遗址保护理念,今年4月18日,在福建省文物局指导下,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城村汉城遗址举办“国际古迹遗产日”活动。

古城遗址保护修复(保护古迹遗址彰显中华文明)(2)

“国际古迹遗产日”活动中,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城村汉城遗址是福建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为先,要让那些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讲好它所蕴含的人文故事背后的原由、血脉和魂魄,展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声音,让历史文化遗产在国际传播力中更好地提升中国形象。我们应当按照书记对中华民族的骄傲--双遗产的表述,在文化和自然两个方面让城村汉城遗址有声音、有故事、有品牌,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武夷山双遗产中,在现实中越来越彰显出历史和现实意义,让武夷山独步世界,名闻天下,贡献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方案和力量,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傅柒生指出,武夷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将来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能成为武夷山的另一张响亮名片,让汉城遗址保护利用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让武夷山让世界接纳,让更多的人走进武夷山,走进武夷山的城村汉城遗址。

古城遗址保护修复(保护古迹遗址彰显中华文明)(3)

当日活动主要有文艺表演、参观遗址、模拟考古体验等内容,配合场馆内同步举行的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展现出中华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

古城遗址保护修复(保护古迹遗址彰显中华文明)(4)

“国际古迹遗产日”活动后,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赴建瓯北苑御茶遗址进行调研,指导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创建工作。翌日,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瓯文庙和东岳庙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