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考试前多看一遍

初中化学的学习不仅要对所学物质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学会对一些常见的物质进行鉴别。虽然这个考点在初中化学当中,考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也是初中化学必考的考点之一。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同学们也能重视起来,将其重点对待,划归到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的内容之中。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1)

我们都知道物质的鉴别是通过对物质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才进行正确的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来一一进行验证,得出最后的结果。如果对所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对于物质的鉴别是非常困难的。在物质的鉴别过程当中,除了物理性质,从物质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以外,其化学性质是初中阶段物质鉴别的核心内容,也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重点。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2)

为此唐老师总结了初中阶段学习过程当中重要的物质的鉴别方法。希望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当中,能够集中帮助大家攻克这一难点。

1. 氧气的鉴定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 氢气: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3. 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3)

4. 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

H2: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H4: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

5.水的鉴定: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4)

当然在化学中物质的鉴别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化学方法鉴别中,它需要同学们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该物质当中含量,不含有某种成分或者是组成该物质的某种离子。在鉴别的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根据其反应的现象分为生成沉淀法和生成气体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在实验化学鉴别物质当中是比较常用的。当我们选择某种试剂或某种物质加入到所要鉴别的物体中时,如果生成气体或者是沉淀或者是使得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时,我们就可以鉴别某种粒子的存在。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5)

比如要证明一蓝色的溶液是硫酸铜溶液时,我们要证明其中既含有铜粒子,又要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需要分别对这两种离子的存在性进行证明,那么在证明二价铜离子的存在时,可用比铜活泼的金属进入到液体当中,如果金属表面覆盖上红色的铜,就可证明二价铜离子的存在,如果要证明硫酸根的存在,则可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会出现不溶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即可证明硫酸根的存在。同时在进行鉴别的过程当中要看清沉淀的颜色,必须先排除溶液中的蓝色铜离子的干扰,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铜离子进入氢氧化铜沉淀中去。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6)

可见在离子的鉴别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排除鉴别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干扰信息。这时候如果对实验以及离子的特性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考虑不周全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相符的情况。

6. 碳酸根的鉴定: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

7.鉴定CaO是否含CaCO3 加盐酸。

8. 鉴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7)

9.鉴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

10.鉴定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

11. 鉴定HCO3-:同上。

12. 鉴定Cu2 :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Cu2 。

13. 鉴定Fe3 :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 。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8)

14. 鉴定H

① 借助石蕊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 。

② 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

③ 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9)

④ 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

⑤ 加入难溶碱,如果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

15.鉴定OH-

① 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

② 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③ 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④ 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10)

16.鉴定水: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CuSO4 5H2O = CuSO4·5H2O)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出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

17.鉴定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

18. 鉴定NH4 :以氯化铵(NH4Cl)为例, 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11)

19. 蛋白质的鉴定: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20.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21.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中考化学物质检验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方法总结与归纳)(12)

综上所述,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虽然其考点较少,但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在物质的鉴别过程当中,我们常用的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如果能够用物理方法解决的,尽量不用化学方法。用最少的试剂能不用,其他试剂尽量不用。通过化学方法来鉴别离子时要排除其他离子所带来的干扰。这是我们在物质的鉴别当中必须要进行。综合分析的内容之一。这一切的实验操作都基于要对所检验和鉴别的物质或离子有充分的认识,根据其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实验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