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等着我们去阅读、去探寻。
《双法字理》通过分类又串联,讲理又讲故事的识字方式,不但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系统地识记更多汉字,而且能有效辨析相似汉字的音、形、意,可少些、不写错字、别字,也可让成人乐在其中。
图〡《双法字理》,一部讲述中国汉字文化根源的科普图书
今日汉字主角:肉有肴淆崤01
生活中我们常用“骨肉相连”一词,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亲情。
人虽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这种亲情古人在造字时也一同埋在文字里了,“骨”字中有肉—肉月底,“肉”字有骨——仌(骨架),骨肉相连。
“肉”的字形演变
“肉”是个象形字,最早甲骨文就刻画了一块肉的样子,像今天“夕”字的形状。
金文时增加了肉的纹理和层次,类似“骨”的甲骨文“Z”,小篆依旧,使字形趋同于“月”。
“骨”的甲骨文字形
隶书时为了与日月的“月”区别,结合整扇肉的样子,隶变为“宍”,后楷书规范为今天的“肉”字。
人们用“肉”造了很多字,都与肉本身有关,即肉体有关。如胳膊、腿脚、胸膛等,保留了肉的古文字,因为类似“月”的形态,所以被称为“肉月旁”,多位于字形的左边,当位于字形底部时,为“肉月底”。
而日月的“月”本身所造的字,多位于字形的右边,如朝、明、期、朗、望、朔等。
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月字旁,既不是肉,也不是月,而是“舟”字的变形,如服、胜、腾、滕等字。
但在今天,仍有一些字保留着“肉”字原本的样子,最常见的就是豆腐的“腐”字。
02
“有”字是一个由“肉”再造的字。
上面的“”就是手的样子,最熟悉的就是“又”字,以及左右手的“左右”二字,下面部分的“月”就是一块肉的意思。
“有”的字形演变
二者合在一起,表示手里拿着一块肉,这就是“有”的意思。
“有”读音为“yǒu/yòu”,和“肉”的古音相同,今天湖南、湖北以及山东方言中“吃肉”就说“吃 yòu”,与“油”的读音相近,因为肉有脂肪,总是油乎乎的。
同时“”既是“又”也是“右”,右手拿着一块肉,表示拥有。
一家人有肉吃的日子,自然是过得富足,进而表示富有。
今天“有肉吃”,依旧是人们生活富裕、 富有的代名词。
03
佳肴的“肴”,上面部分是六爻的“爻yáo”字,下面依旧是个“肉”字。
“肴”的字形演变
“六爻”是八卦中六个用于组合的阴阳符号,三个一组表示“天地人”,阴阳两组,一共六个。
最初人们用蓍(shī)草占卜卦象,到宋朝时才有了“以钱代蓍”的占卜方式。占卜时一根一根的蓍草相互交叉,表示阴阳结合达到平衡,所以“爻”本身就是交叉的意思,与“交”字的读音、字形都相近。
“有”表示有一块肉,这块肉怎么了呢?这块肉被横切竖切,交叉切碎后做成了美食,这就是“美味佳肴”。
所以“肴”就是指把肉切碎加工,混入各种配料,做成各种美味的肉食。
在“爻”与“有”结合时,因字形上的重复,省“爻” 为“乂”,或省“有”为“月”,书写成“肴”。
“肴”还有一个繁体字为“殽”,除了表示把肉切碎,还表示用重锤把肉打成肉泥的意思,二者都是制作美食的方法。
04
混淆的“淆”在“肴”字的基础上就很好理解了。
作为食材的肉总是要清洗一下,此时混有油腥的水中,油与水看得出却分不开,当炖成肉汤后,更是看不出来了,混淆分不清楚了。
“淆”的字形演变
中国传统美食中,饺子在北方人看来是最好吃的。饺子馅中剁碎的肉与菜混在一起,你想分辨出哪是菜、哪是肉可就难了,混淆成一体,难以辨别。
“混淆”后来逐渐指概念模糊,界限不分明。《抱朴子》中就有“真伪颠倒,玉石混淆”之说。
成语“混淆视听”便出自《三国志·袁尚传》“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贻误后生矣”,表示故意用假象、谎言与真相混在一起,迷惑他人。
05
崤山的“崤”专为山名,在今河南豫西。
此山虽不出名,但在春秋时期此处发生了“晋秦争霸”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崤山之战”,此事记于《左传》。
“崤”的字形演变
周襄王二十四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
此时的晋襄公为维护霸业,正欲痛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围而歼之。
当秦因伐郑无果而重返崤山时,被晋伏击于此,身陷隘道,进退不能,终全军殆灭。
这座山为何命名为“崤”呢?这与它的地理地貌有关。
崤山山脉为秦岭东段的支脉,其地貌特征差异明显,海拔大都在 1300~ 1500米。
由于众多河流的切割,山体相当破碎,次级分水岭纵横交错,呈现为一种波状起伏的中山地貌景观。
崤山山脉整体为褶皱断块山,似山脉被切碎了一般,于是取“肴”字形容,命名“崤”。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读《双法字理》,学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