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天,“作业帮”“猿辅导”因说谎、虚构被相关部门处以顶格罚款——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作业帮猿辅导均被顶格罚款250万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业帮猿辅导均被顶格罚款250万元(每家250万被顶格罚款)

作业帮猿辅导均被顶格罚款250万元

都市快报讯 昨天,“作业帮”“猿辅导”因说谎、虚构被相关部门处以顶格罚款——

作业帮在其官方网站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猿辅导在其网站谎称“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点我抢报”、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不实内容。上述行为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作业帮在其运营的App、天猫作业帮直播课旗舰店、京东作业帮直播课旗舰店销售课程时,分别标示“¥1899 ¥2399 限时折扣”“价格3280元,参考到手价2580元”等内容。猿辅导在其运营官网、天猫旗舰店销售课程时,分别标示“¥399¥9”“价格¥4000.00亲子节价¥2099.00”等内容。经核实,相关课程均未以标示的划线价进行过交易,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作业帮”“猿辅导”们是怎样说谎、虚构的?昨天,记者做了进一步采访。

试听课上很长时间都在做广告

说起这两家线上培训机构,大多数家长对他们的营销特别反感。

“家长您好,线上课程你们有在学吗?”“家长您好,近期我们推出了优惠体验课,您看要不要带孩子听一下?”今年4月开始到现在,马女士接到了很多线上教育机构的营销电话,最多的是作业帮的电话。电话中“班主任”介绍了作业帮平台背景,提到授课老师都是清北明星主讲老师。

被多次电话营销后,马女士带孩子上了一次试听课,课后,班主任马上就来私加了微信。马女士说,班主任基本每天都会发消息,今天发一个免费试听课,明天发一个课程优惠价格通知,再过几天说寄送课程材料。班主任是校区课程管理人员,对于上课内容是不参与的。

占女士去年也是在线上机构的各种营销下,给儿子报名了作业帮的阅读写作课和猿辅导的数学课。一开始是花了100元不到,买了作业帮的一套阅读写作试听课,5次课,一共10个课时,每次课一个半小时。

占女士说,自己一开始没想报这个试听课,但是被他们的推销电话打了很多次之后,就加了微信。在聊天过程中,老师推销了这个优惠试听课,就想着试试看。但是这一上,占女士有些懊恼。报的是阅读写作课,但是10节课里面,关于阅读写作的课程只占一部分,还上语文提高课、数学课。

“每次课的后半段基本在介绍平台,包括其他课程推销。”占女士说,家长是冲着这个课程内容去的,虽然是试听课,但花了钱买了课时,却很长时间都在做广告。在线上推销时,介绍老师都是清北毕业。

在猿辅导平台学习过程中,占女士表示班主任有和家长一对一微信,班主任平时不授课,基本是定期发送一些试听活动,或是在整个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来引导报名下一季度的课程。授课老师在班级群里,有消息也在群里发送交流。

一位妈妈说,她在一个名为“作业帮-清北名师18节提分课7900”的微信群里,群主经常甩大串的链接,一会儿是0元抢适合幼儿园到三年级的阅读识字训练营课,一会儿是一到六年级的小学名师训练营课,目不暇接。

报课后发现 根本不是名师辅导

一位报过作业帮的五年级孩子妈妈说,他们在作业帮报了语文和数学,付了3200元,“课后根本不是主讲老师辅导,而是管课老师在辅导。我觉得这个价格和学习的内容根本不匹配!”

一位四年级孩子妈妈说,当初看作业帮的宣传说是一对一名师辅导,价格又便宜,四次课只要49.9元,就给孩子报了:“我们主要工作忙,她的作业很多又辅导不了,就指望作业帮有名师辅导。试了以后发现,课后根本没有名师辅导。”于是,这位妈妈就不太想续报,但因为添加了作业帮客服人员的微信,客服人员几乎每天给她发消息营销,不仅仅一个人加她微信,还有好几个营销人员也添加了,头像都统一用一个,发的消息也都是类似的,要她报课,“我实在嫌烦,后来删掉了。”

一位报名过猿辅导的网友讲述了自己被低价吸引报名的经历:“第一次报猿辅导是孩子初二暑假的时候,被猿辅导的一对一辅导吸引过去的,当时的广告说的是一对一辅导,199元一科。我试着给孩子报了一科,结果报完才知道这199元是七节试听课,不是整个暑假,也不是一对一。” 此外,每次在报完班后,机构就会反复发信息和打电话让家长报后面的课,说是老班复报有优惠,还能拿到中考冲刺题和中考冲刺资料,这让他有些不舒服的体验。

网课老师抱猫上课?

一位家长说,她偶尔在作业帮上帮女儿查一道题该怎么做,营销人员之后就一直给她发短信打电话,大意就是“我这个课程是免费的,你竟然还不肯报,还不加微信啊巴拉巴拉”,这位妈妈气愤地说:“我都说了不需要了,一直发一直发,真是烦死了。说话口气还特别让人不舒服。”

还有位妈妈说,因为有段时间老是接到作业帮的营销电话,她就把他们的电话拉入了黑名单。

一位家长在群里说,给孩子报的线上课她一起听过,感觉线上课吸引孩子的一个是弹幕,一个是老师上课抱猫、唱歌、跳舞之类的,还有积分换礼物。另外家长问她:“抱猫上课什么情况?科学课?”这位家长回答说是数学课。还有位家长私信记者说,孩子喜欢小动物,老师抱猫上网课的确挺常见的,她觉得老师用这种方式吸引孩子她能接受,但还是希望老师能用真正扎实有趣的课堂内容吸引孩子,而不是这些虚的东西。

还有位妈妈说,她特别反感有些线上培训班提前收费:“都搞不清楚交到了第几期。”这位妈妈说,她最近刚刚给孩子续了暑假和秋季的费用。她特别疑惑:“不是有规定说不能收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吗?怎么现在又可以了?”她说,因为有规定,所以女儿在读的机构以前还挺守规定的,每次只收三个月的,交到什么时候清清楚楚。最近营销人员给她打电话,说暑秋联报有很大优惠,她去看了看,果然联报优惠快1000元,于是就动心了,“总不能放着优惠不用吧,我就一下子交到了秋季。”

网友:网课确实应该好好管管了!

昨天,新浪微博上关于#作业帮猿辅导分别被处250万顶格罚款#的话题,冲上热搜,网友讨论热烈。

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点名指出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以及“虚构‘划线价’诱骗消费者行为”,很多网友表达了愤慨。

在“橙柿互动”App的首页话题讨论中,也有很多网友写下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位网友说:这些线上辅导机构是该管管了,每次宣传都是直降多少多少,购买后又频繁换老师,态度也不如从前,退课更是难上加难。

网友“X侠”:铺天盖地的培训辅导广告遍地都是,再不整治将会“误人子弟”啊。

一位网友说:不说谎夸大,它们能赚这么多钱吗?教辅市场不规范,乱象严重。这次罚得好!但罚得还不够多,震慑效果不足。

网友“沐青”:教书育人的事掺杂进商业运营迟早要出问题,希望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网友“平平方方”:为对作业帮、猿辅导说谎虚构被罚款处理叫好,应该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净化校外培训市场。

网友“小草莓”:前段时间看《小舍得》,作业帮的广告铺天盖地,小红书微博和其他渠道也是很多宣传,招聘作业帮答题兼职,按题算钱,资质审核非常不严格,真的非常不好。

一位准备离职的在线培训机构老师说:

当初以为当老师是服务学生的

进入机构后发现本质上是做销售

除了虚假宣传和低价诱导报名外,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营销电话,也是很多网友吐槽的焦点。

一位近期准备离职的某线上培训机构辅导老师说:“这些教育机构本质上是趋利的,不把重心放在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上,一味地给家长制造焦虑,只为了自己的数据。”这位老师说,自己有教师资格证,当初以为当老师是服务学生的,但进入机构后发现,“和自己当初想的不一样,本质上就是个销售。”

一位网友说:真正好的课程是不断打磨教学质量,培训老师群体,加强业务技能训练,而不是靠虚假的运营手段。商业的运作模式只会把“教育”弄得一潭浑水,培训机构的目的是盈利,但是盈利的前提是物有所值,不断的续费电话只能惹得人心烦。

记者体验购课:

还有低价课在卖

昨天,记者以家长身份登录了猿辅导网站。一打开网站,就跳出一个提示页面:“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主管部门合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合规整改工作,现将相关措施和结果进行公告:1. 全面核查全网平台,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预售政策,下架涉及提前招生的课程;2. 谨慎科学规范定价,对于明显低于成本价售卖的课程进行下架……”

咨询在线客服,询问新初一暑假的英语课程,对方发来详细介绍,新初一英语暑期12次课,按不同班型,价格800元到1200元不等。这个价格,业内人士说,比较符合市场价。

在作业帮官方网站上,选择“作业帮直播课”,会进入一个体验页面,如果选择立即报名语数双科好师班,会跳出一个二维码让你关注,关注后跳出的页面上介绍,春季语数双科特训班是:25节专业精讲课 1对1课后答疑 20件教辅材料,而这些只要29元就能获得。选择立即购买,却没法跳到购买页面了,而是告诉你“正在紧急增加课程名额,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名额新增信息”。

记者联系了作业帮客服人员,客服建议下载App,以App为准。下载后,记者看到,还是有一些低价课在售卖,比如有个六年级全科提升,15节课只要3元,相当于每课时0.2元,显示已有36224人报名。

欢迎继续互动留言

昨天,报道刊发后,很多网友在都市快报官微、橙柿互动App、爱写作的狮子微信公众号下留言,表达自己对于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的看法。

网友“玲燕”:学校的课能学好就可以了,我对孩子要求不高,如果学校的课老师这样盯着都学不会,其他的我也不会去让她学的。

网友“牛牛牛大拙”:不但要罚,最好取缔。他们以赚钱为目的,玩文字游戏混淆教育理念,从而破坏整个教育体系,后果很严重,长此以往会毁了下一代。

网友“G~han”:一旦不续课,班主任教务老师也不晓得是不是同一个人,轮番打电话发微信,更过分的是不断占用孩子网课时间,叫孩子劝家长续课,孩子懂个啥?

网友“云想”:参加过试听课,一个半小时基本一半时间在推销,还诱导孩子报课程。我通通没有报,就不停发微信、打电话,全部删掉,拉黑!

网友“白羽”:其实个人希望都关掉,还学校一个清净,让孩子能真正减负,不要再这样超前学习了。

网友“蜗牛”:上了两节课,上课时间太长了,而且上完课要立马做作业,还有预习打卡。学校里的作业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对付,而且真正有问题了也不是主讲老师来辅导孩子,都是所谓的班主任来跟孩子说。一个网课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混在一起上课,这课能上好吗?而且每天都要面对群里的一堆消息,班主任老师也会私信给我,实在招架不住,退款得以清净。

网友“芯芯”:给孩子上了暑假试听课后报名了秋季的课,一季度下来,感觉一般,于是不打算续报,被班主任疲劳轰炸,微信电话轮番上阵。

网友“晔”:网络授课的老师称自己有多高深的学历,实际授课过程多半就是按统一的版本进行,面授的稍微好点,但疫情期间一转在线课,有的老师就明显差劲了。

网友“双子六月荷”:女儿的理科一向不是很好,初中开始,接触了线上教学。都是很年轻的老师,小孩子开始图新鲜,觉得好玩,再加上费用确实不高,就学了一学期,成绩不升反降!果断停课!现在很多这样的线上机构就是利用家长焦虑的心理,想着多多少少总能学点进去。女儿现在读大学了,回过头来想想,任何课外填鸭式的补习,都抵不上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乐趣,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也是靠自己才能真正掌握!

一位网友说:经常看到作业帮和猿辅导广告,还不停打电话给我们家长,催孩子报名参加学习,每次都说名额不多了,忽悠是很有一套,这些公司是该好好审核一下了,严格把关。

网友“我wangcat”:够乱的。某个少儿英语的App也是这种套路,低价买“试听”,加“老师”实际为销售,拉群,群里一堆不知道多少是真的家长。再要求每天打卡,快结束了都是放优惠信息,什么错过再无。然后一堆人冒出来甩付款截图了,优惠名额越来越少了,老师频频私信问还有优惠为您留着。后来干脆电话轰炸了,美其名曰我们要把优惠通知到您。

网友“小笨鱼”: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类平台无缝投诉,演技个个都很棒!只为我们加入“学习”,可谓“用心良苦”!希望监管部门能严查机构认证真实性的同时,让校内的真正学习更充实,别校内啥都不教的“素质教育”让孩子们校外“疗伤”!

一位网友说:网课关键在于筛选,我相信大多数未必有用。我女儿曾经买过一个托福的网课,还不错。其实所有的外加的培训,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需要,是不是自己想学的,强扭的瓜不甜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只不过焦虑造就了市场。

网友“世界第一王者sd”:其实网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本意是好的,通过科技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好知识,但违规运作的机构真应该好好整改了!

网友“绿山墙的安妮”:很多线上的机构都是这样的套路,营销模式一套一套的。

网友“王子”:这么疯狂内卷,和这些培训机构的“大力推动”有很大关系。

网友“路人甲”:这几天正在接触某网课平台,自从预约了试听课,电话、微信、短信一天好几个。

网友“芳香可掬”:校外辅导机构的泛滥只能说明家长心态的泛滥,学习绝对不应该是校外辅导带来的重点,学校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乐园,教育部门该管管了。

网友“堃戓”:每次看到电视播作业帮的广告就十分反感,从小老师就教作业要独立完成,“帮”不是跟抄作业一样吗?

网友“波波”:我喜欢自己教!孩子自己教,教了六年,成绩还不错,关键是没有那么多糟心的烦人的电话攻击!

网友“甜甜”:三年前报过某英语在线课程,一点没学会,花了9980元;后来猿辅导报过三期,花了5000元左右;还有某钢琴陪练1900元,某画画的花了3000元……网上课程报了很多,现在全停了,眼睛近视了。

,